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子象甲

茶子象甲

成蟲體長7~11毫米(不包括頭管),黑色,稀覆白色鱗毛。頭半球狀,前端延伸成細長彎曲的管狀喙,咀嚼式口器著生在頭管前端。觸角膝狀,著生在頭管的1/3~1/2中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子象甲
  • 屬於:鞘翅目象甲科
  • 成蟲體長:7~11毫米
  • 分布於:多數產茶省
概述,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概述

又名茶子象鼻蟲。屬鞘翅目象甲科。全國多數產茶省有分布,尤以湖南、貴州等省老茶區發生較重。除為害茶果外,尚為害油茶果。幼蟲在茶果內蛀食種仁,引起果實中空,幼果脫落,成蟲亦以象鼻狀咀嚼式口器啄食茶果,影響茶果產量和質量。成蟲還能取食嫩梢表皮,使嫩梢枯死。

形態特徵

前胸半球形,散生茶褐色鱗毛和點刻。小盾片密生白色鱗毛。鞘翅上多白色鱗斑,各有10列縱溝。卵長橢圓形,黃白色。幼蟲成熟時體長約11毫米。頭黃褐色,體黃白色,肥胖多皺,略作“C”形彎曲,足退化。蛹體長約10毫米,黃白色,腹末有短刺1對。
茶子象甲茶子象甲

發生規律

二年發生1代,以當年幼蟲和先年新羽化的成蟲在土內越冬。越冬成蟲於翌年4月下旬陸續出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蟲盛發並產卵幼果內。幼蟲在果內孵化即取食果仁,9~10月間陸續出果入土越冬。越冬幼蟲在土中直至第二年10月化蛹,蛹經30天左右羽化為成蟲留在土內越冬。
茶子象甲茶子象甲

防治方法

(1)深耕滅蟲。結合茶園深耕,翻轉土壤,抑制其發生。
(2)捕殺成蟲。利用成蟲假死性,先在樹下放塑膠布,振動茶樹,集中捕殺。
(3)適時採收茶果。在茶果基本成熟、不影響發芽率的前提下,適當提前採收茶果、攤放在水泥坪上,待幼蟲出果後集中消滅。
(4)藥劑防治。發生嚴重的茶園,可在成蟲盛發期噴藥。可在下午至黃昏噴施80%敵敵畏、90%敵百蟲、50%馬拉硫磷、50%倍硫磷、50%辛硫磷、90%殺螟丹800~1000倍液,或10%天王星3000~3500倍液。噴藥時注意將地面噴濕。土壤施藥可用95%殺螟丹每畝0.2~0.3千克拌土撒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