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清教運動是16 世紀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早期階段。英國於伊莉莎白末年起開始了清教運動,1632年起陸續頒布法令,不許教皇干涉英國內政,停止對教會交納年貢,並宣作英國教會(即聖公會)的首腦是英國國王而不再是教皇,國家沒收了教會地產。以後英國教會在英格蘭地區定為英國國教,但教義改革不多,而且多次反覆。由於路德派與加爾文派的改革均較為徹底,因而英國教會也紛紛提出要求,希望改革教會行政,實行政教分離,取消主教制,改行長老制等,這就導致清教運動。
英國清教運動是16 世紀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早期階段。英國於伊莉莎白末年起開始了清教運動,1632年起陸續頒布法令,不許教皇干涉英國內政,停止對教會交納年貢,並宣作英國教會(即聖公會)的首腦是英國國王而不再是教皇,國家沒收了教會地產。以後英國教會在英格蘭地區定為英國國教,但教義改革不多,而且多次反覆。由於路德派與加爾文派的改革均較為徹底,因而英國教會也紛紛提出要求,希望改革教會行政,實行政教分離,取消主教制,改行長老制等,這就導致清教運動。
英國清教運動是16 世紀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早期階段。英國於伊莉莎白末年起開始了清教運動,1632年起陸續頒布法令,不許教皇干涉英國內政,停止對...
清教運動又稱反國教運動。16—17世紀在英國發生的清教徒參加的社會政治運動。發動者為卡特賴特,清教為16世紀60年代傳入英國的加爾文宗,信仰該教的稱清教徒。...
在中國史學界,人們通常認為,“傳入英國的加爾文教成為清教,信仰加爾文教的英國人成為清教徒”,而且人們認定,英國清教徒就是主張“純潔”國教會,他們“以資產階級...
在17世紀英國革命中廢除作為維護專制君主制和對抗清教運動的工具的國教會。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再次恢復國教會,並企圖轉向羅馬舊教。1688年政變後國教會深受...
清教徒(英語:Puritan)是指要求清除英國天主教內保有儀式的改革派,此字詞於16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源於拉丁文的 Purus,意為清潔。清教徒信奉加爾文主義,認為《聖經...
參見詞條:英國宗教改革、清教運動 宗教改革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採取了對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 1588年 女王的宗教改革,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伊莉莎白...
新教(Protestantism),亦稱基督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包括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產生的新宗派:路德宗、加爾文宗、安立甘宗,...
13.《英國清教運動研究述評》,《世界史研究動態》1991年第9期(7000字)14.《馬克思關係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使命的理論再研究》,《理論探討》1992年第4期(8000字)...
浸禮宗(Baptists),又稱浸信會,是17世紀從英國清教徒獨立派中分離出來的一個主要宗派,因其施洗方式為全身浸入水中而得名。此宗派的特點是反對嬰兒受洗,堅持成年...
英國清教運動中,清教徒中的一派。它反對英國國教的主教制,提出以選舉產生的長老來取代國王任命的主教。即由長老組成宗教會議,管理教會,故被稱為“長老會”教派...
高教會派(High church),基督教(新教)聖公會的派別之一,與“低教會派”相對。最早於17世紀末開始在聖公會使用;在19世紀因為牛津運動和英國天主教會派的興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