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華雕塑》是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基本介紹
- 書名:范振華雕塑
- 作者:孫法硯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內容:鮮為人知的民問木雕藝術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其人其事,
作者簡介
孫法硯,字曉晨。1986年8月出生於江西省。“法硯”為祖父孫自誠先生按派號所取,寓“遵循法則,效仿先賢,宏揚藝術”意;“曉晨”為宋史研究大師朱瑞熙教授所取,寓“一日之晨,最好光陰,惜時如金”意。2004年9月考入北京服裝學院,就讀於裝飾雕塑專業。
內容簡介
《范振華雕塑》內容主要包括:鮮為人知的民問木雕藝術、
“范振華”:一個歷經百年的民問雕塑世家、
圖錄、附錄、范振華先生紀念碑文、
淺談生態雕塑(第十二屆中國雕塑論壇“雕塑與生態”徵文稿)。
其人其事
地方縣誌記載
范氏兄弟是民間藝術雕塑家,他們是范紫雲(1870.12-1920.7),范景雲(1875.10-1915.10),范慶雲(1811.11-1963),范彩雲(1888.11-1973,范伍雲(1891.9-1962),除老二景雲未學藝外,四兄弟中尤以老三慶雲成就和影響大。
范氏祖籍豐城縣尚莊鄉,於1875年遷居本縣松湖街,紫雲在漆匠舅父的幫助下,學做油漆和煙盒手藝,以薄薪貼補家庭開支,他天資聰慧,從小喜歡雕刻繪畫。七,八歲時便可用紅薯雕刻戲劇人物,日夜琢磨,著迷時,人呼不應,呆若木人。成人後,興趣更濃,日以繼夜,操研不止。
范家隔壁有一紙紮店,經營祭品靈屋,紫雲常去觀看。店主見其專心,隨時給他指點,他很快掌握要領,店主便要他幫忙捏著制靈屋裡的泥人頭,漸漸比店主做作更精細。
當時松湖街有位姓夏的明間藝人,從事神船雕刻,紫雲也常去他家學習,並默默記下他使用的工具款式,再請鐵匠依樣打制。然後他找些木板,獨自刻苦雕刻,並由平刻轉為鏤雕,再由鏤雕轉為立體雕塑。這樣日復一日,功夫也在他手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加上從舅父那裡學來的一套油漆技術,他便把多種技術熔為一爐,創作了黃堂宮的玄武祖師。接著,又創作了大量的神像和雕刻工藝品。
紫雲掌握熟練技藝後,便傳教老三老四和老五三個弟弟,他安排他們白天學習雕刻,晚上鑽研繪畫,要求十分嚴整。可是紫雲生性怪癖,後又染上抽鴉片煙的惡習,父母死後,便與三個弟弟分家,自己單獨過日子。這樣家庭重擔就自然落在年僅十八歲得慶雲肩上,為了帶好二位弟弟,慶雲更加奮發學習,刻苦鑽研。
一次,老大在樟樹鎮承接了一件雕刻活,自己忙不過來,就叫慶雲去做。開始,紫雲擔心三弟做不好,不料慶雲不僅按時完成了任務,而且雕刻的十分出色,並榮獲貨主一面繡有“冰雪聰明”的特製錦旗。這是廣東南雄又派人專程來請,慶雲尚留樟樹鎮,只有彩雲和伍雲出馬,結果也出人意料地圓滿完成了任務。從此,范氏兄弟聲譽與日俱增。
不久,范氏三兄弟來到南昌城,以藥業會館為立腳之地,廣攬業務。他們先後承接了青雲譜,呂祖祠,三皇宮的雕塑和萬壽宮,水觀音亭,南海行宮,普賢寺的裝修等業務。在南昌城打開局面後,緊接著又把業務擴展到吉安,宜春,九江,鄱陽,景德鎮等地。江西境內大多數庵堂寺觀的建築都凝結著范氏兄弟的智慧和汗水。
范氏兄弟由雕刻神像逐漸發展到雕刻人像。江西督軍李烈鈞請范慶雲為其老母雕刻一尊半身肖像。其母年邁,難以久坐,慶雲只要求他每天清早稍坐即可。結果僅用了三個早晨便完成了任務,人像逼真,神型兼備。其弟范伍雲也為方秉林製作了一尊彩雕,尺寸大小同其真人,全身關節活動自如,可坐可立,穿戴本人衣帽,酷似孿生兄弟。當時,南昌城內的李祥泰,黃慶仁棧等店鋪都請他們去雕過人像,並引以為榮。
范氏兄弟也擅長繪畫,其作品多饋贈友朋,不計報酬。兄弟中慶雲的雕塑和繪畫技藝更高一籌,在社會上很有影響,傅抱石來南昌時,曾三次登門求教。徐悲鴻在南昌青雲譜看范慶雲的作品後,讚嘆不已,親自登門拜訪,要求與他合作一幅國畫,被范婉言謝絕。徐又要求為他雕一瘦牛,范欣然同意,特地到松湖農村覓得一頭瘦牛進行寫生。通過精雕細刻,該木雕小牛栩栩如生,徐悲鴻撰文介紹說:“以技術論,於十七世紀西班牙雕刻師無多讓矣!”
1953年,范慶雲出席了在武漢召開的中南區文學藝術聯合會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後任江西省文聯副主席,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並歷任省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載於《江西省 新建縣誌》謝日新主編
范家世業雕,贛大廟偶像,皆其家產造。及振華,猶有獨到,能以木刻人像,狀貌畢肖雲,與泥人張作,俱能簡約,不事瑣屑,且於比例精審,無大頭矮足積習。脫去向來喃喃派之平板格調,會心於造化之微。以技術論,方之十七世紀西班牙雕刻師,無多讓矣!——徐悲鴻
談起民間絕藝中的天津“泥人張”,天南地北的人大多知曉。並且,“泥人張”被收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諸多好訊息,也總能頻頻見諸媒體。但是,在江西,一個和“泥人張”一道被寫進中國雕塑史的贛人品牌——“范振華”,卻已漸漸淡出今人的藝術視野。2006年底,北京服裝學院裝飾雕塑專業04級學生孫曉晨寫出了一本《范振華雕塑》(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後,人們開始以驚訝的目光,追問江西的民間藝術史——誰是“范振華”?
輝煌
“范振華”不是一個人名,“范振華”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民間藝術品牌。其最近的代表人物是范慶雲(1880-1963)。我國美術界的權威人物徐悲鴻上世紀30年代在南昌青雲譜見到范慶雲的作品時非常驚訝,對其精湛技藝倍加讚賞,並給予了三點高度評價:范慶雲的水平與十七世紀西班牙雕刻家相比也屬一流;即使在整個歐洲也屬“二等名家之列”;在當時的國內,沒有發現超過范的。並且徐悲鴻還進行了細緻的評說:“(范慶雲的作品)與泥人張作,俱能簡約,不事瑣屑,且於比例精審,無大頭矮足積習。脫去向來喃喃派之平板格調,會心於造化之微。”
“范振華”還載入了中國雕塑史。《中國雕塑·中國現代雕塑》一書這樣寫道:近代各類民間雕塑藝術相當繁榮,出現一些傑出的民間藝術家。比較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天津泥人張、江西南昌范振華的木雕人像、廣東石灣劉傳的人物陶塑、福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頭像以及北京湯子博的麵塑等。由此看來,“范振華”當時是一個毫不遜色於“泥人張”的民間藝術品牌!
遺憾
然而,在江西,目前能道出“范振華”來龍去脈的人恐怕已是寥寥無幾了。
2007年4月10日,《范振華雕塑》作者孫曉晨這樣給筆者描述當初發現“范振華”的震撼:一年級下學期在看雕塑史的書時發現,“范振華”雕塑竟然來自南昌。當時覺得老鄉的東西寫進了歷史,“特別自豪”。後來,再看到徐悲鴻大師的評價時,更是“對‘范振華’肅然起敬”。遺憾的是,一查資料,“范振華”連像樣的作品圖片資料都找不到……“如果再不進行一些補救措施,那么10年之後,雕塑大師連名字都會無人知道了。”於是,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查考。雖然沒有尋訪到多少“范振華”的原作,但是在省檔案館裡找到了“范振華”的代表人物范慶雲及其作品的照相底片。這些底片洗出來發現,照片中大多數作品是當年南昌萬壽宮裡的木雕神像。孫曉晨說,這是范慶雲成熟時期的作品,是大師實力的見證。他認為,范慶雲精通很多種雕塑技法,熟悉許多材料(泥塑、木雕等),尤其是木雕,范很善於把雕塑與繪畫圖案融會,並創造出獨特的風格。
考證
經過孫曉晨的考證,“范振華”這個民間雕塑世家推出的品牌,大約於清同治晚年或清光緒初年的幾年中出現在江西南昌。范家第一代雕塑家為范緒藩(1815-1869)(范家輩份順序:洪都建紹緒流芳),其子范流鏞為第二代。范流鏞於1872年從祖籍地江西省豐城市尚莊鎮范家村來到松湖鎮(現為新建縣管轄)開設“范振華”號雕塑各類藝術產品。范流鏞五子中四子都繼承了父親的手藝,而其中三子范芳潤,尤為傑出。范芳潤字德春,號慶雲。他以“范慶雲”之號行世,將“范振華”作坊之名推向了全國。值得一提的是,“范振華”誕生於鴉片戰爭之後,這個作坊的名號本身就體現了范氏家族愛我中華的赤誠之心。當時,贛地的大型道觀廟宇里神佛雕像,多數由“范振華”號出品。
作為范家第三代雕塑家代表人物的范慶雲,新中國成立以後擔任過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分會第一副主席。受到黨和政府重視的范慶雲,從此猶如枯木逢春,創作了大量新時代的作品,如木雕《斗霸圖》、浮雕《醒獅圖》以及木浮雕毛澤東、朱德等偉人像。可惜的是,經多方尋訪了解,范慶雲的作品目前存世很少,不少作品在十年動亂中有的被毀,有的已不知去向。目前,范氏手藝傳承情況如何呢?據孫曉晨介紹,和“泥人張”傳承有序不一樣,范的家人沒有再從事雕塑的,而是回家鄉務農了。1960年,省文化局主要領導曾專門指定一人以師承制的傳統辦法向范慶雲學藝,力圖使范氏雕塑藝術後繼有人,遺憾的是也沒有實現當初的構想。“祖傳的活兒看來是失傳了!”孫曉晨嘆息道。
期待
記得前幾年,省城重建萬壽宮的討論聲鼎沸之時,一位老輩人對筆者談及當年南昌萬壽宮裡木雕神像之精美、而今卻蕩然無存時,發出了一聲長長的嘆息,至今聲猶在耳。如今,當一幅幅歷經歷史煙雲的黑白照片呈現在眼前,當一尊尊令人激動的精彩雕像撲面而來,怎不叫人對這一幾近湮滅的民間藝術品牌扼腕嘆息?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常務副主任呂品昌指出:曾經輝煌的范氏木雕技藝被人遺忘近半個世紀的例子可以提醒今人,“優秀的民間雕刻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實在應該為之做一些搶救、挖掘和研究工作。”再讀“范振華”,其意義顯然將遠不止於一聲嘆息!
孫曉晨認為,隨著藝術、媒體等有關部門的重視,一些可能散落在民間的“范振華”作品還是有可能浮出水面的。大家一起努力,“能留住多少算多少,因為,‘范振華’是江西的也是中國的文化遺產!”
後記
筆者為范振華同村,小時見鄰居家神龕有二尊“太公”“太婆”(曾祖父母)雕像,據說是請“范振華”之范慶雲所作:人物高約30CM,清代人裝扮:長衣,帶帽。二人端坐一太師椅上,表情自然,衣服的褶皺,帽子邊沿的自然蜷曲,五官,甚至眼神,都非常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了,尤其是人物手指關節處的皺紋和長衣的扣子針孔等細微部位,都一絲不苟的雕刻處理過。只可惜到了90年代,這兩尊雕像被人盜走。不過,村里仍有人保存有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