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收彬州

《范文正公收彬州》是宋代時期的一首記敘文,作者是范仲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范文正公收彬州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記敘文
  • 作者:范仲淹
原文,譯文,作者簡介,成就及榮譽,

原文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屬(下屬的官吏)登樓置酒,未舉觴,見縗絰(cuī dié 喪服)數人營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讀書人)卒於邠,將出殯近郊,賵(fènɡ)斂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憮然(失意的樣子),即徹(通撤”)宴席,厚賙(zhōu救濟)給之,使畢其事。坐客感嘆有泣下者。
范文正公收彬州

譯文

范仲淹鎮守邠州時,閒暇時帶領下屬登上酒樓準備酒宴,還沒有開始舉杯飲時,看見幾個披麻帶孝的人正在準備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他們,原來是客居此處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準備出殯葬在近郊,可是棺槨等物都還未齊備。范仲淹很傷感,立即撤掉了酒席,厚厚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嘆甚至有感動的流下眼淚的。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死後諡號:文正。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幼年喪父,對下層任命的痛苦感受較深。 104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諡文正。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表達他一腔愛國情懷。
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統帥,也是—位卓越的文學家和教育家。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成為後來王安石“熙寧變法”(即王安石變法)的前奏;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千載迄今,各地有關范仲淹的遺蹟始終受到人們的保護和紀念。
范仲淹一生的論著很多,詩,詞,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愛國憂民,反映社會現實的好作品。名篇有散文岳陽樓記》,詞《漁家傲》,詩《江上漁者》等。

成就及榮譽

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現編入國中魯教版及人教版語文八上教材),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歐陽修曾稱<漁家傲>為“窮塞主詞”。著作為《范文正公集》。范純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當過宰相。范仲淹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
“彼希聲之鳳皇,亦見譏於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於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答友人梅堯臣的《靈烏賦》(大概是在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他同歐陽修、余靖尹洙諸人因言事被貶謫的時期所作。因范仲淹多次因諫被貶謫,當時梅堯臣作文《靈烏賦》力勸范仲淹要少說話,少管閒事,自己逍遙就行。《靈烏賦》為范所作的同名 答文)中強調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更是彰顯了古代士大夫為民請命的凜然大節。
范仲淹此言頗類似於美國開國前期爭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原文是 Patrick Henry 在公元1775年的“給我自由,否則給我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但比他晚講了七百四十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