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細菌性萎蔫病

茼蒿細菌性萎蔫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茼蒿細菌性萎蔫病
  • 別名:細菌性疫病
  • 病原中文名:菊歐文氏菌
  • 病原拉丁學名: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
  • 病原類型:細菌
  • 主要危害作物:茼蒿
  • 主要為害部位:全株
病症簡介,為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病症簡介

中文名: 茼蒿細菌性萎蔫病
英文名: Crowndaisy chrysanthemum bacterial wilt
別名: 細菌性疫病
病原中文名: 菊歐文氏菌
病原拉丁學名: 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
病害類型: 細菌
主要危害作物: 茼蒿
主要為害部位: 全株

為害症狀

發病初期1個或幾個分枝呈現灰綠色,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復,莖易捏扁;後生長點變色,漸乾枯,剖開病莖,維管束、髓部變褐腐爛,輕者僅下部葉片壞死乾枯,嚴重的全株枯萎。

病原形態特徵

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稱菊歐文氏菌,屬細菌。菌體直桿狀,大小1~3×0.5~1.0微米,革蘭氏染色陰性,鞭毛多根,單生或雙生,兼性厭氣,生長適溫27~30℃,最高32~40℃,能引起多種植物維管束萎蔫和薄壁組織壞死。在肉葉腖瓊脂平面菌落白色,圓形,中央凸起,四周略扁,邊緣微波狀,肉汁腖中生長良好,雲霧狀,無菌膜和菌壞。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細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通過分苗或定植等農事操作進行接觸傳染,大多數由莖基部傷口侵入,引起薄壁組織壞死和維管束萎蔫。

防治方法

(1)與非菊科植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2)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定植時秧苗可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1000倍液浸泡4小時,即成無病苗。(4)田間操作,儘量減少傷口。(5)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