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控制著英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壟斷性大公司。其發展可分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兩個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工業的發展速度緩慢,生產集中的程度較低,因而同美國、德國相比,這一時期出現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壟斷組織
- 外文名:The monopoly of the British Second World War
- 發展階段: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兩個階段
- 涉及領域:工業領域
基本信息,壟斷組織,
基本信息
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控制著英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壟斷性大公司。其發展可分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兩個階段。
壟斷組織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工業的發展速度緩慢,生產集中的程度較低,因而同美國、德國相比,這一時期出現的壟斷組織數量比較少,在一些重要工業部門中壟斷統治的程度也比較低。當時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這對壟斷組織形成的速度和發展形式也有一定影響。列寧指出:“在自由貿易的國家英國,集中同樣引起壟斷,不過時間稍晚,形式也許有所不同”(《列寧選集》第2卷,第742頁)。英國出現壟斷組織發展高潮,是在19世紀90年代,比美國、德國晚10~15年,而且一般都是經過激烈競爭,由若干大企業合併改組,並進行一系列兼併活動後形成的生產上的聯合。這一時期,較大的壟斷組織主要出現在一些生產比較集中的部門。
軍火工業和軍艦建造工業 主要有:①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公司,1897年由兩家軍火企業合併而成;②維克斯-馬克辛公司,1897年由生產軍火的維克斯父子公司在吞併了幾家軍艦建造公司後改組成立的。這兩家公司不僅生產軍火、建造軍艦,並且擁有自己的鋼鐵冶煉以及其他有關的金屬加工、機器製造廠等。
冶金工業 有鮑爾考·沃恩公司、約翰·布朗公司、貝爾兄弟公司、內特爾福德公司、鮑德溫公司等大冶金聯合企業。它們都是在90年代和20世紀初經過一連串的吞併和合併組成的,擁有從煤礦、鐵礦、石灰石礦、煉焦、冶鐵、煉鋼、各種鋼材軋制、金屬加工,一直到造船等一系列的工廠。
化學工業 主要有:①利用美國資本在80年代建立的諾貝爾工業公司,控制了英國的全部炸藥生產;②1888年合併65家企業組成的鹽業聯合公司,控制了91%的食鹽生產;③1890年合併49家企業組成的鹼業聯合公司,控制了全部漂白粉生產;④1895年布倫納-蒙德公司在進行了一系列合併活動後控制了大部分蘇打生產;⑤1890年成立的利華兄弟公司,於1901年與其他5家大制皂公司聯合組成卡特爾,控制了英國近2/3的肥皂生產。
水泥工業 有1900年由27家企業組成的波特蘭水泥聯合製造公司,控制了80%的水泥生產。
棉線和染整業 主要有:①1895~1896年由5家大企業、20家小企業合併而成的棉線業壟斷組織科茨公司;②1898~1900年間通過合併分別成立的細紗業聯合組織、染布業聯合組織、印花業聯合組織、染紗業聯合組織、漂白業聯合組織等。
制煙工業 1900年由幾家大企業合併組成帝國菸草公司,同美國菸草公司達成協定分別壟斷了英美市場。
交通運輸業 1914年英國11家鐵路公司締結經營協定,完成了全英鐵路的壟斷化。
銀行業 英國作為世界貿易和國際金融中心,銀行業特別發達。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激烈競爭和兼併活動,形成了“銀行五巨頭”──密德蘭銀行、威斯敏斯特銀行、勞埃德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國民地方銀行。它們在國內通過星羅棋布的分行和支行網,控制了全國的存款和短期信貸業務。
此外,英國資本還壟斷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某些原料生產。如在南非創立開採金礦和金剛石的公司,其中最大的是德比爾斯採礦公司;在遠東和中近東,1907年英國資本與荷蘭資本共同創立英荷殼牌石油公司,1909年成立英伊(朗)石油公司。這些大公司都是國際性的壟斷組織。
這一時期的英國經濟總的來說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一方面新工業部門在關稅保護下有所發展,另一方面老工業部門日趨衰落。在部門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壟斷組織在政府的扶持之下有了進一步的加強。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壟斷組織,經過戰時和戰後的一系列的合併和兼併活動,實力更強了。例如在軍火生產方面占壟斷地位的維克斯公司,於1928年與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公司聯合組成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1929年維克斯公司又與康美爾-萊爾德公司一起創立強大的英國煉鋼公司、都會-康美爾客車及貨車公司,維克斯公司從而成了以軍火和機器製造為主的、在國內外擁有大批製造軍火、軍用材料、金屬、船隻、飛機和電氣設備企業的大康采恩。在化學工業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 4大壟斷組織──布倫納-蒙德公司、諾貝爾工業公司、聯合制鹼公司、英國染料公司,於1926年聯合組成化學工業康采恩──帝國化學工業公司,控制了英國基本化學品生產的95%,合成氮的全部和染料生產的40%,在國際市場成為德國法本化學工業公司的最大競爭對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利華兄弟公司,在20年代發展成生產肥皂和人造乳酪的大康采恩,1930年與荷蘭人造黃油公司合併組成尤尼萊佛公司。它不僅控制了英國90%的人造乳酪和肥皂生產,而且通過自己的400家子公司的活動,成為肥皂、人造乳酪、食品和化妝品生產和貿易的國際壟斷者。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成立的英伊石油公司、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緬甸石油公司,在戰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39年控制了中東石油生產的76%。
老工業部門 一些長期蕭條的老工業部門,在政府的干預和推動下,以推行“產業合理化”為名,也開始走上壟斷聯合的道路。如在棉紡織業中,1929年在英格蘭銀行的參與下成立蘭開夏棉紡織公司,合併了139個企業,在30年代將其中設備陳舊的52個企業拆毀。1936年又由政府收買和拆毀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紡織設備,以加強設備較好的大企業的壟斷地位。在造船業中,1930年在銀行資本的資助下組成全國造船保險公司,通過收買和廢棄大批中小船廠設備,加強了大企業的支配地位。在採煤業中,1930年政府頒布採煤業組織區域卡特爾化的法案,分區制定採煤限額和最低售價,並設立重組委員會推動採煤業合併。1936年政府又進一步制訂強制合併法案,促進採煤業的壟斷聯合。在冶金工業中,1929~1930年間在政府干預下形成5大鋼鐵壟斷集團:聯合鋼鐵公司、英國煉鋼公司、多爾曼-朗公司、蓋斯特-金-內特爾福德公司和蘭開夏鋼鐵公司。1932年又成立了英國鋼鐵聯合會,使整個冶金業卡特爾化,其中10家大公司控制了冶鐵能力的47%,煉鋼能力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