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簡介 歷史上的美國茶葉黨,發端於1773年。當時仍屬英國殖民地的美國東北部的
波士頓 民眾,為反抗英國殖民當局的
高稅收 政策,發起了傾倒茶葉的事件,憤怒的人們把
英國東印度公司 3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傾倒在波士頓海灣,這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暴政的開始,參加者遂被稱之為茶葉黨(Tea Party )。從此之後,茶葉黨也就成了革命的代名詞。茶葉黨的重生始於2009年2月。當時,
美國廣播公司 電視主持人桑特利,在節目中表示反對歐巴馬政府的房屋救濟貸款政策,並呼籲茶葉黨再現。於是,很快就有人開始謀劃並成立了茶葉黨。這是新茶葉黨。600餘名重生茶葉黨的代表,從美國各地積聚到
田納西州 ,召開了茶葉黨重生的首次全國大會。
茶黨 茶葉黨已經成為
保守派 民粹主義者發泄不滿的平台,這是
共和黨 政治復興或國家分裂的力量,正如
麻薩諸塞州 參議員補選所表現出來的。但它也是對於類似斯道特等那些過去漠不關心政治者的深刻個性轉變,他們聲稱要準備對抗暴君。
歷史沿革 歷史 在一七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英國殖民地政府及英王佐治三世徵收茶葉進口稅,每磅高達三便士,但在國會中,沒有代表可以出頭代人民說話。一群波士頓人起來反抗,假扮紅番,控制了三艘載滿茶葉的英國商船,將三百多箱茶葉全部倒下海去,這群人被稱之為茶葉黨(Tea Party)。之後,在南卡羅來納的
查爾斯頓 、
費城 等地也有類似事件,美國獨立戰爭因而展開。當時領導茶葉黨的其中一人名Paul Revere,他是家傳戶曉的英雄。他那騎馬狂奔,馬兒抬起前蹄在叫的剪影,是美國人熟悉的形象。
2009年10月,茶葉黨聚會 他是波士頓人,有份參與倒茶葉到大海。一七七五年四月十八日,英國人在波士頓進行大屠殺,向示威民眾開槍,原是打銀匠及牙醫的他,在晚上十時衝出大街,徒步而跑,一路通風報訊,向居民大叫道:“The red coats is coming”(紅衣英軍來了)。
當地到達Lexington(萊辛頓)時,已是半夜,他借來一匹馬,以更快的速度前往Lestron及Concord(康科特)一帶傳達訊息,許多居民因而逃過厄運。為此,他被稱為“
午夜騎士 ”(The Midnight Rider),這夜,成了美國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Paul Revere後來更應召入伍,駐守波士頓海港的
威廉城堡 (William Castle),保衛家園及人民,他成了美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十九世紀詩人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曾寫了不少詩歌歌誦他,現代的學生在學校中都會讀這些詩歌。
興起 美國新政治勢力茶葉黨異軍突起 美國廣播公司 電視主持人桑特利在節目中表示反對歐巴馬政府的房屋救濟貸款政策,並呼籲茶葉黨再現。於是,很快就有人開始謀劃並成立了茶葉黨2009年4月15日是美國納稅日,新生的茶葉黨發動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活動。根據媒體報導,這次遊行示威規模龐大,有上百萬的人參加,口號是反對
高稅收 、高支出和醫保改革,並要求縮減政府規模。示威者首先反對歐巴馬政府的高稅收,高舉“稅收已經夠多了”(Tax Enough Already)的橫幅。有媒體把這一口號三個詞的第一個字母拼在一起(TEA),正好也是茶葉黨。
截至2010年1月底,全美茶葉黨分支有1134個,每個分支有成員的人數不等,多的數百人,少的是光桿司令。其中,最多分支機構的是加利福尼亞州(113個),其次是德克薩斯州(97個),排在第三的是佛羅里達州(73個)。
政黨特點 茶葉黨的蔓延暗潮並不統一。它是沒有形狀、分散化的反叛,沒有明確的領導,沒有中樞結構。也不是所有參加茶葉黨運動會議的人都在擔心獨裁統治。有些人是反感大政府,反感歐巴馬或者討厭進步。有些茶葉黨團體實際上是地方共和黨的附屬。但多數不是。
它們通常都是政治新苗,聲稱獨立,令人驚異地講出由於衰退而驚醒的同樣故事。由於失業、住房被法拍和退休金縮水,他們的家庭被從根拔掉,他們說想要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那種事,應當歸咎於何人。茶黨雖然是鬆散的民間團體,不過茶黨大概有三點共性:
一,反對“大政府”。茶黨人認為,要解決問題,靠政府不如靠個人。他們擔心政府過多干預造成權力過度集中。
二,民粹色彩濃厚。茶黨運動中,對非主流族裔的歧視性發言往往贏得喝彩。
三,延續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民間政治運動思潮。當年的情形與今天頗為相似———經濟不景氣,民間對政府政策存在諸多不滿,謀求自下而上改變現狀,重塑美國政治格局。
反歐巴馬情緒 背景 歐巴馬 新政府上台時適逢金融危機加劇,所以選擇擴大財政赤字,以刺激經濟的政策。與此同時,歐巴馬政府還準備增加1.9萬億美元的稅收。歐巴馬在競選時的減稅承諾並沒兌現,美國的納稅人自然很憤怒,認為這些不斷增加的巨額預算是在給美國的子孫後代積累債務。這些增稅計畫在一些地區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更多的抗議民眾主要是對歐巴馬政府比較左傾的經濟和社會政策感到擔憂和不滿,憂慮一向自由和很“資本主義”的美國從此左轉舵。美國經濟刺激方案帶來的龐大債務,也令大家擔心。
2009年9月,茶葉黨到華盛頓遊行 《華盛頓郵報》和
美國廣播公司 2月4日至8日實施一項覆蓋廣泛的抽樣電話民調。 結果顯示,三分之二受訪者對歐巴馬政府工作表示“不滿意”或“生氣”。這是1996年3月以來,這項定期民調中對政府不滿意率最高的一次。由於這屆政府和國會均由民主黨人把持,共和黨背景的保守派受訪者不滿意率尤其高,達到80%,而民主黨背景的自由派受訪者中,59%表示“看好”或“滿意”歐巴馬政府的表現。 不過,許多受訪者認為聯邦政府沒有把稅金用在刀刃上。平均下來,他們認為,每一美元稅金中,政府浪費的就有53美分。
抗議活動 由於“茶葉黨”異軍突起,侵襲
共和黨 傳統領地,美國保守陣營出現分裂苗頭。茶葉黨反對歐巴馬的“大政府”傾向,反對大規模經濟刺激計畫和可能的增稅行為,2009年起發起一系列抗議活動。支持者以白人保守派為主。調查顯示,儘管三分之二受訪者承認不太清楚茶葉黨運動的具體內容,但有約45%受訪者認同茶葉黨的一些理念。共和黨人和無黨派選民對茶葉黨的認同度尤其高。
茶葉黨對民主黨總統歐巴馬的憤怒和抵制,事實上讓共和黨在過去一年裡從中獲益。共和黨一些領導人認為,他們能駕馭茶葉黨,以便在2010年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中,一舉收拾民主黨、重振雄威。
影響力 民意支持 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
NBC )和《華爾街日報》2010年1月的一項聯合民意調查,41%的美國人認可“茶葉黨”,同時,只有35%的人認可民主黨、28%的人認可共和黨。但《華盛頓郵報》認為,茶葉黨崛起,可能影響共和黨中期選舉形勢。
新“茶黨”興起 衝擊美國政治格局
“茶黨”全國性組織有5個,以“茶黨
愛國者 ”影響最大。根據統計,截至2010年10月26日,在“茶黨愛國者”名下總共有50個州加一個特別行政區2690個地區性“茶黨”,其中德克薩斯州有218個(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的237個),而達拉斯城有兩個“茶黨”。
“茶黨”誕生後的一年裡並沒有引起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重視。2010年5月19日,
肯塔基州 共和黨參議員候選人預選,47歲的
蘭德·保羅 ,這位幾乎沒有政治經驗的眼科醫生,在“茶黨”成員的支持下,出人意料地擊敗了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欽定”的特里·格雷森。從那時起,美國政界開始掂量“茶黨”的分量。
蘭德·保羅 (Rand Paul) 美國媒體認為,茶葉黨已經成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對於重生的茶葉黨,美國媒體指出,這個新生的黨雖然具有濃厚的保守色彩,但與共和黨並非一家;更重要的是,這個黨的產生,源於對歐巴馬政府的不滿,所反對的對象,既包括民主黨也包括共和黨。
贏參院席位 美國2010年中期選舉的“黑馬”茶黨11月2日顯出成色。截至華盛頓當地時間2日晚9點(台北時間3日上午9點),已有至少兩名茶黨候選人贏得參議院選舉,在美國政治史上寫下新的一筆。
來自肯塔基州的茶黨候選人蘭德·保羅(Rand·Paul)最早傳出喜訊。他擊敗民主黨對手,成功當選為參議員,一舉為在2009年初才發起的茶黨運動創下歷史。
因肯塔基州原有參議員席位即有一名共和黨人把持,因此蘭德·保羅的勝利預計不會為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奪權帶來關鍵性轉折。
繼蘭德·保羅後,來自
佛羅里達州 的茶黨候選人
馬爾科·盧比奧 (Marco Rubio)再接再厲,選舉前夕支持率就明顯領先的他在當地投票結束後不久即宣布獲勝,成功當選為佛羅里達州參議員。
馬爾科·盧比奧(MarcoRubio) 與肯塔基州情況類似,佛羅里達州的參議員席位在改選前也由一名共和黨人把持,因此盧比奧的勝利在續寫茶黨歷史之後,並未增加共和黨擊敗民主黨、重新掌控參院的砝碼。
不過,曾經在初選中搶盡風頭、來自德拉瓦州的茶黨女候選人克里斯汀·奧唐奈(Christine O’Donnell)在選舉中“折戟”,敗給了勢頭強勁的民主黨候選人,使得民主黨保住了在德拉瓦州長期占據的一個參議員席位。
由美國前副總統候選人
薩拉·佩林 等人發起的茶黨在2009年2月開始興起,以獨立戰爭時期波士頓傾茶事件參與者的稱謂為名號,這一全國性政治聯盟脫胎於共和黨內右翼陣營,形成於2009年1月歐巴馬就任總統後不久,打出小政府、低稅收、弱監管等帶有民粹色彩的主張,明言不支持民主黨及共和黨任何當權人物。
以“造反”起家的茶黨是2010年美國中期選舉不折不扣的“黑馬”。選舉初選結束,計有33名茶黨候選人贏得眾院初選,8名茶黨候選人贏得參院初選,致使很多共和黨精心挑選的候選人直接出局。
迄今茶黨並沒有一位擔任領導人,並不具備典型的政黨特徵,更像是一場自下而上發起的“政治運動”。茶黨的支持者往往是男性白人,年齡在45歲以上,大多數人在過往選舉中是共和黨的支持者。
即便風頭強勁,但茶黨自發起之日就爭議不斷。批評者多指茶黨主張太過偏執極端,推舉的一些候選人缺乏從政經驗,沒有必備學識,只是拿出“政治炸藥”吸引選民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