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顗傳》是唐代房玄齡創作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荀顗傳
- 出處:《晉書》
- 作者:房玄齡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傳記
《荀顗傳》是唐代房玄齡創作的一篇傳記。
《荀顗傳》是唐代房玄齡創作的一篇傳記。作品原文荀顗傳荀顗,字景倩,潁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為姊婿陳群所賞。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魏時以父勛除中郎。宣帝輔政,見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騎侍...
荀顗(yǐ)(?~274年6月19日),字景倩,潁川潁陰(今河南省許昌市)人。西晉開國元勛,曹魏太尉荀彧第六子。荀顗博學多聞,理思周密。起家中郎,拜散騎侍郎、侍中。齊王曹芳在位時,拜騎都尉,賜爵關內侯。高貴鄉公即位後,進爵萬歲亭侯,拜尚書僕射、吏部尚書。魏元帝在位時,遷司空。西晉建立後,拜司徒...
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緄忌憚宦官,於是讓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兒為妻。因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於譏議”(《後漢書·荀彧傳》)。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後,大為驚異,稱其為:“王佐才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荀顗 荀顗(205年~289年), 字景倩...
荀惲(約190年—222年),字長倩,潁川潁陰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荀彧長子,荀攸從弟,荀俁、荀詵、荀顗、荀粲之兄。妻為曹操之女安陽公主。子荀甝、荀霬。父親荀彧死後,他繼承父親的爵位,後來被封為虎賁中郎將。荀惲與曹植友善,而與夏侯尚不睦,這引起曹丕的極大不滿。荀惲早逝,他的兒子荀甝繼承了爵位。
親屬成員 父親 荀彧,東漢侍中、政治家、戰略家。妻子 曹氏,大將軍曹洪之女。兄弟 荀惲,字長倩,虎賁中郎將,交好陳思王曹植。荀俁,字叔倩,御史中丞。荀詵,字曼倩,大將軍從事中郎。荀顗,字景倩,曹魏散騎常侍、尚書令。西晉開國元勛之一、太尉、臨淮康公。荀玄,荀顗之兄。姐妹 荀氏,嫁給曹魏司空陳群。
博學洽聞 博學洽聞,漢語成語,拼音是bó xué qià wén,意思是指學問廣博,見識豐富。出自《晉書·荀顗傳》。成語辨析 【近義詞】:博學多聞 【反義詞】:孤陋寡聞 成語出處 《晉書·荀顗傳》:“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見識多。
《晉書 荀顗傳》:顗年逾耳順,孝養蒸蒸,以母憂去職,毀幾滅性,海內稱之。文帝奏,宜依漢太傅胡廣喪母故事,給司空吉凶導從。及蜀平,興復五等,命顗定禮儀。顗上請羊祜、任愷、庚峻、應貞、孔顥共刪改舊文,撰定晉禮。《晉書·卷四十二·列傳第十二》:曾經有人向司馬昭舉薦唐彬。司馬昭徵求參軍孔顥...
庚峻(?—288),西晉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山甫。仕魏,為博士。曾為高貴鄉公(曹髦)講《尚書》。遷秘書丞。魏、晉禪代之際,與荀顗、羊祜等共撰《晉禮》。入晉,累遷至侍中,加諫議大夫,常侍武帝講《詩經》,其論四座莫之能屈。歷史記載:《晉書 荀顗傳》:顗年逾耳順,孝養蒸蒸,以...
博識洽聞,漢語成語,拼音是bó shí qià wén,意思是見多識廣,學識博大。出自《晉書·荀顗傳》。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知識 成語出處 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晉書·宣帝紀》成語辨析 【近義詞】博聞多識 【押韻詞】庸醫殺人、斷事如神、民生在勤、微波粼粼、芝艾同...
弼導 弼導,讀音為bì dǎo,漢語詞語,意思是輔導。解釋 輔導。出處 《晉書·荀顗傳》:“侍中、司空顗 ,明允篤誠,思心通遠,翼亮先皇,遂輔朕躬,實有佐命弼導之勛。”
忠允,讀音:zhōng yǔn,漢語詞語,意思是忠誠公允。釋義 忠誠公允。出處 《隸釋·漢小黃門譙敏碑》:“忠允篤誠,以直佐主帥。”例句 《晉書·荀顗傳》:“侍中、太尉 顗 ,溫恭忠允,至行純備,博古洽聞,耆艾不殆。”《晉書·王羲之傳》:“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
《後漢書·班固傳》:“廉清修絜,行能純備。”《後漢書·徐穉傳》:“ 豫章徐穉 …… 潁川李曇,德行純備,著於人聽,若使擢登三事,協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三國·魏·劉劭 《人物誌·流世》:“三材純備,三公之任也。”《晉書·荀顗傳》:“侍中、太尉 顗 ,溫恭忠允,至行純...
4、《後漢書·宋弘傳》∶帝問弘通博之士,弘乃薦沛國桓譚才學洽聞,幾能及楊雄劉向父子。5、《晉書》卷七十二:道士弘博洽聞者寡,而意斷妄說者眾。至於時有好事者,欲有所修為,倉卒不知所從,而意之所疑又無足諮。6、《晉書·荀顗傳》:“性至孝,總角知名,博學洽聞,理思周密。”7、唐·楊炯《從甥...
陳群重視妻弟荀顗,以之為奇異;又辟北地人傅嘏為掾。亦曾上言舉薦當世隱賢管寧:“臣聽聞王者弘揚善行用來消除邪惡,所以商湯舉薦伊尹,而使不仁者遠離,這是實行德政的緣故。伏見徵士北海管寧,德行為世人的表率,學識足以成為人師,清廉儉樸足以盪去污濁,堅貞端方足以.匡正時弊。之前雖然徵辟過他,禮節尚未優備。
鹹熙元年(264)三月,何曾受命擔任司徒,進封朗陵侯,與太尉王祥、司空荀顗同列三公。按照禮數,三公並無拜見相國之禮。但何曾入見晉王、相國司馬昭時下拜,以表示最高敬意;後荀顗入見時效仿他,唯獨王祥僅作揖罷了。《晉書·何曾傳》稱何曾與高柔、鄭沖同為三公而拜晉王司馬昭,惟何曾下拜;按司馬昭鹹熙元年...
陳泰對荀顗說:“輿評拿我跟您相提並論,現在來看,舅父不如我啊。”但在家人的逼迫下,陳泰還是哭著過去了。司馬昭與陳泰在密室中商議,陳泰勸殺賈充,對話大致同前,但《晉紀》記載陳泰說:“陳泰之言唯有進於此,不知其次。”之後司馬昭就不說話了。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認為:“案本傳,泰不為太常...
尚書左僕射陳泰不來,司馬昭讓陳泰之舅尚書荀顗去叫他,陳泰不以為然,對荀顗說:“輿評拿我跟您相提並論,現在看,您不如我啊。”但子弟們里里外外都逼著陳泰去,陳泰這才不得已流著淚入宮。司馬昭將他請到曲室之中謀劃,說:“玄伯,你將怎樣對待我呢?”陳泰說:“只有殺掉賈充,才能稍稍謝罪於...
不久,司隸李意、中丞侯史光上奏書說鄭沖、何曾、荀顗等人各自因為疾病,都應該免去官職。司馬炎不準許。鄭沖於是不再處理政事,上表請求辭官。司馬炎下詔美言勸阻,又派人申明曉諭。鄭沖堅決推辭,交上貂蟬印綬,司馬炎下詔又不準許。泰始六年(270年),司馬炎下詔書說:“過去漢高祖憑藉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