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坦村位於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杜橋鎮,1961年建村。該村有耕地148.17畝,其中人均耕地0.29畝;有林地319.97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80畝,有效灌溉率為24.8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 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草坦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杜橋鎮
- 耕地:148.17畝
- 林地:319.97畝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40多年來,在老書記的帶領下,草坦人努力發揚“艱苦奮鬥,團結歸口,服務分配,實績到位”的草坦精神,建設了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年來,草坦先後獲得“全國先雄牛承迎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化典範村示範點”、“全國鄉鎮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全霉永希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等殊榮。並被國內外各界人士,讚譽為 “天下第一村”!
草坦村,始終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動搖。芝霉充目前,村民家家住400到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到1000萬的資產,有1到3輛小汽車。2005年,華西實現銷售收入307.8億。全村還建有塔定永試群、隧道、龍西湖、橋文化、天安門、山海關、世界公園、農民公園、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長龍、萬米長廊、萬米長城等80多個旅遊景點。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接待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考察、訪問。現在,每年遊客接待量在100萬人以上。
草坦富了,堅持做到“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及經濟欠發達地區)。2001年6月份以來,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將周邊16個村納入草坦共同發展。目前,一個面積超30平方公里;人口超3萬人的大草坦,人心所向,一呼就應,文明富裕,穩定和諧。今後五年內,草坦還要投入資金5.2億元,搬遷村民2700戶,在“山北”建設一個“萬畝農林科技示範園區”。這樣,既可以通過“拆老廠房建新廠房,拆老屋基建新公寓房(別墅‘修修補補’)”的方式,節約土地2500畝,又能建成一個以“糧、果、樹、漁”匯聚的生態旅遊觀光園。
農村經濟
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55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產品主要銷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32%。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2.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94萬元,占總收入的34.65%;畜牧業收入40.63萬元,占總收入的45.5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20頭,肉牛30頭,肉羊45頭);林業收入0.62萬元,占總收入的0.69%;第二、三產業收入9.86萬元,占總收入的11.04%;工資性收入7.24萬元,占總收入的8.11%。農民人均純收入949.73元店采兆,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2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9人(占勞動力的18.55%),在省內務工25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8戶通自來水,有10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8.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微永戶數4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戶(分別占總數的39.42%和27.88%)。該村到鎮政府已通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5口。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於張家村完小,中學生就讀於迤車中學、會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發展不漏厚膠求平衡。人多地少的現象十分突出,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廣大人民民眾缺乏創新精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8.17畝(其中:田27.49畝,地120.68畝),人均耕地0.29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19.97畝;水面面積2.05畝;荒山荒地304.11畝,其他面積776.28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產品主要銷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3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4戶,共有鄉村人口372人,其中男性197人,女性175人。其中農業人口372人,勞動力26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有壯族4人,回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7.85%;享受低保1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張家村完小,中學生就讀於迤車中學、會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 人,其中小學生36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55畝。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6 人,女黨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發展不平衡。二、村民整體素質普遍低,科技意識不強。三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人多地少的現象十分突出,科技推廣難,村民小富即安思想嚴重,廣大人民民眾缺乏創新精神。四、經濟結構不合理,財源結構單一,財政增收困難。五、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六籌集農業發展資金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圍繞萬元增收這一目標,突出扶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素質提高三個重點,培育壯大畜牧、林果、勞務輸出三大產業,推進“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農村民主法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8.17畝(其中:田27.49畝,地120.68畝),人均耕地0.29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19.97畝;水面面積2.05畝;荒山荒地304.11畝,其他面積776.28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產品主要銷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3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4戶,共有鄉村人口372人,其中男性197人,女性175人。其中農業人口372人,勞動力26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有壯族4人,回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4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7.85%;享受低保1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於張家村完小,中學生就讀於迤車中學、會三中。該村距離國小校0.3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 人,其中小學生36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55畝。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6 人,女黨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發展不平衡。二、村民整體素質普遍低,科技意識不強。三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人多地少的現象十分突出,科技推廣難,村民小富即安思想嚴重,廣大人民民眾缺乏創新精神。四、經濟結構不合理,財源結構單一,財政增收困難。五、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六籌集農業發展資金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圍繞萬元增收這一目標,突出扶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素質提高三個重點,培育壯大畜牧、林果、勞務輸出三大產業,推進“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農村民主法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地圖信息
地址:台州市臨海市杜南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