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白蹄擬層孔

苦白蹄擬層孔

擔子果多年生,無柄,單生,白堊質。菌蓋馬蹄形到近圓柱狀,擔孢子橢圓形到近圓柱形,透明、薄壁、平滑, 5.5-7.5×3-4μ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白蹄擬層孔
  • :真菌界
  • :真菌門(Eumycota),有資料歸為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亞門:擔子菌亞門 (Basidiomycotina)
  • :層菌綱(Hymenomycetes),有資料歸為 擔子菌綱 (Basidiomycetes)
  • 亞綱:同擔子菌亞綱
  • :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又稱 多孔菌目 (Polyporales)
  • :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形態特徵,生境,中國分布,世界分布,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擔子果多年生,無柄,單生,白堊質。菌蓋馬蹄形到近圓柱狀,2-12.5×3.5- 18.5cm,厚2-17.5cm,表面白色至淡黃色或灰白色,老後呈灰褐色到污灰褐色,初期具光滑的薄皮層,後漸開裂,變粗糙,有時有同心環帶;邊緣鈍。菌肉易粉碎,白色或淡黃色,味甚苦,厚1-2cm或更厚。菌管與菌肉同色,多層,但分層不明顯,每層厚約3mm。孔面白色到黃褐色,平滑或較粗糙;管口略圓形到多角形,每毫米4-5個。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薄壁,透明,少分枝,具鎖狀聯合,直徑2.5-7μm,內含乳汁或油滴的菌絲很多,這些薄壁菌絲直徑可達13μm,常彎曲或分枝,易被棉藍染色;骨架菌絲無色、厚壁,直徑3-5.2μm,有時更粗。
擔孢子橢圓形到近圓柱形,透明、薄壁、平滑, 5.5-7.5×3-4μm。

生境

生於活的或死的針葉樹上。特別喜生於落葉松上。木材褐色腐朽。

中國分布

河北小五台山,15485,15936,15937;興隆東陵山,16384;西靈山,16385;張北,30196。山西,30190。新疆布不津別留涕,21545。

世界分布

中國、印度、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前蘇聯、美國、加拿大。還有其他國家。

本種特點

本種的特點是擔子果白堊質,菌肉易粉碎並有苦昧。易與其近似種區別。中國自古作為藥用。為健胃、下瀉、制汗(結核盜汗),腹疼等藥劑之主要原料。結核患者於睡眠前內服用以健胃。用於咬傷、破傷等外敷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