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實

苘實

苘實,中藥名。為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A.avicennae Gaertn.]的種子。我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地均產,東北各地也有栽培。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癰,退翳明目之功效。常用於赤白痢疾,小便淋痛,癰疽腫毒,乳腺炎,目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苘實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錦葵目 
  • :錦葵科
  • :苘麻屬
  • :苘麻
  • 分布區域:我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地均產,東北各地也有栽培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入散劑
  • 毒性:無毒(《新修本草》)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別名

苘麻子、䔛麻子、䔉實、䔉麻子、空麻子、野苧麻子、冬葵子、青麻子、苘麻種子、䔛子、野錦才子、白麻子。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脾、大腸經。

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消癰,退翳明目。

主治

用於赤白痢疾,小便淋痛,癰疽腫毒,乳腺炎,目翳。

相關配伍

1、治赤白痢:䔛麻子一兩。炒令香熟,為末,以蜜漿下一錢,不過再服。(《楊氏產乳方》)
2、治腹瀉:苘麻子焙乾,研細末。每次3g,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3、治尿道炎,小便澀通:苘麻子15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4、治乳汁不通同:苘麻子12g,王不留行15g,穿山甲6g。水煎服。(《長白山植物藥志》)
5、治一切眼疾:苘麻子一升(揀去土,杵為末)。上一味,以獖豬肝一片如手大打,薄批作五七片,於藥末中,蘸勻炙乾,再蘸再炙,末盡為度,搗為散,每服一字,空心,臨臥,陳米飲調下,服五七服,加半字,又五七服,加至半錢止。(《聖濟總錄》炙肝散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散劑。

炮製

採集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後,打下種子,篩去果皮及雜質,再曬乾。

炮製方法

除去灰土等雜質。用時搗碎。

形態特徵

苘麻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本,高達1-2m。莖枝被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12cm,被星狀細柔毛;托葉早落;葉片圓心形,長5-10cm,先端長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邊緣具細圓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3cm,被柔毛,近頂端具節;花萼杯狀,密被短絨毛,裂片5,卵形,長約6mm;花黃色,花瓣倒卵形,長約1cm;雄蕊柱平滑無毛;心皮15-20,長1-1.5cm,先端平截,具擴展、被毛的長芒2,排列成輪狀,密被軟毛。蒴果半球形,直徑約2cm,長約1.2cm,分果爿丬15-20,被粗毛,頂端具長芒2。種子腎形,褐色,被星狀柔毛。花期7-8月。

生長環境

常見路旁、荒地和田野間。我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地均產,東北各地也有栽培。

藥材性狀

種子三角狀扁腎形,一端較尖,長3.4-4mm,寬約3mm。表面暗褐色,散有稀疏短毛,邊緣凹陷處具淡棕色的種臍。種皮堅硬,剝落後可見胚根圓柱形,子葉摺疊呈W字型,胚乳與子葉交錯。氣微,味淡。
以籽粒飽滿,無雜質者為佳。

相關論述

1、《新修本草》:“主赤白冷熱痢,散服飲之;吞一枚,破癰腫。”
2、《綱目》:“主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3、《湖南藥物志》:“明目,止痢。”
4、《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消炎,利尿,通乳。主治小便不利,產後乳汁不下,乳房脹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