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風景園

英國自然風景園

英國自然風景園指英國在18世紀發展起來的自然風景園。這種風景園以開闊的草地、自然式種植的樹叢、蜿蜒的小徑為特色。不列顛群島潮濕多雲的氣候條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龐大的城市,促使人們追求開朗、明快的自然風景。英國本土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大面積的牧場風光為園林形式提供了直接的範例,社會財富的增加為園林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這些條件促成了獨具一格的英國式園林的出現。這種園林與園外環境結為一體,又便於利用原始地形和鄉土植物,所以被各國廣泛地用於城市公園,也影響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自然風景園
  • 時間:18世紀
  • 地區:英國
  • 相關: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歷史沿革,理論和風格,

歷史沿革

在17世紀以前,英國園林主要模仿義大利封建貴族的別墅、莊園(見義大利園林)。整個園林被設計成封閉的環境,以直線的小徑劃分成若干幾何形的地塊。這種園林在都鐸王朝時期(1485~1603)最為盛行,其代表作是亨利八世(1491~1547)在倫敦泰晤士河上遊興建的罕普敦府邸(1515~1530)。17世紀,法國在路易十四執政時,由A.勒諾特爾設計和建造了豪華的凡爾賽宮園林(見法國園林),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1660年流亡法國的查理二世回國即位後,聘請法國園林匠師參加罕普敦府邸的改建,使它在規模和氣派上可與凡爾賽宮媲美。一時,按照法國園林模式造園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風尚。18世紀初,英國人開始探求本國新的園林形式。

理論和風格

查理二世的外交官W.坦普爾於1685年在題為《論伊壁鳩魯式的園林》的文章中談到完全不規則的中國園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園林更美。1712年,英國作家J.艾迪生撰文指出:“我們英國的園林師不是順應自然,而是喜歡儘量違背自然。……每一棵樹上都有刀剪的痕跡。……我認為樹木應該枝葉繁茂而舒展生長,不應該修剪成幾何形。”受中國園林、繪畫和歐洲風景畫的啟發,英國園林師開始從英國自然風景中汲取營養。1713年,園林師C.布里奇曼在白金漢郡的斯托烏府邸拆除圍牆,設定界溝,把園外的自然風景引入園內(圖a)。此後,園林師W.肯特在園林設計中大量運用了自然式手法。他建造的園林中有形狀順應自然的河流和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長的樹木,並在規則劃分的地塊中間修建了彎曲的小徑。1730年前後, 他用這種手法改造了斯托烏府邸(圖b)。肯特去世後,他的助手L.布朗對斯托烏府邸又進行了徹底改造,去除一切規則式痕跡,全園呈現一派牧歌式的自然景色(圖c)。這種新型園林使公眾耳目一新,爭相效法,遂形成了“自然風景學派”。英國自然風景園
英國自然風景園英國自然風景園
在自然風景學派影響下,全國破壞了許多古典園林的原有風貌,因而也曾遭到非難。此時有一位建築師、園林師W.錢伯斯,他到過中國,先後在1757年和1772年出版了《中國建築設計》和《東方造園泛論》。他主張在英國園林中引入中國情調的建築小品。他的著作在歐洲,尤其在法國頗有影響,於是出現了所謂英中式園林。由於倡導者對中國園林並無深入研究,因此人們對它的熱情很快就消失了。
布朗事業的優秀繼承人H.雷普頓主張在建築物周圍運用花壇棚架、柵欄、台階等裝飾性布置,作為建築物向自然環境過渡,而把自然風景作為各種裝飾性布置的壯麗背景。這種手法雅俗共賞,因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以布朗的作品為代表的英國自然風景園的產生和發展雖受到歐洲資本主義思潮的影響和中國園林藝術的啟發,但本質上是英國特定環境的產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