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栗仁,中藥名。為葫殼斗科植物茅栗Castanea seguinii Dode的種仁。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台灣等地。具有安神之功效。用於失眠。
基本介紹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種仁。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心經。
功效
安神。
主治
用於失眠。
相關配伍
治失眠:(茅栗)種仁30g,蓮子(去心)30g,紅棗5-7個,白糖60-120g,燉服。忌食酸辣、芹菜、蘿蔔菜。(《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燉服,15-30g。
採集加工
秋季,總苞由青轉黃,微裂時採收,剝出種子,曬乾。
形態特性
茅栗又名:栵、栭、栭栗、栵栗、金栗、野茅栗、毛栗。小喬木或灌木狀,通常高5-2米,稀達12米,冬芽長2-3毫米,小枝暗褐色,托葉細長,長7-15毫米,開花仍未脫落。葉倒卵狀橢圓形或兼有長圓形的葉,長6-14厘米,寬4-5厘米,頂部漸尖,基部楔尖(嫩葉)至圓或耳垂狀(成長葉),基部對稱至一側偏斜,葉背有黃或灰白色鱗腺,幼嫩時沿葉背脈兩側有疏單毛;葉柄長5-15毫米。雄花序長5-12厘米,雄花簇有花3-5朵;雌花單生或生於混合花序的花序軸下部,每殼斗有雌花3-5朵,通常1-3朵發育結實,花柱9或6枚,無毛;殼斗外壁密生銳刺,成熟殼斗連刺徑3-5厘米,寬略過於高,刺長6-10毫米;堅果長15-20毫米,寬20-25毫米,無毛或頂部有疏伏毛。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喜光,耐乾旱瘠薄,均系野生,常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向陽灌叢中。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台灣等地。
藥材性狀
種仁扁球形,直徑0.8-1.3cm,黃白色,粉質。氣微,味微甜。
相關論述
江西《草藥手冊》:“治惡刺,鐵片入肉。茅栗生果食打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