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的海口商會舊址(中山路15號),歷經風雨滄桑,外觀依然典雅精緻。不久前,隨著鑲嵌在隔牆上的三塊距今240多年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石碑被發現,老海口的一段往事終於抖落歲月的塵埃,與今人相見。
石碑最長一塊長62厘米,寬42厘米,其餘兩塊長57厘米,寬41厘米,碑文為歐體楷書,字跡清晰,書法嫻熟精到,無一殘缺。看碑刻落款得知,為清乾隆三十五年內閣大學士時任廣東學政的翁方綱所書,內容為“英佑將軍江公祠壁記”。石碑的發現,為清早期滿清政府的海軍力量和管理控制瓊州海峽的能力提供了實證,並為研究海口的歷史和城市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佑將軍江公祠壁記
- 地點:海口市
- 類型:石碑
- 意義:教育
簡介,發展歷史,價值,原文,
簡介
不久前,海口市工商聯的工作人員在清理位於中山路騎樓老街的海口商會舊址時,發現了鑲嵌在隔牆上的三塊距今240多年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石碑。碑刻所記錄的是清代康熙元年廣東雷州府徐聞縣海安口發生的一次驚動朝野的海難事件。此碑的發現為清早期滿清政府的海軍力量和管理控制瓊州海峽的能力提供了實證,並為研究海口的歷史和城市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為弄清碑刻的來龍去脈,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逐漸清晰起來。
發展歷史
三塊碑刻,講述一次海難,還原一段歷史。
碑刻所記錄的是清代康熙元年廣東雷州府徐聞縣海安口發生的一次驚動朝野的海難事件。這次事件的主角是海安水師副將江起龍,據袁義達、邱家儒、劉翔南所編的《百家姓之江姓》中所記:江起龍,本名汪瑞儀,明朝安徽歙縣人,崇禎末年見復明無望,更名江起龍,投靠清軍成為名將。該碑刻中記載:江起龍,順治十三年(1656)水師參將,駐通明港,立白鴿寨。康熙元年晉升副將,三年(1664)移水師駐海安口,五年(1666)出洋捕盜,因颶風大作,江起龍和都司王愛國及24船軍士全軍覆沒。為頌其功而思之,廣東布政使王士俊請朝廷批准建祠以祭祀,在海安所城南門外興建“江公祠”。雍正八年(1730年),江公起龍被世宗雍正皇帝欽定為英佑驍騎將軍之神。
從第三塊碑刻正文後面的隸書後記“此文前已勒石海安祠壁,今復校,士南來敬荷。神廟三度瓊海矣,謹重書以記之,方綱謹記”得知,“英佑將軍江公祠壁記”原本是勒石海安“江公祠”的牆壁上的,海口發現的這三塊石碑應是翁方綱重新校對後為海南建的第三座供奉“英佑驍騎將軍之神”的神廟親自書寫的。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海口至少建有三座供奉“英佑驍騎將軍之神”的神廟,現中山路騎樓老街的海口商會老房子應該就是第三座神廟的舊址。據史料記載,海口市商會於清光緒三十年成立,原址設在“南門內”(今博愛南路)。1924年把江、張二公祠改建、擴建為“海口市總商會”會址(即今中山路15號)。石碑應是在擴建時保留下來,然後被有心人鑲在牆上加以保護,得以重見天日。
價值
該碑刻兼具書法和史料的雙重價值。
這三塊碑刻,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史研究價值以外,其藝術價值也不容小覷,因為書寫該碑刻的是清代有名的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翁方綱所書。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直隸大興(今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歷官乾、嘉二朝,曾主持江西、湖北、江南、順天鄉試,又曾督廣東、江西、山東學政,官至內閣學士。他善詩文,精鑑賞,長於金石考據,著有《兩漢金石記》、《粵東金石略》、《蘇米齋蘭亭考》等。他精心汲古,肯獎掖後進,富藏書,生平博覽碑帖,清代金石鑑賞之風大盛,翁方綱實開先聲。
翁方綱善書,在清乾、嘉年間,頗負盛名。《清朝書畫錄》把他和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合稱為“四大書法家”,並稱:“翁、劉、梁、王”。亦有以其與劉墉、成親王永瑆、鐵保齊名,稱“翁劉成鐵”。他的書法,初學顏真卿,繼而轉習歐陽詢,從臨寫《化度寺碑》中,尤見其功力。隸書則師法《史晨碑》、《韓勒碑》等碑刻。但他仍囿於帖學書法的範疇,主要擅長楷、行書,基本以歐陽詢書法為體,兼參虞世南筆意,形成書體瘦長緊勁、筆法圓厚渾鈍的特點。相傳翁方綱能在瓜子仁上書寫小楷字,功力精熟可見一斑。馬宗霍《霋岳樓筆談》稱“覃溪以謹守法度,頗為論者所譏;然其小真書工整厚實,大似唐人寫經,其朴靜之境,亦非石庵所能到也。”
翁方綱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任廣東學政,歷三任八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正好是翁方綱在廣東學政任上,所以撰寫碑記是其職責所在,這也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該碑為翁方綱親筆書寫的真實性,所以該碑具有相當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據考證,如今海安江公祠已無存,原壁記碑已損毀,這次發現的騎樓老街海口商會舊址完整保存的這三塊壁記石碑就成了難得的歷史原件,此碑的珍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原文
英佑將軍江公祠壁記,神姓江氏諱起龍,江南徽州人,官海安水師副將。其封爵曰「英佑驍騎將軍之神」。今海安所海口並有祠,來往渡海者必虔禮焉。謹按:志載將軍為人仁勇忠直,初任水師參將,駐白鴿寨通明港,當雷州初開白鴿營署俱圮,又無城塹可守。將軍周視白鴿當郡城入海之口,為雷州左臂,無白鴿是無雷矣。乃捐貲立營寨,廣招居民,屯聚為墟市。於是舟車輻輳、商貨畢集,與雷城相應,遂為一方雄鎮。是時順治十三年也。康熙元年,晉副將,三年,移水師駐海安口,兵民帖服。五年,出洋捕盜,風發舟覆,殞焉。民頌其功而思之。將軍沒後,疊著靈異, 祈禱立應。雍正八年十二月,布政使王士俊請於朝。明年春,上欽定爵號,至今官民事祠逾謹。方綱以乾隆二十九年冬按試至此,遂祀於神祠;而碑記事跡弗詳,退而考據省志、郡志,謹書諸祠下,而為之詩曰:國語所載,以死勤事,御災捍患,著於祀制。神則兼之,忠直勇仁,功垂於疆,德施於民。於廓靈海,神錫純嘏,儵歘駢羅,靈旗雲馬。作廟奕奕,降祜孔多,以贊皇化,重溟靜波。爵由帝命,跡為民思,官屬奉嘗,子孫守之。於雷於瓊,槱燎一氣,保疆綏民,更千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