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櫧子
- 拉丁學名: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 別稱:苦櫧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生長習性,功能作用,分布,栽培技術,採種,育苗,
生長習性
分布中國長江五嶺以北各地,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也能耐陰;喜深厚、濕潤土壤,也耐乾旱、瘠薄。生於密林中,常與杉、樟混生,村邊、路旁有栽培。該種為常綠喬木,樹冠濃密,圓球形,觀賞價值很高,抗CO 等有毒氣體,可用於園林綠化。苦櫧樹葉為厚革質,兼有防風、避火作用,鮮葉可耐425℃的著火溫度,還是很好的防火樹種之一。
功能作用
苦櫧果實的外表與板栗類似,種仁富含澱粉,浸水脫澀後可製成苦櫧粉,進一步加工可製成苦櫧豆腐、苦櫧冬粉、苦櫧粉皮、苦櫧糕,是防暑降溫的佳品。苦櫧木材淺黃色或黃白色。結構緻密、紋理直,富有彈性,耐濕抗腐,是建築、橋樑、家具、運動器材、農具及機械等的上等用材。同時,苦櫧的枝丫為優良的食用菌培養材料。
分布
栽培技術
採種
苦櫧子選擇二十至四十年生的健壯母樹,在10月下旬當殼斗呈茶褐色時,即為成熟。挑選籽粒大、種仁飽滿、種殼光亮、無病蟲害的堅果留作種子,如不立即播種可混沙貯藏。種子含水量高,若失水過多會使種殼縱裂,喪失發芽力。但沙藏時也不宜過濕,可與乾沙混合,藏於避風處。種子千粒重1.1-1.4kg,發芽率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