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屯村

英烈屯村

英烈屯村,位於山東省臨清市潘莊鎮南部,距鎮政府2.5公里,東與冠縣相鄰,北與油坊村交界,南與東路寨村相連。該村地處魯西北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以沙壤為主。全村姓氏有霍、趙、李、張等8個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英烈屯村
  • 別名:吳寨村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臨清市
  • 電話區號:0635
  • 郵政區碼:252664
  • 面積:2.22平方公里
  • 人口:3000
  • 著名景點:霍氏祖塋
村名來歷,歷史沿革,經濟建設,名勝古蹟,

村名來歷

相傳此村建於唐代,名"司傑村",村東有"三官廟"一座。村內有司、吳、王、郭、柳5姓人家,司姓兄弟4人稱霸全村,廟內和尚為民除害,殺死司家三兄弟,司家家破人亡,家勢漸衰,吳姓大戶人多,遂改名為"吳寨"。1944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日偽軍千人圍攻吳寨,村內駐有八路軍東進支隊奮勇抵抗出擊,發生激戰,有36名戰士壯烈犧牲。為紀念抗日烈士,1944年春原衛東縣抗日政府改吳寨為"英烈屯"至今。分東、西兩個行政村,為"英烈屯東村"和"英烈屯西村"。簡稱英東村,英西村。其中霍氏成員占全村的75%左右,每年都有年祭,全村老少爺們在大年初二去祭祖。在07年,霍氏祖塋被國家文物保護局列入全國二級文化遺址。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英烈屯之域屬於山東臨清州館陶縣、清朝時期屬於東昌府館陶縣管轄,民國時期隸屬於館陶縣二區以下建制,1943年9月至1946年曽屬於衛東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新中國成立之初為館陶縣潘莊區。1965年1月(農曆1964年十二月)脫離館陶縣,劃歸臨清縣,1971年屬於潘莊人民公社,1984年隸屬於臨清潘莊鎮。

經濟建設

英烈村大隊部立足本地實際,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個體軸承私營經濟,不斷加大對農業、工業軸承的科技投入,使全村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英烈屯歷屆村支部書記,以及各村內領導圍繞提高農業效益,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初步形成了糧棉穩定增長,林、牧、副業全面發展的格局。

名勝古蹟

英烈屯霍氏成員占全村的75%左右,在村東北角處有一座霍氏祖塋,07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局列入全國二級文化遺址,名聲遠播。長一百三十四米,寬一百三十五米,大路長二百四十米,寬六米,占地一萬八千多平方米,塋脊峰高約數十七米。宛若茫茫蒼龍,橫空出世,巍峨壯觀,雄渾磅礴,塊然獨踞於魯西大平原上。幾百年來,天工神力,積歲自成。雖然可用流體力學解讀,仍不失為驚世不俗神奇景觀。祖塋原本雜樹叢生,乾隆丁酉公元一七七七年始栽松柏千株。儘管幾經戰亂和災荒,全賴歷代先輩悉心養護,幸喜保存至今已六百年矣!實為世所罕見,絕無僅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