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狗舌草

草原狗舌草(學名:Tephroseris praticola)為菊科狗舌草屬的植物。分布於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800米至3,3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高山草甸及亞高山草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草原狗舌草
  • 學名:Tephroseris praticol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 亞族:狗舌草亞族 Subtrib. Tephroseridinae
  • :狗舌草屬 Tephroseris
  • :狗舌草組 Sect. Tephroseris
  • :草原狗舌草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俄羅斯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短,密生細纖維狀根莖單生,高20-40厘米,不分枝,具縱條紋,綠色或基變紫色,無毛或有疏蛛絲狀毛。
基部葉花期生存,具柄,葉片卵形,長2-4.5厘米,寬1-2厘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縮狹成長柄,邊緣具疏短細齒或近全緣,兩面被不明顯蛛絲狀毛或近無毛,葉柄長3.5-4厘米,無翅或具不明顯的狹翅,下部莖葉與基生葉相同,中部莖葉通常披針形,長3-4厘米,寬0.3-0.5厘米,頂端略尖或鈍,無柄,基部半抱莖,全緣或具齒;上部葉漸小,線形,漸尖或尖。
頭狀花序2-12,在莖端排成傘房狀;花序梗長1.5-2厘米,無苞片,被白色蛛絲狀毛,總苞半球狀鐘形,長5-8毫米,寬5-7(10)毫米;總苞片1層,15-16個草質,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背面被疏蛛絲狀毛,或稀近無毛。
舌狀花12-20個,花冠黃色,管部3-4毫米,舌片長5-6毫米,寬1.5-2毫米,頂端具3細齒;管狀花多數,花冠黃色,長約7毫米,管部長4毫米,無毛,檐部狹漏斗狀,裂片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葯線狀長圓形,基部鈍;花柱分枝長1毫米,頂端鈍,有微毛。
瘦果圓柱形,長2-2.5毫米,無毛。冠毛白色,長約7毫米,易脫落。
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800米至3,300米的高山草甸及亞高山草甸。

分布範圍

本種據前人記載,僅產於俄羅斯阿爾泰部分及薩彥嶺,在我國為首次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