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白蠟

苦白蠟

苦白蠟,中藥名。為山茶科植物凹脈柃Eurya impressinervis Kobuski的葉和果實。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消腫,止血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瘡瘍腫痛,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白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側膜胎座目
  • :山茶科
  • :柃木屬
  • :凹脈柃
  • 分布區域: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葉和果實。

性味

味辛,性平。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祛風,消腫,止血。

主治

風濕痹痛,瘡瘍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3-10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褐黑色,稍平滑;嫩枝具4棱,小枝灰褐色;頂芽長錐形。葉紙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7-11厘米,寬2-3.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0-13對,在上面顯著凹下,下面隆起;葉柄長3-5毫米。花1-4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2-3毫米,無毛。雄花:小苞片2,萼片狀,圓形;萼片5,膜質,近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圓,並有小尖頭,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約5毫米;雄蕊15-19枚,花葯具數分格,退化子房無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幾同形,但較小;花瓣5,長圓形,長約3毫米;子房長卵形,3室,無毛,花柱長2-2.5毫米,頂端3裂。果實卵形或卵圓形,直徑4-5毫米,成熟時紫黑色;種子腎圓形,稍扁,亮紅褐色,有光澤,表面具密網紋。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8-10月。
苦白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800m的山坡、路旁灌叢中。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