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蝰指名亞種是蝰亞科蝰屬的一種生物,生活於草原、稀疏樹林、蘆葦叢,也見於山區,主要分布於新疆伊犁。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結構,生活習性,經濟意義,分布,
形態特徵
草原蝰指名亞種頭背面僅額鱗、頂鱗及眶上鱗為較大鱗片,其餘均為平滑小鱗;背鱗中段19或21行;吻鱗與1枚端鱗相切;鼻孔較小,位於鼻鱗下半部。
草原蝰指名亞種全長雄性(410+60)mm,雌性(410+45)mm。背面灰褐色,背中央由頸部到尾尖有一行粗大圓形、橢圓形或菱形斑。斑紋斷續或前後綴連成鋸齒狀紋;軀幹兩側有黑色粗大點斑或橫斑。腹面灰色,每一腹鱗基部黑褐色,游離緣灰白色,其上具粗大的或細小的深黑色斑,排列成一橫行;各腹鱗上的黑斑前後綴連成數縱行。頭背面有粗大黑色斑。
生物結構
草原蝰指名亞種頭長遠超過頭寬,頭最寬處小於從吻端到口角的距離。吻鱗窄而末端鈍圓。吻鱗高與寬相等或寬略大於高,從背面可以看到它的上緣,與吻端1枚(個別為2枚)端鱗相切;鼻孔較小,位於鼻鱗下半部;鼻鱗較大,與吻鱗間相隔1枚鼻吻鱗。
頭背面除額鱗、頂鱗與眶上鱗為大鱗外,其餘均為平滑小鱗;額鱗前方有小鱗10—13枚,個別為9或14、15枚(包括端鱗);額鱗與眶上鱗間相隔一排小鱗或前三分之一相切;左右頂鱗彼此相切或其間相隔1—2行小鱗,與眶上鱗間相隔1—3行小鱗;眼中等大小,瞳孔直立橢圓形;眼前後及下方為許多小鱗圍繞,眼前方小鱗中上枚最大,前切鼻鱗,眼與上唇鱗間相隔一行小鱗;上唇鱗9,少數為8,兩側上唇鱗數有時不一致,第4枚(個別為第4、5兩枚)位於眼正下方;下唇鱗10,少數一側為9或11,第1對下唇鱗在頦鱗後彼此相切,前4枚切唯一的1對頷片。
生活習性
草原蝰生活於草原、稀疏樹林、蘆葦叢,也見於高達3000m的山區。在北疆西部主要發現於海拔1300m以下的山前丘陵及平原草場。在尼勒克發現於地形較開闊的草原上,凡是藁屬牧草占優勢的乾草原、蝗蟲多、廢棄鼠洞也多的地方,草原蝰就多。在面積不到20公頃的乾草原上捕到草原蝰420條。
草原蝰的活動隨季節變化。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在晴天中午前後出洞曬太陽,行動較緩慢。5月底到9月初,天氣炎熱時,每天10時前,14時以後在草原上遇到的毒蛇較多。9月中、下旬,草原蝰往背風向陽的環境遷移,在此環境中蛇的密度約為夏季活動環境的10倍以上。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草原蝰進入冬眠,常聚集若干條蛇蟄居於齧齒動物洞穴或其他隙縫中。草原蝰主食蝗蟲,也食蜂或蜘蛛,只是夏初蝗蟲較小而數量少時,有以蜥蜴為食的情況。草原蝰是卵胎生,每年4月出蟄後進行交配。懷胎1—6個月,平均每雌懷胎3個,8月產出仔蛇。幼蛇經3年可達性成熟。
經濟意義
夏季所食昆蟲中主要是害蟲,蛇毒可為人利用,對人類有一定益處。在新疆西部對牲畜又有一定危害。
分布
新疆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