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種萆麻詩卷》是明代陳獻章創作的書法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書種萆麻詩卷
- 材質:紙本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縱25厘米,橫431.2厘米
- 書法類型:草書
- 現收藏地:廣東博物館
- 作者:陳獻章
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賞析
作品原圖欣賞
作者簡介
陳獻章(1428-1500年),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里人,故又稱白沙先生,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白沙村瀕臨西江入海之江門,所以明清學者稱其學說為江門之學。陳獻章是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大儒,是明代心學的奠基者。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陳獻章參加鄉試獲第九名,時年20歲。次年入京參加禮部會試,中副榜,選入國子監讀書。景泰二年(1451年)再次參加會試,又落第。由於科場失意,遂投於在臨川講伊洛之學的吳與弼門下。吳與弼的影響和啟發使陳獻章的人生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了新的人生追求。成化二年(1466年),他從廣東來到北京,重遊太學,再次準備會試。抵京後不久,國子監祭酒邢讓以“和楊龜山《此日不再得》詩”為題試陳獻章。陳獻章於是寫了《和楊龜山此日不再得韻》詩,受到邢讓的讚賞,由是名振京師。一時間,京師名士如羅倫、章懋、莊昶、賀欽等人欣然與之交往、同游。其中賀欽還辭官,行拜跪禮,事之為師,畢恭畢敬地為其捧硯磨墨,足見陳獻章在當時士人中的聲望。然而,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裡,這樣一位才華出眾的人仍得不到重用,國子監只讓陳獻章作吏部文選清吏司歷事。這一區區小官既是陳獻章的首任官職,也是其一生中到任的唯一官職。陳獻章在短短的任職期間勤勤懇懇,不敢稍有怠慢。侍郎尹吳聞其賢德,數次欲聘請陳獻章為其子師。陳獻章放棄了藉此靠山向上鑽營的機會,一次次地拒絕了尹某。次年春,陳獻章辭官南歸。成化五年(1469年)他第三次參加會試時又以落第告終。陳獻章自幼受老莊思想的影響,總把榮辱和得失置之度外,所以並未因此而沮喪,於是回到新會白沙,聚徒講學,潛心學習,四方學者慕名而至。56歲時,曾被舉薦應詔入京,明憲宗令就試吏部,陳獻章託辭有病沒有參加並請求歸家終養。明憲宗授以翰林院檢討而放歸。陳獻章自此便居鄉講學,屢薦不起。晚年他逍遙於自然,養浩然自得之性,心學思想體系臻於完成,提出了“天地我立,萬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學原理和“靜坐中養出端倪”的心學方法。陳獻章生平不事著述,但頗有詩興,作有大量的性理詩。其生平所作詩文由門人整理成《陳獻章集》刊行。萬曆初,從祀孔廟,追諡文恭。有《白沙子集》、《白沙詩教解》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