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土城遺址

茌平土城遺址

茌平土城遺址位於茌平縣樂平鎮土城村內,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茌平土城遺址
  • 面積:約12000平方米 
  • 位於:茌平縣樂平鎮土城村內
  • 發現時間:1988年 
發現過程,傳說,

發現過程

茌平土城遺址1988年調查時被發現, 文化堆積不詳,採集陶器有鬲、罐、盆等,保存基本完整。土城遺址是茌平第二座縣城遺址。史書曾稱:土城即鼓城、布鼓城、陽城。縣城從東晉初年(318)到北齊(551)約二百多年歷史,現西北角城牆尚存。

傳說

土城,又名鼓城、陽城,古時候曾處在黃河北岸。直到今天,土城遺址還處處可見。關於土城城牆的興建,當地百姓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
據傳,當時的縣官要在土城村修建城牆,正逢春耕春播的季節,農時難違,勞力無法徵集,況且這又不是一個小工程,三朝兩夕就完的事,憑人力非需幾年的時間不可。可好這位縣官又非常勤政愛民,不忍心在大忙季節里過分擾民,所以天天為此事愁眉不展,寢食不安。
有一天夜裡,繁星綴天,月色微明,正在三更時分,人不叫狗不咬之時,城內有一村婦抱了孩子出門小解,無意間聽到四周有瑟瑟沙沙之聲,舉目一看,只見村子四周長起了一人多高的土圍子,在月色朦朧中晃動著許多人影,揮舞钁杴,人聲噪雜,土牆在慢慢地升高,像是神出鬼差一般,她吸了口冷氣,禁不住失聲“呀”了一聲,誰知那土牆聽到叫聲後就停住不再長了,人影也不見了。村婦悔恨自己不該出聲,驚動了神靈。
茌平土城遺址
第二天一大早,從睡夢中醒來的人們便紛紛來到大街上,看到一夜間村四周長起了土城牆,無不稱奇道怪。那位村婦也雜在人群中間加以講述渲染,人們更加驚奇不已,個個奔走相告,剎時間訊息傳遍了整個縣城。
縣官知道了這一訊息,也很詫異,又看到那兩丈多高,一丈多寬的土城牆,認為是上蒼睜眼,有意相助這一方百姓。為了表達對上蒼的虔誠,就在城東修建一寺,以謝蒼天之靈。日日、月月、年年以香火供奉,此寺取名叫“陽城寺”。
茌平土城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