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瓦·坎普拉德(英瓦爾·坎普拉德)

英格瓦·坎普拉德

英瓦爾·坎普拉德一般指本詞條

英格瓦·坎普拉德(1926年3月30日-2018年1月28日),出生在瑞典南部的埃耳姆哈耳特,父親是農場主。瑞典實業家,宜家家居創始人。

1943年,英格瓦爾·卡姆普拉德創建宜家公司,逐漸成為世界家具產業的重要人物。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坎普拉德的個人淨資產為185億美元,列第13位。

2018年1月28日,英格瓦·坎普拉德去世,終年9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格瓦·坎普拉德
  • 外文名:Ingvar Kamprad
  • 國籍:瑞典
  • 出生地:埃耳姆哈耳特
  • 出生日期:1926年3月30日
  • 逝世日期:2018年1月28日
  • 代表作品:《一個家具商的誓約》
人物經歷,人物逝世,人物故事,財富檔案,企業類型,成長記錄,5歲的小商人,

人物經歷

1926年3月30日,英格瓦·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南部的埃耳姆哈耳特,父親是農場主。坎普拉德的幼年生活無憂無慮,家中並不缺錢,但他卻熱衷於騎著腳踏車,四處向鄰居推銷商品,從中體會賺錢的樂趣。他善於發現別人的需要,也善於為自己的商品做宣傳。
1943年,年少的坎普拉德在長輩幫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取名IKEA(宜家)。
1953年,坎普拉德決定放棄所有的其他業務,專門從事低價位家具的經營,宜家家居時代由此開始。坎普拉德還另闢蹊徑,開創了融製造商和零售商於一體的經營方式。
1963年,坎普拉德在挪威奧斯陸開了第一個瑞典以外的分店,而後業務很快發展到丹麥和瑞士。
1974年,宜家又開闢了它在全球最大的德國家具市場,之後進入加拿大、荷蘭。
1985年和1987年,宜家成功打入美國和英國市場。
20世紀60年代初,許多人心中還沒有全球化概念的時候,坎普拉德已經帶著公司設計的大樣,跑到波蘭尋找低成本家具生產廠家。坎普拉德的波蘭之行催生了宜家第一家海外生產基地。
1976年起,坎普拉德就移居瑞士,在洛桑附近一處秀麗的村莊安了新家。從坎普拉德家別墅的窗戶望出去,湖光山色影映之中的洛桑盡收眼底。
1986年,坎普拉德辭去宜家公司總裁職務,擔任公司高級顧問。自此他在宜家公司露面的機會大為減少。他將公司大權移交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同時將公司資產拆成三份,對兒子們改變公司的行為做出限制,以確保任何子女都無法動搖公司的根基。而每遇公司有重大決策,他的孩子們仍要請他拿主意。
2002年,坎普拉德才正式宣布離開宜家,到瑞士過起半隱居的養老生活。
到2004年春天為止,宜家已經在全球五大洲的37個國家和地區開了192家大型連鎖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商。

人物逝世

2018年1月28日,瑞典宜家家居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去世,終年91歲。

人物故事

財富檔案

世界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宜家”的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是瑞士第三富豪,2002年英國《泰晤士報》全球富豪榜第17位,資產95億英鎊,創造奇蹟的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商業哲學和宜家鮮明的商業文化是歐洲管理學界鐘愛的課題,也是哈佛商學院經典的核心範例。

企業類型

是一家集製造與零售服務為一體的家具業集團公司。

成長記錄

2001年4月19日,一位74歲的瑞典老人來到北京。他坐的是經濟艙,看上去精力充沛,背著一個毫不起眼的布口袋,走得很快,沒有任何人陪同。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人就是創立了宜家的億萬富翁──英格瓦·坎普拉德。這位已經退休的瑞典首富最喜歡獨自一人在全世界的宜家家居店裡轉來轉去,此次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
遙想1999年1月13日,北京“宜家”開張時盛況空前。人們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離宜家一站多遠的街邊,停滿了桑塔納和富康,驚奇的顧客擁擠在每一件商品前嘖嘖稱讚,小心地斟酌著該如何花出手中的人民幣。”在兩個星期內,熱情的北京人把宜家貨架上的商品搶購一空,有人在7天裡去了6次。有外刊稱,這是“北京中產階層”的一次集體出動。可以說,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宜家是許多年輕人、中年人首選家具的地方。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只在中國發生,事實上,在坎普拉德的努力下,宜家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公司了。

5歲的小商人

1926年,英格瓦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南部一個叫艾姆赫特的小村落。他祖上是德國人,後來移民瑞典。他的祖父是個農場主,因經營不善而開槍自殺。父親也不怎么會經營。但英格瓦從小就有做生意的天份。
5歲那年,英格瓦曾代人賣掉一批火柴,賺了少量的錢。好長一段時間裡,他騎著腳踏車向鄰居銷售火柴。他發現從斯德哥爾摩批量購買火柴可以拿到很便宜的價格,然後再以很低的價格進行零售,從中仍能賺到不小的利潤。
後來,他的生意範圍不斷擴大,他賣過聖誕卡,他還騎著腳踏車到處兜售自己抓來的魚。11歲那年,他做成了一筆大買賣,他賣掉了一批花種。他把賺來的錢買了賽車和打字機,那以後,他簡直是迷上了銷售這個行當。他曾用父親給的錢和銀行匯票去進貨,賣掉500枝巴黎鋼筆。他上高中時,床底下放了一個紙箱,裡面塞滿了他的“貨物”:皮帶、皮夾子、手錶、鋼筆……
1943年,英格瓦已經17歲了,父親對兒子十分了解,決定送給他一份特殊的畢業禮物,就是幫助他創建自己的公司。就這樣,宜家(IKEA)誕生了,“I”代表英格瓦,“K”代表坎普拉德,“E”代表艾姆赫特,“A”是自己所在村莊的名字——阿根納瑞德。
宜家起初銷售鋼筆、皮夾子、畫框、裝飾性桌布、手錶、珠寶以及尼龍襪等。只要英格瓦能夠想到的低價格產品,他就去經營。對這個17歲孩子開的公司,誰都沒有在意,只是把它當成了孩子的一個玩意,但是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後來的宜家竟成了全球知名企業。
雖然公司成立了,但英格瓦在實踐中意識到自己經驗的缺乏,他決心去商學院上學,進一步深造,他從此懂得:要成為一個出色的生意人,首先必須用最簡捷也最廉價的辦法把商品送到顧客手裡。這成為他最基本的行銷觀念。,坎普拉德還有一個令他太太深感厭倦的習慣。“我已經習慣了在對方就要起身離開之際問一句:能否再便宜一點?”
讀書的英格瓦也沒閒著。他到學院圖書館看登著進出口廣告的商業報紙,選定了一個對像,就用蹩腳的英語給那個外國製造商寫信。結果,他成了那種鋼筆的瑞典總代理。為了實現他當初簡捷廉價的想法,他決定直接進口,因為這樣才能可獲得最低價位。
但這些對於英格瓦而言都只是牛刀小試,他想做的是更大的事業,這一次,英格瓦把眼光投向了家具行業。因為在當時的瑞典,正處於經濟迅速發展時期,農村人口迅速減少,城市卻在不斷增多和擴大,並向郊區輻射發展。年輕人迫切需要找地方住下來,人們需要儘可能便宜地裝修新房子。當時,瑞典政府對人們使用家具提出的建議是:既要方便生活,又要有利於健康。英格瓦的“宜家”可謂是應運而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