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葉,中藥名。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和川楝M.toosendan Sieb.Et Zucc.的葉。楝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川楝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行氣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濕疹瘙癢,瘡癬疥癩,蛇蟲咬傷,滴蟲性陰道炎,疝氣疼痛,跌打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楝葉
- 別稱:楝葉、苦楝葉、川楝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芸香目
- 科:楝科
- 屬:楝屬
- 種:楝、川楝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外用:適量;內服:煎湯,5-10g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性寒,有毒。
歸經
歸肝、小腸經。
功效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行氣止痛。
主治
濕疹瘙癢,瘡癬疥癩,蛇蟲咬傷,滴蟲性陰道炎,疝氣疼痛,跌打腫痛。
相關配伍
1、治皮膚瘙癢或濕疹(包括頭皮瘙癢):鮮苦楝葉心(枝尖鮮嫩葉)1握。清水煎湯洗患處。(《泉州本草》)
2、治腫毒:苦楝樹葉、烏桕樹蕊二味酌量。搗爛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3、治蜈蚣蜂傷:楝樹枝、葉汁,塗之良。(《綱目》引《簡便單方》)
4、治瘧疾:苦楝樹葉、亞婆子葉各9g。清水煎服,不拘時。孕婦忌用。(《嶺南草藥志》)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搗敷或絞汁塗。內服:煎湯,5-10g。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傷脾胃,不宜多服。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1、楝:又名苦楝、楝樹、翠書、紫花樹、森樹、火槍樹、金斗木、相心樹、花紋木。落葉喬木,高達10餘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分枝廣展,小枝有葉痕。葉為2-3回奇數羽狀複葉,長20-40厘米;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頂生一片通常略大,長3-7厘米,寬2-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多少偏斜,邊緣有鈍鋸齒,幼時被星狀毛,後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12-16條,廣展,向上斜舉。圓錐花序約與葉等長,無毛或幼時被鱗片狀短柔毛;花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急尖,外面被微柔毛;花瓣淡紫色,倒卵狀匙形,長約1厘米,兩面均被微柔毛,通常外面較密;雄蕊管紫色,無毛或近無毛,長7-8毫米,有縱細脈,管口有鑽形、2-3齒裂的狹裂片10枚,花葯10枚,著生於裂片內側,且與裂片互生,長橢圓形,頂端微凸尖;子房近球形,5-6室,無毛,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細長,柱頭頭狀,頂端具5齒,不伸出雄蕊管。核果球形至橢圓形,長1-2厘米,寬8-15毫米,內果皮木質,4-5室,每室有種子1顆;種子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2、川楝:喬木,高10餘米;幼枝密被褐色星狀鱗片,老時無,暗紅色,具皮孔,葉痕明顯。2回羽狀複葉長35-45厘米,每1羽片有小葉4-5對;具長柄;小葉對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4-10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兩面無毛,全緣或有不明顯鈍齒,側脈12-14對。圓錐花序聚生於小枝頂部之葉腋內,長約為葉的1/2,密被灰褐色星狀鱗片;花具梗,較密集;萼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約3毫米,兩面被柔毛,外面較密;花瓣淡紫色,匙形,長9-13毫米,外面疏被柔毛;雄蕊管圓柱狀,紫色,無毛而有細脈,頂端有3裂的齒10枚,花葯長橢圓形,無毛,長約1.5毫米,略突出於管外;花盤近杯狀;子房近球形,無毛,6-8室,花柱近圓柱狀,無毛,柱頭不明顯的6齒裂,包藏於雄蕊管內。核果大,橢圓狀球形,長約3厘米,寬約2.5厘米,果皮薄,熟後淡黃色;核稍堅硬,6-8室。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1、楝: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
2、川楝:生於海拔500-2100m的雜木林和疏林內或平壩、丘陵地帶濕潤處,常栽培於村旁附近或公路邊。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抗病毒作用:抗病毒活性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現代套用
治療化膿性皮膚病。
相關論述
1、《醫學入門·本草》:“皮、葉治游風疹瘡疥癩,小兒壯熱,煎湯浸洗。”
2、《綱目》:“疝入囊痛,臨發時煎酒飲。”
3、《廣東中藥》:“治跌打腫痛,止刀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