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艾倫輻射帶
- 外文名: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 發現者:詹姆斯·范艾倫
- 發現年代:1958年
- 學科:物理
- 領域:天文
范愛倫輻射帶一般指本詞條
范·艾倫帶最早是由范·艾倫及其合作者在探險工作中發現的,它主要由地磁場中捕獲的高達幾兆電子伏的電子以及高達幾百兆電子伏的質子組成,其中只有很少百分比像O+這樣的重粒子。1958年,美國“探險者1號”,首先觀測到地球內輻射帶,由范艾倫發現它。內輻射帶又稱為“范艾倫帶”。發現歷史 在近層宇宙空間中,高...
一般說來,在內輻射帶里容易測得高能質子,在外輻射帶里容易測得高能電子。地球輻射帶是空間探測時代的第一項重大天文發現。1992年2月初,美國和俄羅斯的空間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地球的第三條輻射帶。新輻射帶位於內外范艾倫帶當中的位置,是由所謂的反常宇宙線——大部分是丟失一個電子的氧離子構成的。分類 輻...
范艾倫輻射帶 范艾倫輻射帶,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層宇宙空間中包圍著地球的高能輻射層,由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范·艾倫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范艾倫輻射帶分為內外兩層,內外層之間存在范艾倫帶縫,縫中輻射很少。范艾倫輻射帶將地球包圍在中間。成就和影響 他的發現 1958年1月31日,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升空...
探險者1號的主要成果是首次發現地球輻射帶,後來被人們稱為范愛倫輻射帶。這個輻射帶內的高能帶電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和衛星材料、儀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探險者號衛星系列多數為小型衛星,重量在100千克以下,但種類卻有17種之多,衛星外形結構尺寸差別甚大。探險者9號的重量不到8千克,膨脹後卻成為直徑3.7米的...
其相對密度較大的聚集區域稱為地球輻射帶,又稱范愛倫輻射帶。地球輻射帶分為內輻射帶和外輻射帶,內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到幾十兆電子伏的高能質子組成,外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十到幾百千電子伏的高能電子組成。輻射帶高能粒子的通量較大,是引起太空飛行器的一些材料、器件和人體輻射損傷的主要原因。
磁層中還存在著高能帶電粒子,其相對密度較大的聚集區域稱為地球輻射帶,又稱范愛倫輻射帶。地球輻射帶分為內輻射帶和外輻射帶,內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到幾10兆電子伏的高能質子組成,外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10到幾百千電子伏的高能電子組成。輻射帶高能粒子的通量較大,是引起太空飛行器的一些材料、器件和人體輻射...
1958年范愛倫設計了地球“探險者”1號,並在1959年通過這個衛星的測量發現了范愛倫輻射帶,對這一問題的繼續研究又揭示了地球周圍存在著一個複雜的巨大磁層,這是空間探索在行星科學方面的首次重大進展。接著開始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一系列探測,在這一階段得到很多有意義的資料,動搖了地面天文研究的許多結論。在圓規...
核爆炸監視衛星 核爆炸監視衛星,用於監視和探測在大氣層內和外層空間核爆炸的衛星。這類衛星的軌道很高,選在范愛倫輻射帶以外,高達10萬多千米。通過探測伴隨核爆炸產生的x射線、γ射線、中子數量、電磁脈衝和核爆炸火球來探測核爆炸。典型代表有美國的“維拉”衛星。
在層內因太陽普拉斯馬(solar plasma)與地球磁場之相互作用,而產生磁穴cavity及范愛倫磁力輻射帶(Van Alien magnetic radiation belt) 。氣溫 外氣層的氣溫極高,氣溫由低到高呈垂直分布,隨著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外氣層的高溫在原理上與熱層相同,大氣分子是因為吸收了來自太陽的短波輻射而被加熱的。但由於外氣層...
探險者1號衛星運行的軌道參數是近地點360千米 ,遠地點2531千米,傾角33.34°,周期114.8分鐘。1958年5月23日衛星停止工作 。探險者1號的主要成果是首次發現地球輻射帶,後來被人們稱為范愛倫輻射帶。這個輻射帶內的高能帶電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和衛星材料、儀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探險者號衛星系列多 數為小型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