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子炒米花

草子炒米花

草子炒米花是江西的一道傳統小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子炒米花
  • 主要食材:糯米,米糖
  • 分類:贛菜
  • 工藝:炒
簡介,草子是什麼,簡介,芘花和草子的區別,

簡介

吃過草子炒米花的人肯定不多。其實,它就是一種農家普通的時令小菜,主料是草子和米花。
不過,市場上的爆米花是做不了這種食材的,它要的是糯米蒸熟曬乾後經爆炒膨脹以養護米糖製作米花糕的米花,它是米,不是花。
這道菜從量上說,米花要多於草子,之所以不叫它米花炒草子,是因為這道菜成品後,草子的嫩綠濃於米花的淡黃。草子炒米花,不需任何佐料,旺火翻炒,幾分鐘便可裝盤上桌。
草子是什麼?草子就是紅花草,學名紫雲英。它是稻田裡難得的有機肥源,土地養育了草子,草子則以數倍的感恩反哺大地。草子的生命力很強,只要給種子一些泥土,就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儘管它播種於冬天,遭受了風霜雨雪的殘酷打擊,但它依然花妍春天。它名為紅花草,卻開著紫紅色的碎花,清麗淡雅,嬌態可人。
有詩云:“神醉芳草芊芊意,夢喚痴魂夜夜心。”看來,紅花草不僅給人視覺上的盛宴,還會讓人動了那份不易開啟的真情。紅花草歷經嚴冬的肅殺和暖春的滋潤,飲甘露芳澤,沐晨風馨香,充分汲取了冬春兩季土壤的精華。所以,牛吃了長膘,豬吃了增肥。
草子的生長旺盛期,翠綠鮮嫩,清香撩人。農家女到田裡割一把,洗淨,切段,熱鍋後放少許油,草子下鍋,旺火炒,待滲出綠汁,就把一盤米花倒下鍋,快速翻炒。米花與草子接觸後,即刻改變了它原有的酥脆,與草子纏綿在一起。草子的清香與米花的酥香自然巧妙地融合,入口綿軟醇香,風味獨特,堪為素菜珍品。我曾經吃過素炒紅花草,口感卻極差,只能嚼出草的味道,而與米花一起,竟然妙不可言。
最初吃這道菜是在“番薯當飯”的困難時期。那時,奶奶帶年幼的我去別家吃茶,意外地品嘗到了草子炒米花。一上口,有點綿,隨後是糯,嚼起來有一點點黏。後來,在一桌女人的笑談中得知,這道菜叫草子炒米花,它是茶桌上的壓軸菜。原以為是“飢者口中盡佳肴”,可是,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草子炒米花還是吃出了盪魂搖魄的享受。
沒想到,在雞肉魚蛋擺滿桌的時代,草子炒米花依然以貴族的身份走上餐桌。遺憾的是,這道菜現在已難得吃到了,因為大多數農人雖深愛紅花草,知道它有改善土壤結構的作用,但播種、施肥、田間管理和犁田、漚肥的繁瑣遠不及施化肥來得簡便、逍遙。
紅花草風光不再,草子炒米花就成了美麗傳說。

草子是什麼

簡介

草子(也有寫作草籽)是黃花苜蓿的俗稱。

芘花和草子的區別

圖為草子(左)和芘花(右)開花的樣子。
草子炒米花
芘花和草子都是豆科植物,不是同一屬的。
據介紹,紫雲英(芘花)屬於豆科黃芪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總狀花序近傘形,莢果細長而微彎,而黃花苜蓿(草子)屬於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苜蓿是統稱,本地通常作為綠肥或者食用的是黃花苜蓿。此外,開花也是有很大不同的,紫雲英開紫紅色的花,花型像向上翻的傘,有多片細長花瓣,而黃花苜蓿開黃花,一朵朵挨著,總狀花序密集成頭狀。
單從外觀上看,將黃花苜蓿和紫雲英放在一起,兩者是可以看出有差別的。黃花苜蓿的主莖比較粗,很難用指甲掐斷,主莖上每一根細莖上面長有三片葉子,像倒心形,葉的表面呈濃綠色,吃的時候,摘取細莖及葉。紫雲英的莖較細,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多數為奇數羽狀複葉。
黃花苜蓿和紫雲英作為豆科植物,都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所以公社化時期各生產隊作為春花作物大片種植,用來做綠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