草木樨莖潰瘍病,主要侵染莖、葉柄和小葉中脈。病斑大小不等,莖上部的病斑較小,下部的較大,形狀為近圓形、長形,往往匯合成很長的白色至菸灰色病斑,有褐色邊緣或無。
症狀,病原特徵,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病菌病斑上有許多小黒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常常使莖彎卷扭曲呈"鵝頸"狀,並經常折斷。
病原特徵
為莖生殼二孢(Ascochyta caulicola Laub.)。分生孢子器散生,埋生於表皮下,球形、扁球形或豆粒狀,長140-630(多為180)微米,寬100-180(多為110)微米,高70微米,有圓形或卵形孔口,孔口直徑約16微米,壁薄,約10微米。分生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多有1個隔膜(可為0-2個), 隔膜處縫縮,孢子大小8.7-21.5微米×3-7(多為14.5×5.8)微米。萌發時每個細胞均可產生芽管。孢子放在濕室中載玻片上的水滴里,在24℃下,經2.5小時就可以萌發。在 PDA 上的菌落圓形,邊緣完整,絮狀,淺灰色或粉紅色。在培養或自然條件下,均未見產生有性階段。本菌對白花草木樨和白三葉草致病力很強,也可侵染其他幾種豆科植物。
發生規律
病原菌在病株殘體上越冬,次年其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到新長出的植株上引起發病。種子可以帶菌,帶菌的種子是此病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媒介。病害在16-28℃溫度下都容易發生,但以24℃下發生最快。高的空氣濕度和植株表面有液態水膜,是此病病原孢子萌發和侵入的重要條件。
分布與危害
草木樨莖潰瘍病(“ 鵝頸”病)在美國、歐洲、前蘇聯、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均有報導,是白花草木樨的重要病害。在我國甘肅榆中的細齒草木樨(Melilotus dentatus)上有發生,且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國外己發現有些品種是抗病的。
2、消滅種帶病原 在無病草地留種或將種子用福美雙、托布津、多菌靈等藥劑進行拌種或浸種。
3、搞好草地衛生 刈割後要清除病株殘體,刈割時並儘量降低刈茬高度,以減少田間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