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堤遺址

范公堤遺址

江蘇風景名勝著名文化古蹟,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范仲淹監西溪(今屬東台)鹽倉時,為阻擋海潮,發運通、 泰、楚、海4萬多民工興修海堤,並於天聖六年(1028)築成。堤長181里,腳寬3丈,面闊1丈,高1丈5尺。南宋時,築通、泰、楚三州捍衛堰;元代續築,起自通州呂四港,迄於廟灣場,長700餘里,阜寧境內近40里。後人因感激范仲淹,稱其為“范公堤”。遺址處現存有紀念范仲淹的寺廟和石像等,是江蘇著名文化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公堤遺址
  • 所屬地區:江蘇省鹽城
  • 又稱:范公堤
  • 時代唐代
歷史沿革,遺址考究,現存狀況,

歷史沿革

唐代,古鎮廟灣“飄浮海上”,是射陽湖的出海口;雄關北沙是淮河的出海口。其時,沿海地區屢受大海肆虐,洶湧澎湃的海潮沖沒田地和房屋,毀壞亭灶,淹沒人畜。舊縣誌崔桐有詩云:
今歲東隅厄,傷心北海翻。
萬民葬魚腹,百里化龍門。
海潮給沿海居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唐大曆年間,淮南黜陟使李承率眾筑北自楚州鹽城,南至海陵泰州的捍海堰,全長250公里。從此,沿海地區稼禾收成成10倍增長,居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可是,斗轉星移,年深日久,捍海堰逐漸殘破湮沒,失去了捍海的功能。到了宋代, 已“頹廢不存”,海潮又恢復了它昔日的狂暴,肆虐民田亭灶,沿海居民再次陷入災難之中。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范仲淹監西溪(今屬東台)鹽倉。這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文學家,目睹沿海居民的深重災難,主動向他的上司江淮制置發運副使張綸建議“移埝稍近西溪,以避海潮衝激,仍疊石以固其外,延袤迤邐,各坡形不與水爭,再修捍海堤。”張綸同情並支持范仲淹的主張,上書宋仁宗,以仲淹任興化令,主持修築海堤。范仲淹歷經艱辛,終於發運通、泰、楚、海4萬多民工興修海堤,並於天聖六年(1028)築成。堤長181里,腳寬3丈,面闊1丈,高1丈5尺。南宋時,築通、泰、楚三州捍衛堰;元代續築,起自通州呂四港,迄於廟灣場,長700餘里,阜寧境內近40里。後人因感激范仲淹,稱其為“范公堤”。范公堤象一條巨龍橫臥在大海之濱,雄偉壯觀。它拒萬頃洶濤於大堤之外,護千頃良田於大堤之內。堤上廣植柳樹,不幾年便成氣候。每逢春日,萬株新柳,軟碧嫣青,依依可愛,與串場河粼粼清波交相輝映,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歷代文人墨客慕名來此遊覽,感嘆讚美之餘,還留下了不少優美的詩篇。明代鹽城知縣楊瑞雲曾賦《范公堤》曰:
吳陵持節日,滄海設重關。
寒日低淮浦,高祠遍楚山。
草深沙脊在,魚鱷徙市廛。
我欲窮遺蹟,徘徊煙樹間。
到了明正德年間,黃河又決口,奪淮河水道。淮河因“淤沙匯注”,支渠湮沒,海濱日淺,海灘漸漲,於是海岸線不斷東移。
到了清代,海岸線已東去120華里,范公堤也便失去了它的功能。如今范公堤已蕩然無存,堤址早就成了通榆公路的路基。但值得慶幸的是,范公堤的“頭”還在,這就是縣境三灶鄉的豐賜墩。今此墩尚存,惜年久日深。
范公堤遺址范公堤遺址

遺址考究

阜寧新志》認為:范公堤“址起縣治射陽河南岸中渡口”。光緒本《阜寧縣誌》也認為范公堤在場境者,南至新興場界,北至射湖之濱。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而乾隆本縣誌之范公堤“南接泰州、海門,北至阜寧城北門外”一說則是合情合理的。乾隆本比民國本早186年。編纂《阜寧縣新志》時,范公堤已經無實跡可看了。而乾隆時期“霪潦之年,西水下注,堤外一片汪洋,難民多徙集堤上”。
由此可見,此時堤址尚可辨認,乾隆本的記載毫無疑義。再說范公堤是個巨大的水利工程。宋時淮南路“發九郡人夫”興建,因此大堤不可能只建到射陽河南岸,留下廟灣至淮河這么一截,成為“半拉子”工程。還有,縣境岡脈由北沙起,向南有於岡、吉家岡、潘家岡、蔣墩、綠楊岡,一直延伸至豐墩,連綿起伏,沙磧隆起,和范公堤之高不相上下。也就是說,豐墩至淮河岸這段無須再築海堤了。
范公堤對蘇中沿海地區人民作出過巨大的歷史性貢獻。千年以來,人民感激該堤的主建人,各地皆立三賢祠紀念。三賢者,范仲淹、張綸胡令儀之合稱也。廟灣場“三賢祠”在縣城南門外,清康熙20年除夕毀於火災。是時,阜城還有三賢巷。可見古來自有公道在。為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作出過貢獻的人,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
海灘撒糠確定新堤址 據《鹽城市志》記載:“漢時,鹽城境內的海岸線位於今通榆公路一線,線外遼闊的沙洲與浩瀚大海相連,線內以射陽湖為中心形成窪地。每當沿海強颱風過境,狂瀾掀起,席捲西侵,淹沒鹽灶、農田,漂泊人畜、廬舍,給沿海人民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後來“范公堤築成,東御潮鹵,西蓄淡水,沿海多年未出現潮災的記載”。
鹽城歷史上從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到了宋代,中國鹽業的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范仲淹在修建范公堤的過程中特別注意保護鹽業發展。他在修建海堤時刻意留下一些涵洞,海水可以通過涵洞流到范公堤的西側,這樣,鹽民們煮鹽就有了豐富的海水資源。
另外,范仲淹在修復“常豐堰”的過程中,便已有“植樹造綠”的前衛意識。在河流穿堤入海處,范仲淹命人用磚石加以圍襯,並且在堤內種植草皮和插栽柳樹,不僅鞏固了大堤,另一方面還使荒涼灘涂得以美化。堤的兩旁栽滿了柳樹,而堤的東側臨近大海,所以每當遇到下雨時,就形成了“范堤煙雨”的美景。明代詩人就曾以“參差萬柳障遙天,翠拂芳堤捍海邊”的詩句加以讚頌。
范仲淹帶領泰、海、楚、通四州的民工4萬多人開始了修復常豐堰,在鹽民中留下了很多關於范仲淹修堰的傳說。據說,范仲淹為了新堤址的選擇頗費心思。在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宋代,普測海岸十分困難。一日,他去海邊勘察,在一個漁民家中喝水時,看到漁民餵豬的桶沿漂著一圈赫色的稻糠,靈機一動想出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在大汛期間,范仲淹發動沿海百姓將餵豬用的稻糠遍撒海灘,大潮一到,稻糠隨著海浪湧進。落潮後,稻糠則附著在沙灘上,形成一條彎彎曲曲的糠線。范仲淹於是命令民工沿線打樁,新堤址就此確定。

現存狀況

范公堤是我國古代海塘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也是鹽城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後來經過歷代的延伸和修繕,整個堤壩貫穿鹽城全境。
據鹽城市博物館考古部的專家俞洪順介紹:在清光緒三十一年修築通榆公路(204國道前身)時,該公路的中段從東台富安到阜寧射陽河南岸全部利用范公堤為路基,60年代修建204國道,古堤被破壞得比較嚴重,現在在鹽城境內僅僅剩下大豐市草堰鎮境內的一段范公堤遺址。
但值得慶幸的是,范公堤的“頭”還在,這就是阜寧縣境內三灶鄉的豐賜墩。乾隆本《阜寧縣志》載:范公堤“南接泰州海門、北至阜寧城北門外豐賜墩。”現在此墩尚存,只是年久日深,已變得很小了,長約16米,寬約15.6米,高約6米。墩上建一六角亭,位於前豐村東北,在豐墩初級中學校園內。鎮裡已經規劃對豐賜墩採取保護措施。
范公堤晚霞
據介紹,在古阜寧縣城南門外廟灣場建的“三賢祠”,不幸於清康熙二十年除夕夜毀於火災,現在,阜城只有“三賢巷”的地名得以保留。而在大豐以前的北學堂,今天的白駒糧棧,也曾建有一座三賢祠,祠堂已經面目全非,現住著幾名退休教師。另據史料載,在明朝萬曆年間,鹽城東門外建有紀念范仲淹的范公祠,但在解放前也遭廢棄了。
於是有學者如此說道,距今千年的百里范公堤漸漸被歷史埋沒,而當年沿海鹽民們萬眾一心與自然災害抗爭的精神,也許會成為另一道千年不朽的堤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