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港

茌港

茌(chí)港,又稱茌港市、茌港鎮,是位於撫河沿岸的古市鎮。茌港位於南昌縣武陽鎮撫河東岸,南靠進賢縣,西鄰向塘鎮,距省會南昌市區30公里,離縣城蓮塘鎮12公里。因靠近撫河,占水運之利,造就了商業資本活躍,舊志載“上通撫州建昌兩府,為進賢往來通衢,水陸交會之所”,茌港和謝埠、三江口並稱為撫河三大古鎮。

茌港建於明朝,盛於清代,是一個典型的由漕運港口碼頭髮展起來的古集市。因為得天獨厚的漕運優勢,早在明末清初時期,茌港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解放後,茌港屬於南昌縣第八區,享受各項政治及經濟上的便利,統管現在的渡頭鄉、塔城鄉及武陽鎮等地。時移世易,隨著現代交通運輸業的興旺發達,農業對於水利灌溉、防洪排澇的需求日盛,新中國成立後對撫河進行改道建設,撫河大堤的建成加速了這個古老碼頭的衰敗。

茌港現為南昌縣武陽鎮下轄行政村,轄四個自然村,總戶數約500戶,總人口約2500人。平均海拔28米,年平均氣溫17.5℃,雨量充沛,氣候宜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茌港
  • 外文名:Chi Gang
  • 行政級別:行政村
歷史,南昌教案,現狀,

歷史

建於明朝而盛於清代的南昌縣武陽鎮歷史上曾是撫河沿岸三大古鎮之一,據資料記載,在舊時商業最繁榮的時期,南昌縣有大大小小48個水運碼頭,武陽鎮茌港則號稱第一碼頭。昌盛時期,茌港700多米長的正街上遍布有各類商賈店鋪300多家,其中老字號就有60多家。南昌縣舊志曾記載:“上通撫州建昌兩府,為進賢往來通衢,水陸交會之所。”武陽鎮也因此一度有著“首府首縣第一鎮”的讚譽。然而時過境遷,由於撫河改道等原因,茌港昔日熱鬧的商業古街早就繁華不再,惟留下輝煌舊事讓人唏噓,讓人感慨。
發源於武夷山脈西麓的撫河,一路蜿蜒逶迤,納廣昌南豐南城金溪撫州等地支流後進入南昌縣境內,由於此地地處贛撫平原,兩岸田疇廣闊,物產豐富。因此憑藉便利的水路運輸,此段撫河上遠賈爭集、帆檣林立,沿岸也陸續興起了一系列的墟市,其中之一便是茌港。
由於茌港背靠撫河,水路發達,再加上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恰好處於南昌與撫州的中間點,平時來往的船隻,不管是商船也好、官船也好,一般都要到這個地方歇歇腳、採辦一些物資,因此到明代的時候, “資舟楫之利、通商賈之財”的茌港從當初的茅棚子發展起來,慢慢地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小城鎮。
據介紹,茌港這個名字今天已很少有人知曉,但歷史上的茌港卻名氣不小,它是個由漕運港口碼頭髮展起來的古集市,至於這個地方為什麼會取個如此拗口的名字,據當地老人說,茌港的得名由來是因為以前這裡是一處河港,河港中長滿了一種當地人叫做茌草的野草的緣故。
據了解,茌港處於“上通撫州建昌兩府,為進賢往來通衢,水陸交會之所”,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在過去,上至閩西、撫州、進賢,下至南昌、鄱陽的過往船隻通常都會在此停靠、打尖。因而,茌港漕運歷史上繁盛一時,對於茌港漕運的繁盛,當時有詩詞為證:“武陽茌港,嘗泊天府之艫”。
茌港漕運的繁盛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據說當年每逢農曆一、四、七的集日,這裡人山人海,從進賢、甚至豐城等地來茌港趕墟的人,能把整個街市擠得水泄不通。集市交易主要以糧、油、米、面、竹木、牲畜為大宗,可謂是百貨輳集,遠近皆至。
據當地老人回憶,當年茌港街上光店鋪就有300多家,老字號如做木材、毛竹生意的“生髮商行”、“永昌商行”等;做大米生意的“寶豐商行”、“群豐商行”、“協安商行”;做藥材生意的“儀大堂”、“協和里堂” 等,由於過往船隻很多,街上還有專門的造船修理廠。如今,雖然時過境遷,當年的街市已不復過去的模樣,但從街上僅存的那一兩棟青磚木板式的老宅和光滑的青石板小路,依稀能感受到它當年的繁盛。
商業貿易的繁盛直接帶動了茌港的人口增長,經過了解記者得知,茌港附近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大姓即有萬、鐘、陳、樊等十多個姓氏,而人口多、姓氏雜正是茌港物流人流發達的佐證。而且難為可貴的是,作為由漕運港口碼頭髮展起來的古集市,茌港商賈往來、經貿興旺,造就了當地商業資本的活躍,據說在明末清初時期,茌港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南昌教案

由於商業資本發達和對外交流頻繁,法國人在晚清洋務運動時期就已經在茌港建立了一個天主教堂。
茌港天主教堂後來因成為清末 “南昌教案”的發源地而聞名於世,現在它已被列為南昌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據資料記載:1927年8月,八一起義軍撤出南昌時曾在茌港小憩,在茌港民間當地還一直流傳著“朱德剃半邊頭”的故事。據說朱德在南昌八一起義以後,撤退的時候,到這裡歇腳,當時正在理髮,因為情況比較緊急,敵兵來了,當時理髮沒有理完,理了一個半邊頭,這只是一個故事傳說。

現狀

新中國成立後,茌港屬於南昌縣第八區,當時的“區”不同於現在的行政區,而是縣政府的特派機構。統管現在的渡頭、塔城及武陽等地。到了1958年,為了興修水利及發展農業,江西省上馬了贛撫平原綜合開發水利工程。隨著撫河改道,曾資舟楫之利的茌港逐漸沒落了,如一張發黃的老照片淹沒在歷史的煙雲里。
隨著現代交通運輸業的興旺發達,撫河的主要功能轉變了水利灌溉、防洪排澇,昔日資本繁華的茌港隨著社會文明的進程和商業模式的轉變,已經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江南農業村莊。夕陽西下,只有那些破敗的老屋、斑駁的石刻和狹長逼仄的麻石板巷道,至今仍記錄著這片土地上滄桑的“光輝歲月”。 雖然茌港的輝煌鼎盛從歷史來看只是曇花一現,但卻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南昌商業物流興衰枯榮的一個縮影,對後人了解那段歷史不無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