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煒,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原籍棲霞縣。1975年發表詩,1980年發表小說。現任
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兼任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煙臺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煙臺師範學院等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教授、駐校作家和研究員。張煒在近三十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發表了一千餘萬字的作品,在海內外出版了幾百部單行本,獲獎五十餘次,作品被譯成英、德、日、法、韓等多種文字,成為新時期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實力派作家之一。
圖書目錄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卷二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卷三
綴章:寧府與曲府
編後記
內容簡介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頒獎詞:
《你在高原》是“長長的行走之書”,在廣袤大地上,在現實與歷史之間,誠摯凝視中國人的生活和命運,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張煒沉靜、堅韌的寫作,以巨大的規模和整體性視野展現人與世界的關係,在長達十部的篇幅中,他保持著飽滿的詩情和充沛的敘事力量,為理想主義者繪製了氣象萬千的精神圖譜。《你在高原》恢宏壯闊的浪漫品格,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和追問,有力地彰顯了文學戲灑對人生崇高境界的信念和嚮往。
後記
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的近三十年來,文學發生了巨大的龍臘主祝變化。而在這種變化中,又有多少作家能夠在創作上堅持自己的文學理想和品質,視文學為自己的筋脈血肉,甚至生命?難怪人們曾反覆呼喚偉大作品而不得,實在與我們的時代不相稱.
當開始面對張煒的這部大作時,我們欣喜地發現,這不正是人們孜孜以求的偉大作品嗎?
首先是作家的創作態度。為了寫作此書,張煒劃定了一個區域,幾乎走遍了那裡的山山水水。對那裡的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他熟悉的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當地人。他了解了城市和村鎮的總體狀況,目睹了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他還利用出國的機會,多次考察了美洲和歐洲的已開發國家,以及亞洲鄰國日本、韓國和港澳地區等,將當下中國置於整個世界的體系中研究、比較。在知識儲備方面,他自修了考古學、植物學、地質學等專業學科,密密麻麻地記下了數十本田野筆記,僅蒐集的民間資料就有幾大箱子。巴邀嬸他深知,要完成這樣一部巨著,沒有豐厚的知識並占有大量的資料是不可能的。他把自己封閉在深山的陋室中,不停地讀著寫著,以至於忘記吃飯、忘記睡覺……他甚至在遭遇車禍、術後疼痛難忍的情擔匙故況下,仍然堅持寫作……正是憑著這樣一種認真的態度,他才能耐得住寂寞,在漫長的二十多年中傾心打造這邗巨著。毫不誇張地說,《你在高原》是張煒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的心血之作。
其次是作家的創作才能。法國評論家安德烈·莫羅亞在評價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時說過這樣的話:“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樣,偉大的小說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都湧現在他的筆下。”這正是偉大小說家的才能之所在。張煒在這部巨著中充分顯現了這種才能。作品圍繞著主人公寧伽不斷地探究父輩以及自己家族的興衰、苦樂、得失和榮辱,在極為廣闊的背景上展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質。在張煒的筆下,不同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各色的企業家和藝術家,還有眾多的農民和打工者、流浪者,交匯成絢爛的人物畫廊。在藝術手法上,張煒不僅繼承了十九世紀托爾斯泰、雨果等文學大師的創作傳統,而且努力吸納了二十世紀普魯斯特、穆齊爾等現代主義巨匠的精髓,呈現出炫目的藝術魅力。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輕的張煒就以自己的小說享譽中國文壇。其後出版的長篇小說《古船》和《九月寓言》更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在以後的創作實踐中,他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創作數量和穩定的創作質量。這部巨著既是他在小說創作領域長期探索的結晶,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大貢獻。
由於這部作品規模龐大,是我們所知道的小說領域中字數最多篇幅最長的純文學作品(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等除外);又由於這部作品創作和修改的時間跨度長,作者不易在情節、語言等方面達成統一。這給我們的編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作者的多次溝通中,愉乃殃我們儘可能地達成一致的修改意見,規範了戒燥戰匪全書的格式,統一了全書的字詞。在處理一些方言土語和作者習慣使用的詞語時,除了那些語言工具書有規定用法或有明顯文法錯誤的,我們一般尊重作者,不再改動。
即便如此,我們仍懷著期待之心,盼望各路方家和廣大讀者對我們工作的疏漏之處提出批評。
序言
自序
自然,這是趨戲臭長長的行走之書。它計有十部,四百五十萬言。雖然每一部皆可獨立成書,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系列作品。在這些故事的軀體上,跳動著同一顆心臟,有著同一副神經網路和血脈循環系統。
在終於完成這場漫長的勞作之後,有一種穿越曠邈和遠征跋涉的感覺。回視這部記錄,心底每每滋生出這樣的慨嘆:這無一不是他們的親身所歷,又無一不是某種虛構。這是一部超長時空中的各色心史,跨越久遠又如此斑駁。但它的主要部分還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因為記錄者認為:這一代人經歷的是一段極為特殊的生命歷程。無論是這之前還是這之後,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這些人都將是具有非凡意義的樞紐式人物。不了解這批人,不深入研究他們身與心的生存,也就不會理解這個民族的現在與未來。這是命中注定的。這樣說可能並沒有誇張。
它源於我的摯友(寧伽)及其朋友的一個真實故事,受他們的感召,我在當年多少也成為這一故事的參與者。當我起意回敘這一切的時候,我想沿他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全部實勘一遍,並且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必要落實的、嚴密的計畫:抵達那個廣大區域內的每一個城鎮與村莊,要無一遺漏,並同時記下它們的自然與人文,包括民間傳說等等。當時的我正值盛年,並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個豪志,又將遭遇怎樣的艱難。後來果然因為一場難料的事故,我的這個實勘行走的計畫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然後不得不停下來。這是一個難以補償的大憾。
因為更真實的追求才要沉湎和虛構,因為編織一部心史才要走進一段歷史。
我起意的時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我動手寫下第一筆的時候是八十年代末。如果事先知道這條長路最終會怎樣崎嶇坎坷,我或許會畏懼止步。但我說過,那實在是盛年的舉意,用書中的一個人物的話說,即當時是——“茂長的思想,浩繁的記錄,生猛的身心”——這樣一種狀態下的產物。
萌生一個大念固然不易,可是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要為它花去整整二十年最好的光陰:撫摸與鐫刻的二十年,不捨晝夜的二十年……
我是一個五十年代生人,可對這一代,我仍然無法迴避痛苦的追究。這是怎樣的一代,你盡可以暢言,卻又一言難盡。仍然是書中的一個人物,他這樣談到自己這一代:
“……時過境遷,今天它已經沒有了,是的,顯而易見——我是指那種令人尊敬的瘋狂的情感。每到了這時候,我又不得不重撿一些讓人討厭的大詞了。因為離開它們我就無法表述,所以我請求朋友們能夠原諒……時代需要偉大的記憶!這裡我特別要提到五十年代出生的這一茬人,這可是了不起的、絕非可有可無的一代人啊……瞧瞧他們是怎樣的一群、做過了什麼!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理想和幻覺、自尊與自卑、表演的欲望和犧牲的勇氣、自私自利和獻身精神、精英主義和五分之一的無賴流氓氣、自省力和綜合力、文過飾非和突然的懊悔痛哭流涕、大言不慚和敢作敢為,甚至還要包括流動的血液、吃進的食物,統統都攪在了一塊兒,都成為偉大記憶的一部分……我們如今不需要美化他們一絲一毫,一點都不需要!因為他們已經走過來了,那些痕跡不可改變也不能消失……”
作為這些人中的一員,我更多的時候是將一切掩入內心。因為我知道:你盡可以暢言,卻又一言難盡。
最後想說的是,我源自童年的一個理想就是做一名地質工作者。究竟為什麼?我雖然沒有書中一個人物說得那么豪邁——“占領山河,何如推敲山河”——但也的確有過無數浪漫的想像。至今,我及我的朋友們,帳篷與其他地質行頭仍舊一應俱全。
我的少年時代,有許多時候是在地質隊員的帳篷中度過的。我忘不了那些故事和場景,每次回憶起來,都會沉浸在一些美好的時光中。
這十部書,嚴格來講,即是一位地質工作者的手記。
這是一個深入閱讀的時代嗎?當然不是。可是我要終止這二十年的工作嗎?當然不能。
可是如此的心靈記錄,竟然也需要追逐他人的興趣?連想一下都是褻瀆。
我耗去了二十年的時光,它當然自有緣故,也自有來處和去處。
作者於2009年12月16日
編後記
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的近三十年來,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這種變化中,又有多少作家能夠在創作上堅持自己的文學理想和品質,視文學為自己的筋脈血肉,甚至生命?難怪人們曾反覆呼喚偉大作品而不得,實在與我們的時代不相稱。
當開始面對張煒的這部大作時,我們欣喜地發現,這不正是人們孜孜以求的偉大作品嗎?
首先是作家的創作態度。為了寫作此書,張煒劃定了一個區域,幾乎走遍了那裡的山山水水。對那裡的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他熟悉的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當地人。他了解了城市和村鎮的總體狀況,目睹了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他還利用出國的機會,多次考察了美洲和歐洲的已開發國家,以及亞洲鄰國日本、韓國和港澳地區等,將當下中國置於整個世界的體系中研究、比較。在知識儲備方面,他自修了考古學、植物學、地質學等專業學科,密密麻麻地記下了數十本田野筆記,僅蒐集的民間資料就有幾大箱子。他深知,要完成這樣一部巨著,沒有豐厚的知識並占有大量的資料是不可能的。他把自己封閉在深山的陋室中,不停地讀著寫著,以至於忘記吃飯、忘記睡覺……他甚至在遭遇車禍、術後疼痛難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寫作……正是憑著這樣一種認真的態度,他才能耐得住寂寞,在漫長的二十多年中傾心打造這部巨著。毫不誇張地說,《你在高原》是張煒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的心血之作。
其次是作家的創作才能。法國評論家安德烈?莫羅亞在評價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時說過這樣的話:“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樣,偉大的小說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都湧現在他的筆下。”這正是偉大小說家的才能之所在。張煒在這部巨著中充分顯現了這種才能。作品圍繞著主人公寧伽不斷地探究父輩以及自己家族的興衰、苦樂、得失和榮辱,在極為廣闊的背景上展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質。在張煒的筆下,不同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各色的企業家和藝術家,還有眾多的農民和打工者、流浪者,交匯成絢爛的人物畫廊。在藝術手法上,張煒不僅繼承了十九世紀托爾斯泰、雨果等文學大師的創作傳統,而且努力吸納了二十世紀普魯斯特、穆齊爾等現代主義巨匠的精髓,呈現出炫目的藝術魅力。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輕的張煒就以自己的小說享譽中國文壇。其後出版的長篇小說《古船》和《九月寓言》更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在以後的創作實踐中,他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創作數量和穩定的創作質量。這部巨著既是他在小說創作領域長期探索的結晶,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大貢獻。
由於這部作品規模龐大,是我們所知道的小說領域中字數最多篇幅最長的純文學作品(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等除外);又由於這部作品創作和修改的時間跨度長,作者不易在情節、語言等方面達成統一。這給我們的編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作者的多次溝通中,我們儘可能地達成一致的修改意見,規範了全書的格式,統一了全書的字詞。在處理一些方言土語和作者習慣使用的詞語時,除了那些語言工具書有規定用法或有明顯文法錯誤的,我們一般尊重作者,不再改動。
即便如此,我們仍懷著期待之心,盼望各路方家和廣大讀者對我們工作的疏漏之處提出批評。
編者
2010年1月
其次是作家的創作才能。法國評論家安德烈·莫羅亞在評價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時說過這樣的話:“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樣,偉大的小說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都湧現在他的筆下。”這正是偉大小說家的才能之所在。張煒在這部巨著中充分顯現了這種才能。作品圍繞著主人公寧伽不斷地探究父輩以及自己家族的興衰、苦樂、得失和榮辱,在極為廣闊的背景上展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質。在張煒的筆下,不同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各色的企業家和藝術家,還有眾多的農民和打工者、流浪者,交匯成絢爛的人物畫廊。在藝術手法上,張煒不僅繼承了十九世紀托爾斯泰、雨果等文學大師的創作傳統,而且努力吸納了二十世紀普魯斯特、穆齊爾等現代主義巨匠的精髓,呈現出炫目的藝術魅力。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輕的張煒就以自己的小說享譽中國文壇。其後出版的長篇小說《古船》和《九月寓言》更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在以後的創作實踐中,他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創作數量和穩定的創作質量。這部巨著既是他在小說創作領域長期探索的結晶,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大貢獻。
由於這部作品規模龐大,是我們所知道的小說領域中字數最多篇幅最長的純文學作品(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等除外);又由於這部作品創作和修改的時間跨度長,作者不易在情節、語言等方面達成統一。這給我們的編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作者的多次溝通中,我們儘可能地達成一致的修改意見,規範了全書的格式,統一了全書的字詞。在處理一些方言土語和作者習慣使用的詞語時,除了那些語言工具書有規定用法或有明顯文法錯誤的,我們一般尊重作者,不再改動。
即便如此,我們仍懷著期待之心,盼望各路方家和廣大讀者對我們工作的疏漏之處提出批評。
序言
自序
自然,這是長長的行走之書。它計有十部,四百五十萬言。雖然每一部皆可獨立成書,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系列作品。在這些故事的軀體上,跳動著同一顆心臟,有著同一副神經網路和血脈循環系統。
在終於完成這場漫長的勞作之後,有一種穿越曠邈和遠征跋涉的感覺。回視這部記錄,心底每每滋生出這樣的慨嘆:這無一不是他們的親身所歷,又無一不是某種虛構。這是一部超長時空中的各色心史,跨越久遠又如此斑駁。但它的主要部分還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因為記錄者認為:這一代人經歷的是一段極為特殊的生命歷程。無論是這之前還是這之後,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這些人都將是具有非凡意義的樞紐式人物。不了解這批人,不深入研究他們身與心的生存,也就不會理解這個民族的現在與未來。這是命中注定的。這樣說可能並沒有誇張。
它源於我的摯友(寧伽)及其朋友的一個真實故事,受他們的感召,我在當年多少也成為這一故事的參與者。當我起意回敘這一切的時候,我想沿他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全部實勘一遍,並且給自己制訂了一個必要落實的、嚴密的計畫:抵達那個廣大區域內的每一個城鎮與村莊,要無一遺漏,並同時記下它們的自然與人文,包括民間傳說等等。當時的我正值盛年,並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個豪志,又將遭遇怎樣的艱難。後來果然因為一場難料的事故,我的這個實勘行走的計畫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然後不得不停下來。這是一個難以補償的大憾。
因為更真實的追求才要沉湎和虛構,因為編織一部心史才要走進一段歷史。
我起意的時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我動手寫下第一筆的時候是八十年代末。如果事先知道這條長路最終會怎樣崎嶇坎坷,我或許會畏懼止步。但我說過,那實在是盛年的舉意,用書中的一個人物的話說,即當時是——“茂長的思想,浩繁的記錄,生猛的身心”——這樣一種狀態下的產物。
萌生一個大念固然不易,可是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要為它花去整整二十年最好的光陰:撫摸與鐫刻的二十年,不捨晝夜的二十年……
我是一個五十年代生人,可對這一代,我仍然無法迴避痛苦的追究。這是怎樣的一代,你盡可以暢言,卻又一言難盡。仍然是書中的一個人物,他這樣談到自己這一代:
“……時過境遷,今天它已經沒有了,是的,顯而易見——我是指那種令人尊敬的瘋狂的情感。每到了這時候,我又不得不重撿一些讓人討厭的大詞了。因為離開它們我就無法表述,所以我請求朋友們能夠原諒……時代需要偉大的記憶!這裡我特別要提到五十年代出生的這一茬人,這可是了不起的、絕非可有可無的一代人啊……瞧瞧他們是怎樣的一群、做過了什麼!他們的個人英雄主義、理想和幻覺、自尊與自卑、表演的欲望和犧牲的勇氣、自私自利和獻身精神、精英主義和五分之一的無賴流氓氣、自省力和綜合力、文過飾非和突然的懊悔痛哭流涕、大言不慚和敢作敢為,甚至還要包括流動的血液、吃進的食物,統統都攪在了一塊兒,都成為偉大記憶的一部分……我們如今不需要美化他們一絲一毫,一點都不需要!因為他們已經走過來了,那些痕跡不可改變也不能消失……”
作為這些人中的一員,我更多的時候是將一切掩入內心。因為我知道:你盡可以暢言,卻又一言難盡。
最後想說的是,我源自童年的一個理想就是做一名地質工作者。究竟為什麼?我雖然沒有書中一個人物說得那么豪邁——“占領山河,何如推敲山河”——但也的確有過無數浪漫的想像。至今,我及我的朋友們,帳篷與其他地質行頭仍舊一應俱全。
我的少年時代,有許多時候是在地質隊員的帳篷中度過的。我忘不了那些故事和場景,每次回憶起來,都會沉浸在一些美好的時光中。
這十部書,嚴格來講,即是一位地質工作者的手記。
這是一個深入閱讀的時代嗎?當然不是。可是我要終止這二十年的工作嗎?當然不能。
可是如此的心靈記錄,竟然也需要追逐他人的興趣?連想一下都是褻瀆。
我耗去了二十年的時光,它當然自有緣故,也自有來處和去處。
作者於2009年12月16日
編後記
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的近三十年來,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這種變化中,又有多少作家能夠在創作上堅持自己的文學理想和品質,視文學為自己的筋脈血肉,甚至生命?難怪人們曾反覆呼喚偉大作品而不得,實在與我們的時代不相稱。
當開始面對張煒的這部大作時,我們欣喜地發現,這不正是人們孜孜以求的偉大作品嗎?
首先是作家的創作態度。為了寫作此書,張煒劃定了一個區域,幾乎走遍了那裡的山山水水。對那裡的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他熟悉的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當地人。他了解了城市和村鎮的總體狀況,目睹了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他還利用出國的機會,多次考察了美洲和歐洲的已開發國家,以及亞洲鄰國日本、韓國和港澳地區等,將當下中國置於整個世界的體系中研究、比較。在知識儲備方面,他自修了考古學、植物學、地質學等專業學科,密密麻麻地記下了數十本田野筆記,僅蒐集的民間資料就有幾大箱子。他深知,要完成這樣一部巨著,沒有豐厚的知識並占有大量的資料是不可能的。他把自己封閉在深山的陋室中,不停地讀著寫著,以至於忘記吃飯、忘記睡覺……他甚至在遭遇車禍、術後疼痛難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寫作……正是憑著這樣一種認真的態度,他才能耐得住寂寞,在漫長的二十多年中傾心打造這部巨著。毫不誇張地說,《你在高原》是張煒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的心血之作。
其次是作家的創作才能。法國評論家安德烈?莫羅亞在評價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時說過這樣的話:“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樣,偉大的小說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都湧現在他的筆下。”這正是偉大小說家的才能之所在。張煒在這部巨著中充分顯現了這種才能。作品圍繞著主人公寧伽不斷地探究父輩以及自己家族的興衰、苦樂、得失和榮辱,在極為廣闊的背景上展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質。在張煒的筆下,不同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各色的企業家和藝術家,還有眾多的農民和打工者、流浪者,交匯成絢爛的人物畫廊。在藝術手法上,張煒不僅繼承了十九世紀托爾斯泰、雨果等文學大師的創作傳統,而且努力吸納了二十世紀普魯斯特、穆齊爾等現代主義巨匠的精髓,呈現出炫目的藝術魅力。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輕的張煒就以自己的小說享譽中國文壇。其後出版的長篇小說《古船》和《九月寓言》更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在以後的創作實踐中,他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創作數量和穩定的創作質量。這部巨著既是他在小說創作領域長期探索的結晶,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大貢獻。
由於這部作品規模龐大,是我們所知道的小說領域中字數最多篇幅最長的純文學作品(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等除外);又由於這部作品創作和修改的時間跨度長,作者不易在情節、語言等方面達成統一。這給我們的編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作者的多次溝通中,我們儘可能地達成一致的修改意見,規範了全書的格式,統一了全書的字詞。在處理一些方言土語和作者習慣使用的詞語時,除了那些語言工具書有規定用法或有明顯文法錯誤的,我們一般尊重作者,不再改動。
即便如此,我們仍懷著期待之心,盼望各路方家和廣大讀者對我們工作的疏漏之處提出批評。
編者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