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民間歌舞

茂名民間歌舞

茂名民間歌舞是流傳於廣東省的地方傳統舞蹈。明代,信宜縣已盛行春牛舞,後流傳到茂名等地。信宜縣的春牛舞,根據《大字通書》的春牛圖仿製一頭牛,由2人表演,另有男女3人做伴,邊唱邊舞。雖詞以牛為中心,即興編成,多為三、七、十字偶句,下句按方言押韻。唱腔僅有“牛娘調”一種。後逐漸演變成“牛娘劇”,流行於徑口、安莪、硃砂、洪冠等地,多在春節、元宵期間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茂名民間歌舞
  • 舞蹈類型:地方傳統舞蹈
  • 流傳範圍:廣東省
  • 興起時間:明代
簡介,基本信息,內容,歷史,獲獎,基礎,傳入,

簡介

跳花棚 跳花棚,原稱跳棚舞,流行於化州官橋鎮長尾公村一帶。

基本信息

每年秋收結束,大雪(節氣)將臨時,在長尾公村與廣塘尾村之間,搭起草棚(戲台),飾以“七十二賢”和花卉。村民殺豬殺雞,備辦三牲食品敬神。入夜開始“跳棚”,演至凌晨才結束。跳棚舞分18科(段)。跳棚舞的演員可多至百人,頭戴面具,身穿古袍服,形象原始粗獷。演唱配以擊樂,表現“驅邪除惡,物阜民安”的主題。

內容

1954年,化縣文化館從長尾公村的老人口中,蒐集、整理跳花棚舞,參加湛江地區文藝表演。1986年5月,在茂名市首屆民族民間文藝會演中,跳棚舞獲一等獎。1988年,經化州文化部門再加工整理。定名為《跳花棚》,在廣州市東方樂園演出,獲6家報刊好評。

歷史

鰲魚舞 鰲魚舞流行於電白縣沿海一帶,以博賀鎮的名氣最大,已有500多年歷史。
鰲魚舞由兩個各擎一具鰲魚模型,若干男童頭戴蝦模型,女童兩手拿著大蚌模型組成表演隊伍,鰲魚造型比其他魚類造型大數倍乃至十數倍。鼓樂聲中,一對鰲魚從龍門躍出起舞,魚群隨著鰲魚時而追逐遊戲,或聚或散,時而競相覓食,忽高忽低,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場面歡快熱烈。民間認為鰲魚是吉祥之物,春節期間挨家逐戶表演鰲魚舞,向人拜年,祝賀新春,迎接吉祥。

獲獎

1986年5月,茂名市首屆民族民間文藝會演,鰲魚舞獲三等獎。
採茶戲 採茶戲由採茶舞演變而來。高州的採茶戲,最初只有1男2女3個角色,故又稱“三腳戲”。男女分別扮演丑角和旦角,俗稱“茶公”和“茶娘”,以線鞭、花扇、彩巾為道具,載歌載舞,相互唱和,表演形式分為:演、唱、舞、逗等幾種。風格詼諧活潑,富於地方色彩和田園風味。演出內容以“茶”為核心,包括供茶米、點茶、採茶、炒茶、賣茶和送茶等情節。演唱以高州山歌體為基礎,融進木偶腔,自成一格。主要曲調有參拜調、採茶調、點茶調、賣茶調等。初時,只用打擊樂伴奏,後增加一些管弦樂器。

基礎

子舞 茂名的獅子舞是以武術活動為基礎的。清代,信宜鎮隆圩圩尾武術愛好者成立“尚武堂”,不久圩頭也成立“英武堂”,競相習武。與此同時,電白縣的獅子舞亦已廣泛流行。民國時期,四縣的獅子舞和武術活動已很普遍。各縣的獅子造型與舞蹈姿態,基本相同。獅子的頭部用竹篾紮成模型,糊上藤紙,繪上油彩。獅子眼大口闊,且可活動。獅身用彩布綴以毛狀紋飾,邊沿鑲上浪形邊(又稱狗牙邊),尾部裝1把彩線作獅尾。一般的獅子掛五彩鬍鬚,是禮貌之獅;掛白須的為獅王;掛黑須的自恃武術壓人。起舞時,1人雙手舉獅頭,1人彎腰蒙彩布當獅身,1人穿武士服,頭系武士巾,手持彩球逗引獅子,表演各種舞姿。表演時,用大鼓、大鑼、大鈸、小鑼等打擊樂控制節奏,烘托氣氛,“獅子”踩著節奏表演動作。獅子舞有一定的套數,由“出山”、“覓食”、“吞食(即采青或稱取紅包)”、“磨牙”、“舐身”、“回山”、“過橋”、“飲泉”等節108種動作組成,表演時,可酌情減省。每逢春節、元宵等喜慶日子,都有獅子遊行表演。其中以“吞食”難度最大,也最吸引人,有的紅色懸掛在二層樓上(有時還更高),武術隊須在鞭炮的包圍中用三四層人疊起“牌山”,把獅子托上去銜取紅包,場面十分驚險。獅舞結束後接著表演舞術。

傳入

十八學士 十八學士於明末清初由中原傳入嶺南,後傳入化州。
十八學士由18人演奏,每人頭戴禮帽,身穿長袍,一派名士打扮。主要用管弦樂器演奏,人各執一件樂器,列隊遊行,邊行邊奏。領頭的2人,1人敲碟子,1人左右手各執2個茶杯,邊舞邊碰擊茶杯,形成節拍。1954年,化縣的十八學士演奏隊參加湛江地區文藝會演,獲得優秀獎。1986年5月,化州縣的十八學士演奏隊參加茂名市首屆民族民間文藝會演,獲得優秀節目二等獎,老藝人李兆德獲優秀演奏員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