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范里鎮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
盧氏縣東部,鎮政府駐地後峪村,距縣城17.5公里。鎮北接官道鎮,東與洛寧、欒川兩縣相毗連,西南鄰文峪鄉,西同東明鎮相連,東西寬22公里,南北長24公里,總面積338.5平方公里。
轄46個行政村,365個居民組,456個自然村,1個自然鎮,共9108戶,3.5萬人,1.8萬個勞動力,有5個民族,以漢族為主,鎮為
盧氏縣第一大鎮。
歷史由來
據清乾隆.光緒版<<重修盧氏縣誌>>記載;戰國時越大夫范蠡輔越滅吳,功成後隱退,泛舟遊歷名山大川時,曾在此居住,尚有范蠡湖遺址,因名“范蠡”,建國後人們為了簡便,漸寫成“范里”。2000年3月撒鄉建鎮,便成此時范里鎮。
地理環境
范里鎮氣溫較縣城低,氣溫變化幅度不大,年平均氣溫12.3℃,無霜期為175天左右,降水量為532.6mm,年多發展自然災害,以旱災、暴雨、冰雹為主。
發展
范里鎮農業結構調整明顯加快,在農業內部結構上大作文章,在五千百八畝耕地上抓落實,形成了“擴藥、興蠶、保煙、穩糧”的發展農業格局。
建成了以大原為主的中藥材基地,以苗村、留村為主的桑園基地;以里舖、大峪為主的菸葉基地;以南莊三門為主的糧食基地,大大增加了農業收入,去年人均純收入達1614元,范里紅薯粉條和核桃暢銷中原。
工業及非公有制經濟異軍突起。興辦了范里鐵廠、蘇村紅薯加工廠,樓房銅礦廠等, 活了范里選廠、星火冶煉廠。
壯大了南蘇村磚廠、澗底磚廠,全年總產值達2000餘萬元,非公有制經濟入庫兩便現金達38萬元。范里礦產資源豐富,以金、銀、鉛、銅、鋅、鐵礦、玉石等為主,三門大洞溝金礦很有名氣。
交通運輸業進步加快。范里鎮加大公路建設步伐,形成了三橫三縱的交通網。三橫有石范公路,范白公路及范澗公路,縱有大峪至東寨、里舖至新莊,柏坡至澗底的公路。
目前有兩條道路直通縣城,每天有80餘輛班車往來於縣鄉公路上,客流量達2500餘人次。
旅遊業剛剛在范里興起,山河口大橋,洛神導洛處,三河口峽谷,土地嶺廟會等風景區,年吸引8萬餘名異地遊客來此處參觀遊覽。
2000年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范里鄉撤鄉設鎮。范里鎮轄范里、新莊、澗底、留村、骨垛溝、骨垛、楊家岔、苗村、車寨、南蘇、澗東、大原、廟子、前窯、大峪、陽平、南溝、柳泉、三門、乾溝窯、王窯、秋樹嶺、三門嶺、白王溝、碾子溝、馬跑泉、小嶺壕、何窯、後嶺、陽坡根、東道溝、劉家嶺、王灣、里舖、馮家嶺、南莊、廟坪、西莊、樓房、孟窯、清澗、柏坡、察家骨、東嶺、窯上、關道46個村民委員會,367個村民小組,行政區域與設鎮前的鄉相同,未調整變更。
范里教育
范里重視教育,在轄區內有30所國小(范里中心國小,東嶺國小、窯上國小、後峪國小、澗底國小、留村國小、骨垛國小、苗村國小、東寨國小、大原國小、廟坪國小、里埔國小、馮家嶺國小、菜家國小、柏坡國小、王灣國小、陽坡根國小、廟子國小、劉家嶺國小、大峪國小、陽坪國小、柳泉國小、西莊國小、乾溝國小、王窯國小、碾子溝國小、馬跑泉國小、小嶺壕國小、孟窯國小、楊家岔國小)和2所初級中學(范里第一初級中學、范里第二初級中學 )
文化范里
過范里
一
功成即退陶朱公,歸隱改名又乘風,
二
洛河一路隨山行,溪曲綿綿盡向東。
孤葉漂流為范蠡,看山聽水霧難窮。
三
翠崖嵐氣峽深幽,滿澗碧泉醉眼眸。
連野山花林鳥起,登高細聽曲溪流。
四
青峰層疊望不盡,飄忽浮雲朵朵旋,
磴引徘徊沾衣濕,冷風勁吹過山巔。
相關注釋
註:1、范里,盧氏縣范里鎮,據《盧氏縣誌》記載:春秋戰國時,越大夫范蠡輔越滅吳,功成後隱退,泛舟遊歷,曾居住在此,尚有范蠡湖遺址,因名“范蠡”,人們為了簡便,寫成“范里”。
2、范蠡,春秋末期楚國南陽人,進能助人興國,退能發家致富,今古罕見。
3、陶朱公,傳說為范蠡隱退後的化名。
地圖信息
地址:三門峽市盧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