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茌平縣實驗高級中學創建於2000年,學校占地面積205.24畝,現有教職工311人,70個教學班,在校生3700人。校園總建築10.97萬平方米,建有高標準的教學樓、科技實驗樓、會議室、學生餐廳,擁有校園網、信息技術教室、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圖書室藏書近10萬冊,電子圖書近12萬冊,總計20多萬冊,各類期刊200餘種。宿舍樓有680 間標準房,每間水、電、暖、床、桌、椅、壁櫥、洗手間、床上用品等配備齊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茌平實驗高中
- 創辦時間:2000年
- 占地面積:205.24畝
- 現有教職工:311人
學校設施,發展歷程,
學校設施
學校有4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和1個足球場,並有桌球和多種運動機械的訓練場。近年來學校投資百萬元,完成綠地草坪1800平方米,成片樹林1600平方米,栽植各類樹木2000餘株,建成了一個草坪、樹木、花卉、景點、休閒場所等和諧配置的花園式學校。學校充分發揮靈活的用人機制,採用全員聘任制吸納優秀教育人才。在過去八年的辦學實踐中,通過不斷最佳化,已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全體教師中,高級資格以上教師占5%,中級資格以上教師占30%,本科以上學歷教師占94.3%。學校還擁有由教育骨幹組成的教學督導委員會,指導、檢查學校各方面工作,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發展歷程
自建校以來,學校確立了“特長帶動,雙軌並行”的辦學思路,以“德育為首,全面發展,學有所長,長有所用”為辦學宗旨,樹立了“建一流校舍,創一流管理,爭一流質量”的辦學目標和“全面+特長” 的培養目標。
建校之初,學校聯繫實際,制訂了十二年的發展規劃:第一個“三年”辦成市級規範化學校;第二個“三年”辦成省級規範化學校;第三個“三年”創辦齊魯名校;第四個“三年”進入全示範高中行列。經過全校師生的奮力拚搏,前兩個“三年”的目標已順利實現。
八年來,在全校上下的不懈努力下,不僅培養了一批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而且取得了歷次高考的不菲成績,還先後獲得了“省級規範化學校”、 “省級綠色學校”、“山東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聊城市高考成績優勝單位”等40多項省、市級榮譽稱號。
主要工作經驗及成績
(一)、獨闢蹊徑,創出學校特色
建校伊始,學校師資水平低,學生基礎差。學校9月建成,10月招生,錯過了招生的黃金時間,招收的全是兄弟學校的落榜生。面對這種狀況,學校領導班子解放思想,敢於創新,確立了“特長帶動,雙軌並行”的辦學思路,下大氣力在音、體、美、飛的培養上辦出特色。實踐證明這種思路是正確的:自建校以來,學校升學人數連年遞增,達到甚至超過了兄弟學校,創造了“低進高出”的辦學奇蹟。為使學校持續、科學發展,從05年開始,學校下大力氣狠抓文化課教學,爭取在保持藝術教育全市領先的前提下,形成一種藝術教育和文化課教學齊頭並進的辦學局面。為此,學校統一了思想和認識,制定並落實了各項措施。07年畢業生高考,文化課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切實形成了“特長帶動,雙軌並行”的辦學特色。
(二)、科研興校,打造一支優秀教師隊伍
學校教職工平均年齡30歲,教學經驗不足。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克服資金上的困難,設立了教科研專項經費,選調部分教師到北京師範大學等名校培訓學習,保持與兄弟學校不斷的學術交流,先後與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關係,並制定了教科研獎勵制度,激勵教職工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使青年教師的業務水平迅速提高。對教學常規常抓不懈,並做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堅持集體備課制度;精細處理課堂教學每個環節;加大力度落實“當堂訓練”,確保課堂教學實效。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強化校本培訓。該校每單周組織一次業務學習,每雙周開辦一次“教師論壇”,觀看“全國優秀教師上課實錄”光碟,討論學習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知名教授、學者的授課技巧和先進的教學科研成果,體驗“名師說課”、“名師講課”、“專家評課” 的精深內涵。
為督促教師重視校本研究,鞭策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學校制定了“師生同題考試”制度,每學期都組織師生同題考試,相同的考場、相同的時間、相同的監考人員、相同的閱卷程式,將最後的成績作為考核教師業務水平的一個指標,並列入評模、晉職的參考條件。
學校不斷健全和完善了教科研製度,如《茌平實驗高中教學質量評估和獎勵制度》、《茌平實驗高中教學科研獎勵制度》等。學校現有中學高級教師1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市級優秀教師15人、教學能手8人,縣級教學能手35人,他們中的老教師寶刀不老,青年教師嶄露頭角。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湛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
由於教科研成果突出,學校不僅承擔了教育部重點課題“探究教學實踐與研究”的子課題——“探究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山東省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的研究任務,而且被教育部命名為“中國教育教學重點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重點實驗基地”、“中國創新教育雜誌社重點調研基地”、“聊城市教育科研示範學校”,原校長單海波同志被授予“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三)、以人為本,深化學校管理體制改革
學校成立了教職工代表大會,設立了校長信箱,形成了領導、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決策系統,校級、年級、班級和教研組多軌並存的教學管理系統、“大項招標承包、小項分散拾零”的後勤服務管理系統三大校內管理網路;學校最佳化爭機制,2006年至2008年將學校分為東、西教學區,平均分配教學資源,兩個教學區在管理上相對獨立,既密切合作,又開展競賽,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競爭意識。
人事制度上,推行了“全員聘用制”,完善了教師“凡進必考、凡進必訓”制度,健全了中層領導考核、監督等制度,建立了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用人機制。如今,教職工重實績、比貢獻已巍然成風。
(四)、精細管理,挖掘學生多種潛能
作為寄宿制高級中學,學校提出了“封閉式學校,開放型管理”的管理模式,把挖掘學生潛能做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著力體現對學生五種能力的培養,即辨別是非能力、掌握基礎知識能力、創新能力、心理適應能力和動手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終堅持“德育為首、五育並舉”的方針,利用A、B、C三級教育管理網路,廣泛細緻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2008年6月14日的《聊城日報·教育周刊》在頭版頭條位置專門報導該校學生管理的先進做法。學校每學期聘請法制副校長及心理健康專家舉行報告會,每學期組織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專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小組,設立了心理諮詢室,使學生法制觀念、紀律觀念得到加強,心理素質得到提高,學校還邀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徐本禹來校作報告,並與貴州本禹國小結成對子,以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
(五)、環境育人,積澱校園文化底蘊
環境教育也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學校在校園綠化、美化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校園環境的教育功能,賦予其文化內涵,用文化塑造人,用環境陶冶人。學校組建了“揚帆”文學社,創辦了實高校報、校刊《楊帆》,增強了學生的文學修養,許多學生在省、市各類作文大賽中屢屢獲獎:06年在山東省高級中學協會舉辦的“春天送你一首詩”詩歌大賽上,學校四名同學獲獎,張曙光獲一等獎;在07年“中學時代杯·我愛我家”山東省高中生作文大賽上,學校十一名同學獲獎,梅麗榮獲一等獎;在“山東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博覽會”上,學校又有十三名同學獲獎,張曙光、張聖青兩名同學獲一等獎……校園真正成為莘莘學子求知奮進的學園,健康成長的樂園。
管理出成效,科學促發展。八年來,學校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如《茌平實驗高中財務管理制度》、《茌平實驗高中安全保衛工作制度》等,並彙編成冊,教師與教學管理日益規範,校產與財產管理愈加嚴格,安全工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學校不僅取得了高考成績的大幅跨越,而且師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發展,沒有出現過任何一例惡性事故,校園氛圍積極向上、平安和諧。
在今後的工作中,學校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實施素質教育的總目標,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最佳化教育教學管理,以管理促質量,以質量圖發展,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科學管理,全面最佳化。第一,多方籌措資金,加強學校硬體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第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學習貫徹新課程標準,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競賽活動和學生評教師活動,深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努力構建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課堂教學基本結構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第三,加大幹部及教職工隊伍建設力度,抓師德、塑師表、鑄師魂,抓好青年教師的培訓,苦練教師教學基本功,實施名師工程,努力打造一支作風過硬、師德高尚、教藝精良的幹部及教職工隊伍。更加努力工作,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管理科學嚴謹,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備,校容校貌優美,教學質量優秀,辦學效益良好,在全市有重要影響,在全省有一定地位的優質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