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逢澍

苗逢澍

苗逢澍,康定軍分區第一任政委、軍管會主任。曾任中共康定地委書記,西康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四川省委常委、省監委書記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逢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西省襄垣縣
  • 出生日期:1916年3月
人物簡介,生平簡歷,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以後,社會評價,

人物簡介

苗逢澍,1916年3月生,山西省襄垣縣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畢業於山西省長治中學。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
苗逢澍

生平簡歷

早在中學時就要求進步,追求真理,是山西長治縣中學由中共領導的山西犧盟會負責人。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9月,苗逢澍赴太原參加了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10月被派往興縣三區開展抗日動員活動,先後任區“動委會”主任、犧盟會區協助員、秘書、特派員、二區委委員、縣委組織部部長兼社會部長;嵐縣縣委書記、晉綏一地委組織部長等職。在極其困難的戰爭環境中,他積極組織民眾開展對敵鬥爭,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

解放戰爭時期

歷任晉綏五地委組織部長、山陰縣委書記。1946年5月,根據中央“五四”指示,發動民眾,懲罰惡霸地主;減租減息,完成土地改革。1949年1月,任晉綏分局組織部幹部科長時,按照黨中央關於老區支援新區的指示和局的決定,負責抽調萬餘名幹部到大西北和南下川康。當時,組織上決定其在晉西北中心地委任副書記兼組織部長,後又決定其南下。11月任南下工作團第三梯隊副政委、政委。隨軍人川後,先調其去川北區,後又決定到西康省。這些,他都服從安排,表現了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黨性觀念。

建國以後

1950年初,任西康區黨委委員兼康定地委書記、康定軍分區政委(該軍分區第一任政委)、軍管會主任,承擔著開闢新區和支援解放軍進軍西藏的重要任務。他跋山涉水,不畏惡劣的自然環境和交通困難,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每到一縣把情況摸準後立即向上級黨委寫出報告,為西南局和區黨委全面地、準確地掌握少數民族地區情況作了大量工作。他堅決貫徹黨的慎重穩進總方針,始終注意把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統戰工作和培養選拔優秀少數民族幹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他認真執行《共同綱領淨,在軍事管制,清剿土匪,穩定社會治安,籌集物資,修築公路等工作中,注意聽取和尊重各方面人士意見,爭取各族各界的支持,使康定地區形勢很快穩定下來,並組織康區各族人民積極支援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11月,根據西南局和西康區黨委部署,由他負責籌建了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地專級的民族區域自治——西康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為開創西康地區工作和以後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區域自治積累了經驗。1954年後,苗逢澍歷任西康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任省民工委書記、省監委書記、農業機械廳廳長、手工業廳廳長、化工廳廳長、水電廳廳長和黨組書記、省顧問委員會常委等領導職務。參與領導了藏彝區民主改革和平叛等工作,興建玉溪河、升鐘、三岔等大型骨幹水利工程,為水利、水電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1年10月3日因病在成都逝世。

社會評價

他對黨忠誠,堅持黨的原則,維護黨的團結,嚴以律己,不計個人得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廢寢忘食,不管在哪個崗位或哪個時期都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出色地完成省委分配的工作,受到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藏彝區人民的讚揚。“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林彪、“四人幫”迫害,與“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抵制和鬥爭,身心受到嚴重摧殘。1983年,退居二線後,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心黨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去世後,按其生前遺願,將骨灰送回康定撒向折多河,部分骨灰埋於跑馬山公園,其上種植常青松柏,與甘孜州土地和人民長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