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墩遺址

英墩遺址

英墩遺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江林村東約1.5千米,面積約15000平方米,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英墩遺址地層堆積較厚,可分為11層,文化遺存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出土陶器主要有夾粗砂陶和夾細砂陶,晚期遺存出土遺物以陶片為主。英墩遺址的挖掘將填補海南考古的空白,將是構建海南島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編年與譜系的重要基石,其將為海棠灣以至海南東部沿海地區的史前人類的行為模式、生計模式、生存環境等問題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2020年1月8日,英墩遺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墩遺址
  • 地理位置: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江林村東約1.5千米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 占地面積:15000 m
  • 保護級別: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編 號:4-1-2
  • 批准單位:海南省人民政府
歷史沿革,遺址格局,文物遺存,研究價值,文物保護,所獲榮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英墩遺址早期遺存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地質年代屬於全新世中期,其晚期遺存已進入晚石器時代(距今5000—4000年)。
2014年8月,聯合考古隊在對陵水至三亞東部沿海地區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了英墩遺址。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聯合考古隊對英墩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遺址的北部、中部及南部布設探方,實際發掘面積約225平方米。

遺址格局

英墩遺址現存範圍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50米,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遺址地處海棠灣沿岸沙堤的南部,東距海岸線約280米,西南瀕臨鐵爐港,鐵爐港西、南有大嶺、竹落嶺、灣艾嶺等丘陵包圍。沙堤以西有大片低地,原應系潟湖,後乾涸成陸。遺址北約1.5千米為下丈遺址,南約1.1千米為上塘、藤海等遺址。
英墩遺址地層堆積較厚,可分為11層。以遺址南部2015HSYTS42W1為例,第1層為黃色粗沙,表土層,厚9—57厘米;第2層為灰褐色粗沙,出土少量磨光紅衣陶,厚0—26厘米;第3層為黃褐色粗沙,內含貝殼,出土少量細碎魚骨,厚0—6厘米;第4層為灰褐色粗沙,貝殼少見,出土骨器、魚骨等,厚0—7厘米;第5層為貝殼層,含灰褐色沙,出土少量動物遺骸,厚0—17厘米;第6層為黃色粗沙,純淨,不見文化遺物。應為間歇層,厚17—40厘米;第7層為灰褐色粗沙,出土較多夾砂紅陶片及動物遺骸,厚4—10厘米;第8層為貝殼層,含灰黃色沙,出土少量夾砂紅陶片和動物遺骸等,厚0—9厘米;第9層為貝殼層,含灰褐色沙,出土大量夾砂紅陶片和動物遺骸等,厚5—14厘米;第10層為黃色粗沙,純淨,不見文化遺物。應為間歇層,厚44—69厘米;第11層為灰褐色粗沙,內含少量貝殼,出土少量陶器、較多動物遺骸及魚骨串飾,厚22—32厘米;第11層以下為生土。
英墩遺址
英墩遺址衛星圖

文物遺存

  • 綜述
英墩遺址為一處貝丘遺址,有豐厚的貝殼堆積,且出土遺物豐富。英墩遺址南部第2層出土的磨光紅衣陶與第7層及以下出土的夾砂陶顯然屬於不同的考古學文化,據此可將英墩遺址的文化遺存分為早、晚兩期。
  • 早期文化遺存
英墩遺址早期文化遺存普遍分布於遺址,以TS29W1第3—6層、TS42W1第7—11層等為代表。出土陶器主要有夾粗砂陶和夾細砂陶。夾粗砂陶多紅褐陶,亦見灰褐陶,陶色不均,陶胎一般較厚,夾砂甚多,砂粒粗大,陶質疏鬆,器形以盤形釜為主。夾細砂陶多見褐陶、黃褐陶、紅褐陶和灰褐陶,陶胎較薄,夾砂量較少,砂粒較細,陶質較硬,器形有鼓腹罐、深腹罐、小圜底缽、大圜底缽、凹底缽、折腹缽、杯等。早期遺存是英墩遺址的主要遺存,具有明確、獨特的文化內涵,即為“英墩文化遺存”。
1.盤形釜:TS29W1⑥︰1,夾粗砂陶,外壁灰褐色,內壁紅褐色。器形不甚規整,敞口,方圓唇,弧腹,圜底。外壁施繩紋,後經抹平。器表有灼燒、煙燻痕跡。口徑42.4厘米、高8.4厘米。采︰1,夾粗砂陶,外壁黃褐色,內壁深褐色。敞口,方圓唇,弧腹,平底。外壁施繩紋。器表有灼燒、煙燻痕跡。口徑44厘米、高7.5厘米。
2.鼓腹罐:TS42W1⑦︰1,夾細砂褐陶。器形不甚規整,斂口,圓唇,淺腹甚鼓,圜底。外壁施繩紋,後經抹平。口徑24.2厘米、修復高16.2厘米。
3.深腹罐:TS29W1⑥︰5,夾細砂灰褐陶,局部呈紅褐色或黃褐色。口微斂,尖圓唇,深腹,圜底。外壁施繩紋及篦劃紋。口徑17厘米、高21.8厘米。
4.小圜底缽:TS29W1⑥︰8,夾細砂陶,外壁褐色,內壁黃褐色。斂口,方唇,弧腹,圜底。外壁施繩紋,內壁施陶衣。口徑22.4厘米、高11.4厘米。TS16W2③︰1,夾細砂黃褐陶,局部灰黑色。口微斂,方唇,弧腹,圜底。外壁施繩紋。口徑15厘米、修復高9.1厘米。
5.大圜底缽:TS29W1⑥︰9,夾細砂紅褐陶,局部灰黑色。斂口,圓唇,鼓腹,圜底。外壁施繩紋。口徑35.8厘米、高10.6厘米。
6.凹底缽:TS29W1⑤︰2,夾細砂陶,外壁灰黑色,內壁灰褐色。斂口,圓唇,鼓腹,下腹弧收,底內凹。外壁施繩紋。口徑22.2厘米、高8.6厘米。
7.折腹缽:TS29W1⑤︰4,夾細砂陶,外壁黃褐色,內壁紅褐色。斂口,方唇,折腹,圜底。外壁原施繩紋,後經抹平,內外壁皆施陶衣。口徑23.2厘米、修復高10.6厘米。
8.杯:TS29W1⑥︰7,夾細砂黃褐陶。橢圓形,口微斂,圓唇,弧腹,圜底。素麵。長徑13.2厘米、短徑8.4厘米、高4.2厘米。采︰2,夾細砂紅褐陶。橢圓形,口微斂,圓唇,弧腹,圜底,長徑一端稍凸起,可能為鋬或流。素麵。長徑8.3厘米、短徑6厘米、高3.3厘米。
英墩遺址早期文化遺存的石器以有肩石器為主,肩部或僅稍打出,有些打磨成溜肩或弧肩,肩角均為鈍角。另有石錘、礪石等。遺址還出土一組魚骨串飾,系由經打磨的魚脊椎骨穿孔連綴成串。早期遺存出土大量貝殼、魚骨、獸骨等海、陸生動物遺存,其中以海生貝類為大宗,包括腹足綱、雙殼綱、異齒亞綱等,涉及鈍綴錦蛤、加夫蛤、牡蠣、毛蚶、鳥蛤、文蛤、水晶鳳螺、海月等20餘種。
  • 晚期文化遺存
英墩遺址晚期遺存主要分布於遺址南部,以TS42W1第2層為代表。晚期遺存出土遺物以陶片為主,均泥質,陶胎較薄,陶胎多為黃色或灰黑色,陶質較硬,火候較高,施紅色或紅褐色陶衣並磨光,製作精美,可辨器形有卷沿罐等。卷沿罐唇部多見鋸齒紋,腹部有一周細繩紋。英墩晚期遺存的文化性質與蓮子灣遺存、橋山早期遺存相當。

研究價值

英墩遺址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其堆積之豐厚、遺物之豐富在整個華南地區都極為罕見,重要性在於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史前文化遺存即英墩早期遺存,因此其挖掘將填補海南考古的空白,將是構建海南島史前考古學文化的編年與譜系的重要基石,其將為海棠灣以至海南東部沿海地區的史前人類的行為模式、生計模式、生存環境等問題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文物保護

2016年9月,三亞市人民政府撥付專款100萬元,用於對英墩遺址採取基本保護措施。
2020年1月8日,英墩遺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0月26日,英墩遺址入選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公布的海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第二批次)名單。

所獲榮譽

2016年5月,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含英墩遺址)被評為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旅遊信息

  • 地址
英墩遺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江林村東約1.5千米。
江林村村委會
  • 門票
英墩遺址免費對外開放。
  • 交通
英墩遺址附近的江林村周邊有海棠灣公交公司站等公交站,可乘坐三亞公交23路、三亞公交28路、三亞公交33路、三亞公交海棠灣2路等公交線路到達該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