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盤洲鎮

茶盤洲鎮

茶盤洲位於東洞庭湖西南,北抵漉湖,南臨橫嶺湖,東臨湘江。民國時期,該洲屬湘陰縣錫安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後,居湘陰縣十八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盤洲鎮
  • 外文名稱:Chapanzhou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益陽市
  • 下轄地區:22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
  • 政府駐地:茶盤洲鎮
  • 電話區號:0737
  • 郵政區碼:413117
  • 面積:10.4萬畝
  • 人口:3.6萬
  • 方言:湖南話
  • 氣候條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湘H
位置,人口,城鎮經濟,城鎮發展,社區建設,未來規劃,下轄村,

位置

1954年12月劃歸沅江縣後,先屬南大膳區,後屬萬子湖區。1956年撤區並鄉,該洲成為漉湖鄉南洲樵業高級社屬地。1958年10月,沅江縣組織1.65萬民工在此圍墾,修築防洪大堤28km,圍垸面積54.54km2,其中耕地3534公頃。1959年春竣工後,即組建地方國有茶盤洲農場。1961年3月改為省屬農墾企業,中共湖南省委決定將茶盤洲按副地(廳)級建制,定名國營茶盤洲農場,1962年12月,恢復益陽專區建置,專員公署駐益陽市桃花侖,轄南縣、沅江、華容、益陽、寧鄉、桃江、安化7縣和益陽市。茶盤洲大通湖、千山紅、金盆北洲子、錢糧湖6個國營農場,同時劃歸益陽專區管轄,為縣(處)級建制。1969年11月,省農墾局撤消,翌年元月,茶盤洲、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千山紅等農場改隸益陽地區,農場降格為副縣處級,歸口益陽地區農場管理局管理。1978年省農場管理局成立,原省屬農場改由地區管理為主、省、地雙重管理。1986年2月原有省屬國營農場恢復縣(處)級建制,名為中共國營茶盤洲農場,下轄幸福分場、六合分場、鵝洲分場、新華分場等四大分場和幸福鎮。國營茶盤洲農場機關大院設於幸福鎮幸民路。2000年8月,沐浴農場體制改革的春風,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國有大中型農場體制改革的意
見》(湘發[2000]4號)檔案精神和益陽市委、市政府關於農場體制改革的決定撤場建鎮。隸屬湖南沅江市轄鎮,下轄雙華、南洲幸福、北閘、東堤、鎮郊、漁坪、花果山、宏武、永豐、新湖、玉竹、鵝洲、蘇湖頭、南港、東湖、創新、新華、合興、紅旗、柴洲包等21個行政村和人民街、建新街、南洲街、港口街4個居委會。2002年末總人口25750人,其中鎮區非農業人口1.12萬人,人口出生率6.21‰。農業總產值584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281萬元,國內生產總值4578萬元,財政收入721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800元。是年榮獲湖南省防汛抗災工作先進單位。2002年鎮黨委、政府把理順撤場建鎮後的管理機制和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為工作重點,以市局管理為主的水管站、交管站、國土所、聯校、中心醫院已順利交接,房管所完成了編職分流,農電站理順了代管關係,通過爭取上級支持和政策傾斜,為1358名原農場企業職工解決了勞動社保問題,為251戶生活困難家庭發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茶盤洲鎮在湖南省的位置茶盤洲鎮在湖南省的位置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3214
12016
11198
家庭戶戶數
8266
家庭戶總人口(總)
23038
家庭戶男
11894
家庭戶女
11144
0-14歲(總)
4865
0-14歲男
2491
0-14歲女
2374
15-64歲(總)
16516
15-64歲男
8573
15-64歲女
7943
65歲及以上(總)
1833
65歲及以上男
952
65歲及以上女
88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2525

城鎮經濟

鎮域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鎮屬工業企業15家,固定資產5040萬元,從業人員2760人,其中年產紙1.5萬噸的造紙廠和日榨甘蔗800噸的糖廠為國家中二型企業,全鎮已形成以造紙、製糖、建材、機械製造、麻紡為骨幹的工業格局,工業產品有雙膠紙、白沙糖、紅磚、小型水泵、精幹麻絨等。2002年工農業生產總值8130萬元,同比增長18.7%。全年約有7800人次外出務工,勞務收入近7000萬元。引進外資30萬元,植樹14萬株,成為經濟成長的亮點。

城鎮發展

計畫生育工作跨入沅江市計畫生育系統的先進行列。文教衛生事業協調發展,有中學1所、國小5所,在校學生3413人,聯校投資50萬元新建了四個實驗室、添置了體育設施,鎮中心醫院有病床50張,醫務人員117人,中心醫院投資20萬元修繕了門診大樓、添置了醫療設備,該鎮建有一個電視台,具備無線發射和有線差轉功能,可自播新聞、自辦節目。堤防建設進一步加強,2002年完成堤防壓浸加固工程土石方15萬方。

社區建設

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始終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著眼於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著力提高廣大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生活質量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了社區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制
根據我鎮實際,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文明社區創建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分管黨群、社區工作的班子成員任副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以加強對文明社區創建工作的領導。兩個社區也相應建立了以社區黨總支、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代表共同參加的文明社區創建機構,制定文明社區創建規劃,並把創建規劃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創建工作班子成員和共建單位,積極抓好落實。
二、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動員大會、黑板報、宣傳欄、展板、標語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的重要性意義,使文明社區創建活動深入到千家萬戶,增強了社區幹部、職工民眾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我們還利用鎮電視台這一大眾傳媒優勢,創辦了文明社區建設電視專題欄目,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了濃厚氛圍。
三、加大資金投入,抓好鎮區建設
我們加快了鎮區基礎設施改造步伐,新增垃圾箱60個,新建了垃圾池10個,對鎮區下水道進行了改造。鎮區衛生實行 “門前三包”制度,淨化了鎮區衛生,整修了街道路面。加強了工人俱樂部文化廣場的管理,營造了一個秩序良好,環境優美的人居環境。為了方便社區居民辦事,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改善社區辦公條件,鎮黨委、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投入20萬元,對兩個社區辦公樓進行了修繕,添置了辦公設施,社區辦公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為創建文明社區奠定了基礎。
四、加強基層黨建,夯實組織保障
一是利用“三會一課”、黨員春訓等形式,對社區黨員進行了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並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與文化共享設備,加強了黨員的電化教育,提高了黨員的政治素質,增強了帶頭致富的本領。二是社區黨支部班子成員都劃分了黨員責任區,建立了黨員聯繫戶聯繫點,每名班子成員聯繫100戶困難居民,不定期走訪,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困難。社區黨支部每季度召開組織生活會,分析研究社區黨建工作。三是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自覺組織持貧幫困小組16個,整治環境治理小組8個,維護小區治安小組8個,建立了社區治安義務巡邏隊,骨幹黨員牽頭,全體黨員配合,廣泛收集社區各類治安動態信息,及時調處民間糾紛,社區治安案件明顯下降,社會環境明顯好轉。
五、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社區居民
我們堅持把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辦居民所需。一是搞好下崗、失業人員求職登記,及時反饋給有關服務中心,為100多名下崗工人提供了再就業崗位。二是經常走訪困難家庭,組織黨員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及時了解社區居民家庭生活疾苦,積極為他們申報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和不定期地為他們開展服務。如38歲紙廠下崗工人王珍香,,因患鼻癌重症,負債累累,丈夫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在鎮黨委和社區黨總支的幫助下,鼓起了病魔鬥爭的勇氣,打消了輕生的念頭,重新燃起了珍愛生命之光。三是不斷完善義工隊伍,自成立義工隊伍以來,義工由當初的62名擴大到96名,義工參加義務幫工,使社區貧困戶有人扶,殘疾五保有人幫。四是經常開展關愛民眾送溫暖活動。發動黨員投工投勞,參加磚瓦廠簡易公路的維修及紙廠、磚瓦廠下水道的疏洗,深受民眾好評。五是做耐心細緻做上訪人員的工作,正確引導,掌控重點對象,專人包乾負責,穩控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六、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文化生活
社區成立了喜洋洋、夕陽紅兩支文藝隊,都是以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自發組織、自願參加、自置服裝、自購道具、自編自演、自娛自樂、自我壯大、自我發展,為我鎮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常年堅持排練,活躍於各級各類文化活動中,形式多樣的宣傳黨對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方針,活躍了文化市場,並帶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來,淨化了社會空氣,豐富了文化生活,凝聚了民心,構建了和諧。社區出現了“五多五少”的可喜現象:遵紀守法的多了,違法亂紀的少了;鄰里和睦的多了,打架吵罵的少了;思想解放的多了,因循守舊的少了;幹事創業的多了,打麻將的少了;學習科學知識的多了,相信迷信的少了。
七、引導居民創業,促進經濟發展
幸福港社區居民肖正軍2009年退伍返鄉後,利用當地草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肉牛養殖業。幸福港社區黨總支熱心幫助他開拓創業,為他送來了養殖、動物防疫、飼料方面的書籍,還為他配了社區遠教室的鑰匙,方便他晚上到遠教室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他已建成一個總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的養牛基地,存欄黃牛80多頭,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發展形勢喜人。
我鎮創建文明社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居民民眾的認可。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創建文明社區的過程是社區建設不斷推進、不斷深入、不斷完善的過程。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做好文明社區創建的各項工作,勇於創新,努力開拓,與時俱進,鞏固創建成果,不斷開拓社區建設新局面。

未來規劃

沅江市茶盤洲鎮下轄21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1個漁村,總面積10.4萬畝,總人口28574人。共有基層黨組織48個,其中3個黨總支,45個黨支部,黨員1751人。
近兩年來,茶盤洲鎮黨委堅持“以黨建聚人心,以黨建促發展,以黨建保穩定,以黨建樹形象,以黨建促和諧”的宗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充分發揮黨委的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促進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以加強自身建設為出發點,凝心聚力樹形象
鎮黨委通過狠抓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鎮村兩級領導班子的執政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注重學習,提高綜合素質。鎮黨委致力於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健全了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周一幹部集中學習制度、機關幹部輪流授課制度和年終考評制度,圍繞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等黨建活動的開展,進行集中學習和輔導。同時,鼓勵鎮村班子成員到各級黨校參加函授學習。
二是科學決策,找準發展路子。鎮黨委認真分析當前的發展形勢,適時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思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緊跟沅江科學跨越發展步伐,在“三個繼續保持”的基礎上突出“兩手抓”,為建設富裕、開放、文明、綠色、幸福茶盤洲而努力奮鬥。“三個繼續保持”:繼續保持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繼續保持規範的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繼續保持項項工作力爭先進的良好態勢。突出“兩手抓”:強化措施抓穩定;拓寬思路抓發展。思路的確立,為我鎮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凝聚了民心。
三是健全組織,夯實執政基礎。每年年初,鎮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發展黨員工作,全面推行發展黨員票決制、公示制、考試製,確保了新黨員發展質量。注重發展有致富帶動能力、年輕、女性、文化程度高的黨員,黨員結構得到改善。鎮黨委結合工作實際,及時調整理順基層黨組織,以“精幹高效、服務基層”為目標,選優配強了各基層黨支部班子,以班子的最佳化促進了工作效能的提高。
四是率先垂範,形成堅強堡壘。鎮黨委不斷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制定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凡屬幹部任免、經費大額開支、經濟決策等重要問題必須通過集體討論決定,決策形成後,班子成員都能按照原則自覺執行。班子成員之間經常溝通思想、及時交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使工作始終保持一種和諧有序的狀態。在沅江市班子考核中,該鎮班子測評滿意率連續多年都位於前列。
二、以加快經濟發展為著力點,開拓創新保增長
鎮黨委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始終把增加民眾收入貫穿於工作的全程,充分發揮鎮黨委的核心作用,立足鎮情,解放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效地推動了鎮域經濟的發展。
一是工業經濟在攻堅克難中穩步推進。針對茶盤洲鎮地處偏遠,區位優勢不明顯,企業投資落戶不多的現狀,鎮黨委、政府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辦法,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工業經濟復甦。通過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土地資源優勢招商,並在沅江市招商局的招商網路平台上發布信息對外招商,全力推介茶盤洲,提升知名度;在政策上從優,在資源需求上從優,在環境治理上從優,並健全了行政服務、矛盾調處等工作制度和機制,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我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幾個重要的項目正在洽談中。
二是農業生產在齊頭並進中亮點紛呈。通過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農民種植價格高、收益快的農產品;提高特種養殖比例,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嚴格落實了惠農政策,增加了農民政策性收入;加強了村級財務管理,全鎮21個行政村實行了“村帳鎮管”,確保了村級各項資金收、繳、管、支等環節安全、有序、高效運行。2011年茶盤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756元,遠高於周邊其他鄉鎮,發展態勢十分良好。
三是基礎設施在奮力趕超中日益完善。加大了資金投入,大力推進水利建設和公路建設工作,實現了溝港、道路暢通;積極爭取農墾項目,紮實開展墾區危房改造工作,2011年完成危房改造1568戶,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民眾的居住條件,2012年的2000戶危改對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施工;積極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和和鎮區“亮化、綠化、美化”工程,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提升了鎮區品味;聘請了益陽城市學院的專家前來考察,對鎮區規划進了多次修編,確保鎮區規劃的科學性、長遠性和可持續性。
三、以改善民計民生為落腳點,以人為本促和諧鎮黨委、政府十分關注民生問題,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集中力量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切實為民謀福利,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一是繼續完善以社保工作為核心的社會保障體系,做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全鎮有12800多人參加了農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已退休5075人,全年發放退休養老金7000多萬元。二是按政策嚴格落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積極實施社會救助,切實關心五保戶、特困家庭、殘疾人等社會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三是認真抓好計生服務工作,依法加大社會撫養費徵收力度,轉變民眾生育觀念,不斷最佳化計生服務,實現了益陽、沅江模範單位“七連冠”。四是通過開展“民情走訪大調查”和 “民眾工作服務站”活動,變上訪為下訪,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了社會大局一直朝穩定、和諧的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