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昂二世(葡萄牙國王)

若昂二世(葡萄牙國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若昂二世 (1455—1495),葡萄牙阿維什王朝君主,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非洲的阿方索五世之子。在位期間,他大力支持開闢通向印度的新航路。

基本介紹

  • 本名:若昂二世
  • 別稱:約翰二世
  • 所處時代:葡萄牙阿維什王朝
  • 民族族群:葡萄牙人
  • 出生地:葡萄牙
  • 出生時間:1455
  • 去世時間:1495
  • 主要成就:發現好望角
  • 職業:葡萄牙阿維什王朝君主
人物生平,開闢新航路,國內政治,晚年,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開闢新航路

對東方的嚮往
這裡要先討論一下為什麼當時的西歐對東方的印度如此感興趣。除了寶石和香料以外,宗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奧斯曼帝國時時刻刻威脅著歐洲的安全;而處在非洲東部的的阿比西尼亞王國(今衣索比亞)卻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皈依了基督教;如果能聯繫到這個王國,(普萊斯特·約翰王國)能與其合作,南北夾攻,共同打擊基督的敵人的話,那么這一大禍患的消除就指日可待了。另外在歐洲有一個傳說流傳了很久,那就是在印度存在著一位基督教的聖人,他以賢良的品德和虛懷若谷的精神在異教的世界裡面傳播著基督的福音,並且還建立了基督的王國。在葡萄牙,人們稱這位聖人為“印度的普萊斯特·若奧”(Preste João das Índias)。尋找他的所在也成為了西歐的熱門話題。於是在香料的誘惑下,在這些傳說的刺激下,從若昂二世開始,向印度航行就變成了葡萄牙全國的目標。
好望角的發現
最初為若昂二世開闢航路的是航海家迪奧戈·高(Diogo Cão,這個姓其實是“狗”的意思)1483年,發現剛果;1484年,到達薩伊河口。這個訊息傳回國內,國王興奮不已,因為根據古希臘的地理資料,再往南就是世界的盡頭了。他派大使在羅馬教廷宣布:葡萄牙的船隊馬上就要到達阿拉伯海灣了;與此同時,他又將狄奧戈派出海,繼續探索新航路。但是一直沒什麼更大的進展。就在這個時候,熱那亞人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了若昂二世的宮廷,向他獻上了自己向西航行以到達印度的計畫。但是若奧二世熱衷於非洲大陸的開發,哪裡敢做這種高風險的投資項目?而且他也不太相信哥倫布向西航行路程更短的說法(哥倫布當初號稱從西走的話到達亞洲只有180個經度,但實際上有290多個經度)。被拒絕後的哥倫布輾轉來到卡斯蒂利亞,得到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支持,於1492年實現了自己的航行。而在這之前的1488年,航海家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Bartolomeu Dias)終於完成了幾代葡萄牙人夢寐以求的大業:繞過風暴角。
1487年8月,奉國王若昂二世之命,迪亞士率領著只有三艘快帆船的小船隊從里斯本出發一路向南航行。1488年初,突如其來的颶風使船隊遠離了非洲海岸;經過了重重艱險之後船隊才又見到了大陸,在今天南非共和國一個叫做摩塞爾灣(Mossel Bay)的地方拋下了錨。上岸後迪亞士發現,非洲海岸從這裡開始轉而向東方延伸了:毫無疑問,自己所站立的地方正是非洲大陸的盡頭,印度洋的起點!他顧不得整頓殘破不堪的船隻,立即派信使向若昂二世傳達了這個訊息。若昂二世聞訊十分高興,一想到今後可以沿著這條航路到達印度,他就異常的興奮。回頭看了看迪亞士的信,發覺他將這個海角命名為了風暴角(Cabo das Tormentas),感覺不太好,不喜慶。於是國王大筆一揮,好望角(Cabo da Boa Esperança)從此以後就被標示在了航海圖上。
好望角的發現者-迪亞士好望角的發現者-迪亞士
與西班牙的爭奪
葡萄牙人沒高興多久,哥倫布就從西方回來了。他特意停靠了里斯本,覲見了若昂二世。他先是吹噓了一番所謂“印度”黃金香料遍地的盛況,又旁敲側擊的埋怨了當初國王是如何不信任他、敷衍他、不給他授權、喪失大好機會等等。但是在他面前的可是一個“完美”的人,若昂二世立即予以回應:根據1478年葡萄牙與卡斯蒂利亞簽署的阿爾卡索瓦斯和約(Paz das Alcáçovas ),你哥倫布發現的土地是屬於我們葡萄牙的。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起因起源於加納利群島的主權之爭。14世紀的時候勇敢的阿豐索四世的船隊就曾經到達過加納利群島。百年以後,若昂一世的船隊再一次到達了那裡,只不過卡斯蒂利亞人這次也上了島,並且宣示主權。雙方爭執不下,問題又被提交到教皇哪裡去了。但是這個爭論持續了很多年,直到當時還是太子的若昂二世出了個用加納利群島的主權換取非洲霸權的主意,這場爭論才算告一段落。這就是阿爾卡索瓦斯和約的主要內容:葡萄牙放棄對加納利群島的一切權利要求,但是卡斯蒂利亞也不得再對加納利群島以南將來可能發現的新的陸地提出權利要求。而這次哥倫布發現的安德烈斯群島恰巧就在加納利群島以南!
哥倫布一聽立即傻眼了。趕緊回去同卡斯蒂利亞國王商議。此時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阿拉貢國王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兩個王國通過聯姻關係已經合併,造就了早期的西班牙帝國。還是這位雄才大略的若昂二世主動向西班牙提出:開始談判,另立新約。經過反覆的討價還價、明爭暗鬥,1494年,兩個國家分割世界的協定,托爾德西拉斯條約正式出籠了。該條約於1506年正式被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承認。其主要內容為:以維德角群島以西三百七十海里處的經線為界將世界劃分為兩個半球,西半球歸西班牙,東半球歸葡萄牙。根據哥倫布的估計,這么劃分是西班牙占了好處,因為他概念里的印度是在那邊;但是老謀深算的若昂二世心裡早就笑開了花:東邊有早已撈到好處的幾內亞灣不說,好望角的發現也昭示著印度已經近在眼前;而且根據葡萄牙天文學家推算,印度完全在葡萄牙的擴張範圍之內。日後的事實證明若昂二世的選擇是正確的。
簽署托爾德希拉斯條約簽署托爾德希拉斯條約

國內政治

除了繼續海外擴張以外,若昂二世也在國內做了不少工作。他打壓了一批在阿豐索五世當政時期權力過度膨脹的大貴族。許多貴族要么被處死,要么被沒收家產,要么被迫背井離鄉,出走他國,甚至連主教級的神職人員也在他的處理名單之列。通過這場血腥的清洗運動,若昂二世可以毫無阻攔的施展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了。他首先改組了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將各項大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其次是同歐洲許多國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注意,此時距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的發表(1514)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若昂二世的所作所為竟如同是讀過這本書一樣,處處透露著強硬的手腕和實用主義的精神。同時,在西班牙大舉迫害猶太人,逼迫他們離境的時候,若昂二世接納了他們,只要交納稅金就可以留下來。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在經商方面的天賦,這批猶太人其實為日後的商業活動出了不少力——儘管他們在葡萄牙的處境也不比在西班牙好到哪兒去。

晚年

若昂二世有一個最大的野心,不是控制印度航路,而是吞併整個西班牙!他從卡斯蒂利亞同阿拉貢的合併上得到了啟發,決定利用西班牙國王只有一個女兒的機會,也用聯姻的方式實現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合併。於是阿豐索王子便與西班牙的伊莎貝爾公主結婚了。如果兩國合併成功,一個控制整個地球所有大洋的超級帝國就會從此誕生——但是,若昂二世的美夢破滅了。1491年,在一次郊外遊獵的過程中,王子竟然不慎從疾馳的馬背上跌落,重傷不治而亡!這僅僅是若昂二世的噩夢的開始。受到彈壓的貴族趁此機會推舉若昂二世的堂弟貝雅公爵曼努埃爾(D. Manuel, Duque de Beja)繼承王位。若奧二世堅決反對這個提議,因為曼努埃爾是維塞烏公爵迪奧戈(Diogo, Duque de Viseu)的親弟弟,後者可是若昂二世親手處死的。如果曼努埃爾登基,就意味著大貴族勢力的復辟。為此,國王親自前去羅馬進行斡旋,試圖讓他的私生子獲得繼承權。但是大貴族們在羅馬也安排了人,國王的目的並沒有達到。不久以後的1495年,若昂二世便含恨去世了。遺體葬在戰役修道院。隨後,曼努埃爾登基為幸運的曼努埃爾一世
雖然若昂二世生命的最後幾年厄運連連,但是在這之前他所作的一切都為葡萄牙帝國東方貿易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無愧於“完美”的稱號。
葡萄牙軍事首領第8代布拉乾薩公爵若昂二世於1640年12月1日在里斯本暴動,攻入王宮,推翻西班牙人的統治,若昂二世加冕為葡萄牙國王,稱若昂四世(1640~1656在位),建立了布拉乾薩王朝。經過近28年的戰爭,西班牙在1668年承認葡萄牙獨立。

人物評價

1481年,堪稱葡萄牙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之一的若昂二世登基了。其實早在當太子的時候的1474年,他便接手了叔祖恩里克王子的航海事業,成為了商人和航海家們的保護者,並致力於找到通往印度的航路。由於他這種支持航海發現的開明政策,他被稱為“完美太子”(o Príncipe Perfeito),即使在他登基以後,這個稱號也一直保留了下來。事後證明,他在王位上的所作所為確實無愧於“完美”這個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