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觀(儒家關於人生經歷中痛苦與快樂體驗的基本觀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儒家關於人生經歷中痛苦與快樂體驗的基本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苦樂觀
  • 定義:儒家關於人生經歷中痛苦與快樂體驗的基本觀點
背景介紹,先秦儒家的苦樂觀,宋代及其之後儒家的苦樂觀,歷史意義,

背景介紹

苦與樂是反映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繫過程中不同主觀體驗的範疇。凡與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相悖所引起的主觀體驗就是苦;凡與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相符所引起的主觀體驗就是樂。
在中國歷史上,曾形成許多不同的苦樂觀:有極端縱慾的苦樂觀,也有禁慾主義的苦樂觀;有以肉體和感官的滿足為真正的快樂,也有以精神的愉悅和滿足為真正的快樂;有以為苦樂在現世者,也有以為苦樂在來世者等等。儒家的苦樂觀總的說來是承認欲,但主張節制欲;強調精神上的追求和歡愉,重義重禮、講仁講誠,反對過分追求利益和欲望。儒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力圖揭示苦與樂的真實內容,對苦與樂做了多方面的剖析;同時,把苦與樂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和人的志向抱負結合起來,有著較為豐富的內容。

先秦儒家的苦樂觀

孔子認為,提高道德修養、豐富精神生活是很大的快樂。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葉公間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在孔子看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高尚的,追求道德完美是快樂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孔子還認為,快樂就是循理辦事,不違理,不強求。《荀子·子道》中載道:“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則樂其意;既已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者,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孔子還曾對不同的快樂做出了區分,指出令人快樂的事並非都是好事,這一思想十分深刻,且帶有一定的辯證色彩。他說道:“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論語·季氏》)孔子也把苦樂問題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認為日常學習、會友、修身等都是很大的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這一名言影響深遠,至今仍對人們具有啟發意義。
孟子把誠看成是最大的快樂。他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孟子概括了快樂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內容和體現,指出:“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同上)這一概括,是有其合理性的。

宋代及其之後儒家的苦樂觀

在宋代,程顥程頤提出了他們的苦樂觀。他們認為:“聖人未嘗無喜也,‘象喜亦喜’;聖人未嘗無怒也,‘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聖人未嘗無哀也,‘哀此煢獨’;聖人未嘗無懼也,‘臨事而懼’;聖人未嘗無愛也,‘仁民而愛物’;聖人未嘗無欲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節,則謂之和。”(《二程集·外書》卷十)。二程在此主張對苦樂要有所節制,以和為貴。程頤還認為,按照事物的規律辦事就坦蕩快樂。他說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循理,故舒泰蕩蕩然。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二程集,經說》卷六)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范仲淹,他的苦樂觀對後人影響極大,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說:“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範文公文集·岳陽樓記》)陸九淵也曾言及苦樂。他說:“以道制欲,則樂而不厭,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陸九淵集》卷二十二《雜著,雜說》)陸九淵也是以追求精神享受為快樂的。
梁啓超在苦樂觀上對前人有所超越。他對肉體與精神之苦樂,有著辯證的理解。他說道:“物質上之欲唯患其多,精神上之欲惟患其少。”(《自由書·無欲與多欲》)“真苦真樂必不存於軀殼,而存於心魂,軀苦而魂樂真樂也;軀樂而魂苦真苦也。”(《德育鑒·存養》)梁啓超繼承了儒學的傳統,同樣認為增強道德意識、提高精神境界而獲得的快樂是最大最高的真正快樂。

歷史意義

儒家的苦樂觀與其重視人生修養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在內容上,儒家的苦樂觀從多方面多層次地揭示了苦與樂及其相互關係,包含著許多合理的成分。其中,有些內容已凝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沉澱為中華民族的基本心態,激勵著一代代的後來者。然而,儒家的苦樂觀理論結構上不夠嚴密和完備,內容也不夠詳盡。它僅僅從純主觀的體驗去評價苦樂,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