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橘皮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主治熱毒痢。
基本介紹
- 名稱:苦參橘皮丸
- 別名:苦參丸(《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 組成:苦參、橘皮、獨活、阿膠、藍青、黃連、鬼臼、黃柏、甘草
- 主治:熱毒痢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苦參、橘皮、獨活、阿膠、藍青、黃連、鬼臼(一作鬼箭羽)、黃柏、甘草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以蜜烊膠為丸,如梧桐子大,乾之。每服十丸,飲送下,一日三次。稍加之。
主治
熱毒痢。
附方
名稱:牡蠣湯
組成:牡蠣、白頭翁、當歸、犀角、艾葉、甘草、桑寄生、黃柏、黃連、黃芩、升麻、酸石榴皮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日午再服
主治:諸熱毒痢,下黃汁及如赤爛豆汁,如赤帶狀,又如魚腦,壯熱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名稱:鬱金散
組成:川鬱金、槐花、甘草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前豆豉湯調下
主治:一切熱毒痢,下血不止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一
名稱:香豉湯
組成:香豉、薤白、梔子、黃芩、地榆、黃連、黃柏、白朮、茜根
用法:上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服
主治:下焦熱毒痢魚腦,雜痢赤血,臍下少腹絞痛不可忍,欲痢不出
出處:《千金》卷二十
名稱:黃連丸
組成:黃連、當歸、黃芩、赤石脂、龍骨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時氣熱毒痢
出處:《聖惠》卷十六
名稱:黃連飲
組成:黃連、白蘘荷根、犀角、黃芩、白頭翁、茜根、藍青、甘草
用法:上為粗末。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後各一服
主治:小兒熱毒痢下血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名稱:黃連散
組成:黃連、當歸、阿膠、黃芩、赤芍藥、地榆、甘草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主治:傷寒熱毒痢,下膿血,腹痛
出處:《聖惠》卷十三
重要文獻摘要
《千金方衍義》:苦參治心腹結氣,黃連治腸澼腹痛,黃柏治五臟脾胃結熱,鬼臼避惡氣不祥,藍青解諸毒蠱,獨活治風寒所擊,橘皮除胸中痰熱逆氣,利水谷,下氣,阿膠止五臟內崩,甘草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合本經諸治,則此方辟除毒熱最迅,而丸服之法最緩不過,藉以為應敵之需,非但不可峻用,而久服尤為不宜,所以先哲有久服黃連、苦參反從火化之說,以苦先入心,久而增勝,逮所必至。至於痢久,胃氣侵衰,飲食艱進,慎勿誤投,以取虛虛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