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於常綠闊葉林中樹上或山谷岩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苦薤
- 拉丁學名:Allium chinense G. Don
- 別稱:藠頭
- 界:植物界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原植物 鐮翅羊耳蒜為多年生草本,高15cm~30cm。鬚根多數;根狀莖匍匐;假鱗莖密生,狹橢圓形或卵狀圓錐形,頂生l葉。葉片近革質,線狀矩圓形至狹倒披針形,長12cm~25cm,頂端急尖,基部收狹成柄,有關節,邊全緣。花葶從假鱗莖頂端抽出,與葉近等長,直立或多少下垂,稍具翅。總狀花序長約為花葶的一半,具數朵至20餘朵花,花序軸有狹翅;苞片披針形,漸尖,短於花梗,長5mm~7mm;花較大,黃綠色,中萼片狹披針形,稍反折,長約5mm,寬約1.3mm,側萼片稍偏斜,與中萼片等長,位於唇瓣下面;花瓣線形,與萼片等長,反折,唇瓣楔狀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褐黃色,中下部反折,頂端近截形,具齒,基部有2個胼胝體;合蕊柱近頂端的翅下彎呈鐮刀狀,端尖。蒴果。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或鮮用。
藥材性狀 根狀莖橫生,中下部密生多數細圓柱形鬚根,上端密生假鱗莖。假鱗莖圓柱形、狹橢圓形或卵狀圓錐形,長1.5cm~3cm,肉質,具縱細皺紋,淡黃綠色,頂生l葉。葉片線狀矩圓形至狹倒披針形,長12cm~25cm,寬7mm~32mm,近革質,黃綠色,基部收狹成柄,具關節,常斷落。花葶從假鱗莖頂端抽出,稍具翅,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淺褐色。氣無,味微甘。以假鱗莖肥厚、肉質、具葉者為佳。
分布範圍
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等省(自治區)。錫金、不丹、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也有。
主要價值
性味和功用 辛、甘,微溫。
功用: 歸肺、脾經。清涼解毒,補脾,祛風除濕,活血調經。用於白濁,肺結核,瘰癧,瘡疥,腹脹痛,血吸蟲病腹水,小兒疳疾,腹瀉,風濕筋骨疼痛,風寒咳嗽,跌打損傷。常用量15g~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性味: 辛、甘,微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