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鋪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永康鎮永康行政村
- 面積:0.83 km
- 人口數量:197人
地理位置,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地理位置
茶鋪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3戶,有鄉村人口197人,其中男性103人,女性94人。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86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1.0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4人,參合率98.48%;享受低保6人,占全村的3.05%;五保戶4人, 占全村的2.03%。該村農業人口197人,勞動力12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5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26%。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支柱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主要發展種植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3700元。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654畝,其中:田246畝,地408畝,人均耕地3.2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568,其中經濟林果地34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68畝,主要種植芒果、荔枝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6畝,其中養殖面積16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26%。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3.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3.9萬元,占總收入的43.51%;畜牧業收入31.4萬元,占總收入的25.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23頭,雞852隻);漁業收入8.2萬元,占總收入的6.62%;林業收入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0.4萬元,占總收入的16.47%;工資性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0.89%。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1.57%),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2人。擁有專業合作組織2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54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20戶通自來水,有33戶飲用井水,有3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2.27%)。有53戶通電,有5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戶,占總數的43.4%。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6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輛3輛,拖拉機6輛,機車25輛。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6畝。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6公里。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永康中心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永康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6公里,距離中學0.6公里。
自然資源
全組有耕地總面積631畝(其中:田13畝,地618畝),人均耕地4.0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7.37畝,其中:茶園面積1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0畝)、核桃面積100.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10畝,主要種植核桃、甘蔗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373.97畝,當年新種植核桃100.4畝);荒山荒地905畝,其它面積1180畝。
特色產業
該組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甘蔗主產業全組銷售總收入56.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0%。該組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組現有農戶31戶,共鄉村人口158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79人。其中農業人口157人,勞動力93人。該組以漢、彝族為主,其中漢族139人,彝族19人。
到2006年底,全組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人,參合率 87%。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該組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組小學生就讀到光木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永中學。該組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目前該組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4人,其中小學生30人,中學生14人。
茶鋪,漢村,在馬家寨東南方,山區,以漢族居多,該村駐地看過茶鋪得名。
村務公開
全組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組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9.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