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圓藥物組成是苦參三十二兩,荊芥(去梗)十六兩等,主治治心肺積熱,腎臟風毒攻於皮膚,時生疥癩,瘙癢難忍,時出黃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苦參圓
- 拼音:Kǔ Shēn Yuán
苦參圓藥物組成是苦參三十二兩,荊芥(去梗)十六兩等,主治治心肺積熱,腎臟風毒攻於皮膚,時生疥癩,瘙癢難忍,時出黃水。
苦參圓藥物組成是苦參三十二兩,荊芥(去梗)十六兩等,主治治心肺積熱,腎臟風毒攻於皮膚,時生疥癩,瘙癢難忍,時出黃水。製法上為細末,水糊為圓,如梧桐子大。用途用量每服三十圓,好茶吞下,或荊芥湯下。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on),豆科槐屬多年生亞灌木,高1-2米。莖直立多分枝;葉卵狀披針形,背面密生柔毛;總狀花序頂生,花冠黃白色,旗瓣卵狀匙形;果圓柱形,呈串珠狀;種子褐色扁球狀;花期6-7月,果期7-9月。《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苦參名稱的由來:“苦似味名,參以功名,槐似葉形名也。”苦參,...
苦參屬(學名:Sophora L.)是豆科下的一屬。落葉或常綠喬木、灌木、亞灌木或多年生草本,稀攀援狀。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多數,全緣。苦參屬約70餘種,廣泛分布於兩半球的熱帶至溫帶地區。(概述圖參考來源:)植物學史 Sophora原稱為“槐屬”,但從Sophora拆分出Styphnolobium等屬後,將Styphnolobium稱為“槐屬...
苦參,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其苦,寒。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性味 味苦,性寒。歸經 歸心...
苦參(學名:Sophora flavescens Alt. Hort. Kew ed.)是豆科苦參屬植物。分布於俄羅斯、日本、印度、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南北各省區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
苦參實,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lt.的種子。分布於全國各地具有清熱解毒,通便,殺蟲之功效。常用於急性菌痢,大便秘結,蛔蟲症。入藥部位 種子。性味 味苦,性寒。歸經 歸肝、脾、大腸經。功效 清熱解毒,通便,殺蟲。主治 急性菌痢,大便秘結,蛔蟲症。相關配伍 1、治急性菌痢:苦豆研末,...
小苦參,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敏感木藍Indigofera sensitiva Franch.的根。分布於雲南。具有止痛接骨,止血消炎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入藥部位 根。性味 味苦,性涼。功效 止痛接骨,止血消炎。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採集加工 秋後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苦參屬草本或基部木質化成亞灌木狀植物,高可達1米。羽狀複葉;托葉著生於小葉柄的側面,鑽狀,小葉對生或近互生,紙質,葉片披針狀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側脈不明顯。總狀花序頂生;花多數,密生;苞片似托葉,脫落;花萼斜鐘狀,花冠白色或淡黃色,旗瓣形狀多...
苦參鹼,分子式為CHN₂O,是由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植株、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製成的一種生物鹼。物性數據 1.性狀:白色粉末。2.溶解性:能溶於水、苯、氯仿、甲醇、乙醇,微溶於石油醚。編號系統 CAS號:519-02-8 MDL號:MFCD00210527 分子結構數據 1、 摩爾折射率:71.12 2、 摩爾體積(cm3/...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Kom. ex Pavol.)是豆科苦參屬植物,高可達2米,枝多開展,羽狀複葉;托葉鑽狀,宿存;小葉片形態多變,一般為橢圓狀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上面幾無毛,下面中脈隆起,總狀花序著生於小枝頂端;花小,花萼鐘狀,藍紫色,萼齒圓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黃色,旗瓣倒卵狀長圓形,柄與瓣片近...
涼山白刺花(學名:Sophora davidii var. liangshanensis C.Y.Ma)是豆科苦參屬植物白刺花的變種。小葉長圓形,較大,側脈兩面均明顯,稍隆起,被灰白色近貼伏狀疏柔毛;莢果細圓柱形,串珠狀,種子間縊縮部較細長,有2-3粒種子,罕5粒。 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為:小葉長圓形,較大,側脈兩面均...
⑥ 治布魯氏菌病:佛手參、苦參、地丁等量。每日二次,每次三錢,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⑦ 治血虛乳汁缺少:手掌參配黃芪、當歸、漏蘆、玉竹。水煎服。(《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宜忌】《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外感忌服。藥材 乾燥塊莖形如手掌,指狀分裂,通常4~6裂不等,稍扁,長2...
短絨槐(Sophora velutina Lindl.),是木蘭綱、豆科、苦參屬植物,生長於中國雲貴川地區的一種槐樹,常見於山谷、河溪邊。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2米。幼枝、花序軸、花枝和葉軸等幼嫩部分密被黃白色或銹色短絨毛(小葉上面除外)。羽狀複葉,長15-20厘米;葉軸上面具狹槽;托葉線形,長6-7毫米,被長柔毛;小葉8...
④治濕疹、瘡毒、燙火傷:十大功勞鮮莖、葉、苦參各60g,煎水洗患處,或燒乾為末,麻油或凡士林調成20g油膏外擦,或紗布上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理化鑑定 (1)取本品粗粉約0.1g,加1%HCL5ML,水溫浸15分鐘,濾液加碘化鉍鉀試劑數滴生成橙紅色沉澱。(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毫升,冷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