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苗族製作和佩戴首飾的歷史悠久。唐代詩人劉禹錫貶官至湘西,曾賦詩描述苗族佩戴“銀釧金釵”的狀況。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稱苗族首飾以銀、錫為之,長一尺余。
明代《黔記》則謂貴州苗族“未娶者以銀環飾耳,號曰馬郎,婚則脫之”,而黎平“富者以金銀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聯環”。
苗族銀飾的發展,與早期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緊密相連,在人類社會的早期,由於人類認知的有限以及生產工具的缺乏,人類在變幻莫測的大自然中顯得較為脆弱,人類的命運與自然的緊密相連,依託自然環境的存在而發展,正因如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和敬畏產生了較為原始的圖騰崇拜。從苗族銀飾的紋飾和造型亦可看出與其所形成的環境和特殊的民族背景有著較強的聯繫。
工藝特徵
文化特徵
銀飾的造型、工藝、紋飾展現了苗族人們的情感、意識、喜好、願望,從其工藝以及各樣的造型紋飾也可看出苗族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氣息,更凸顯了苗族人民的獨特審美和文化內涵,是苗族文化歷史的沉澱、類系劃分的印記、宗教信仰的形化和是否婚配的標誌。同時,銀飾以大為美、以多為美、以重為富的特徵,從某方面也體現了一個家庭是否富裕。銀飾始終貫穿於苗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是根植於苗族社會文化載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展示著一個民族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特有的審美情趣”。
苗族喜銀器,無論男女,戴用耳環相勸,婦女並戴手釧。富有婦女戴手釧五六對者。其項圈之重,或競多至百兩,炫富爭妍,自成風氣。”凡重大節日期間,苗族婦女們均身著飾滿銀飾的盛裝,或慶祝、或炫富、或求偶、或示情。古今以來,銀子在某種意義上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尤其是在古代,銀子一直以貨幣的形式存在,是用來交換物品的媒介,苗族人民對宗教信仰在某種程度上以銀飾的物化、外化形式呈現出來,同時也是一個家庭富裕程度的體現。即便在到當下,苗族地區也會為家中的姑娘置辦銀飾套裝,作為其出嫁的盛裝或平時參加盛大節日的服飾。品種類型多樣,做工較為講究,繁複重疊,光芒耀眼,給人以較強的視覺衝擊。苗族銀飾的品種多樣,從頭到腳,飾遍全身。明代,史籍中開始出現關於苗族佩戴銀飾的記載,“富者以金銀耳洱,多者至五六連環”。日常生活中的苗族人民以佩戴銀飾為基本的著衣常態,尤其以女性為主,在重大節日和婚慶時,苗族姑娘便會特別注重銀飾與服飾的搭配,頭戴銀角、銀扇、項圈、手帶銀鐲、身批銀衣,腳帶銀鏈等佩帶琳琅滿目的銀飾去參加活動,苗族銀飾穿戴上身時,隨著步伐的移動會彼此撞擊,發出帶有節奏感的聲響,像悅耳的鈴聲,歡快而又富有動感;節日中佩帶銀飾盛裝出席,既是盛大節日的歡慶之心,同時也是為了展示自身的著裝美和形象美。一旦逢年過節、婚慶趕集便成了苗族銀飾的最佳展示場所。苗族銀飾品種多樣、造型奇特,以大、多、重為美是其基本的審美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家庭的富裕程度,同時也充分表現了苗族銀飾特有的民族獨特感以及內涵價值。
樣式
貴州省黃平縣苗族銀飾製作技藝十分發達,製品主要包括婦女佩戴的銀冠、耳環、項圈、項鍊、手圈、銀腰帶、背扇等,其中以銀冠、響鈴板、銀項鍊、銀腰帶最為精美。銀冠以銀花簇擁,間有蟲鳥,整體上看如同簇錦花籃。銀項鍊的響鈴板款式眾多,精巧雅致;吊墜的護心鏡盤下垂掛的器飾搖擺撞擊,發出悅耳的音響。銀腰帶上鏨刻著各種圖案,製作極為講究。
圖案
黃平苗族銀飾圖紋題材豐富,昆蟲、花草、鳥雀、龍魚等均可作為表現對象,這些圖紋多來自黃平苗族祖輩生存的自然環境,體現著苗族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狀況。
工藝流程
一、鏨花工藝
苗家“銀衣”上的圖案,如鳳鳥紋、龍紋、駿馬紋、瑞獸紋等,都是以浮雕璽花作為主要技法,同時還穿插以錫料翻模工藝和鏤空、肌理等特殊表現手法,加工時需用錘子、簽子、錫模等工具。
鏨子是雕刻銀衣片時較為重要的工具,由師傅根據紋樣需要自制,每個銀匠師傅大約有上百根鏨子,分為一字鏨、雀眼羞、點鏨、面鏨、肌理鏨等,同一類型的簽子又包括很多型號,例如一字鏨有厚薄、寬窄之分,較厚的一字鏨用來雕刻紋樣的外輪廓線;薄而鋒利的一字鏨用於雕刻紋樣上的裝飾線。厚而鈍的鏨子雕刻出來的線具有混沌、含蓄的視覺效果,適合於雕刻紋樣的邊緣外輪廓線:薄而利的鏨子則能表現清晰、明快的效果,用它來雕刻動物身上的飛毛、雲彩、人物面部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選擇什麼樣的鏨子是以銀匠師傅的經驗和對紋樣的理解為準的,不同的銀匠師傅在面對同一銀片紋樣時,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手法,工藝效果的呈現直接決定於審美和個性的思考。
苗族銀衣片的基本紋樣都沿用祖輩的銅模式樣,很多銅模已經傳承了很多代還在繼續使用。翻模工藝也採用古法。
二、花絲工藝
鏨花是講究粗細線條搭配和轉折結構的藝術,花絲則是以細如毫髮的銀絲在銀片上造型和裝飾的藝術。抽拉銀絲時要儘量長而均勻,然後將其壓扇。退火變軟後用鉗子將頭端擰幾個小麻花,再將其放在自製的“花絲木”上,順勢搓成麻花狀細絲(一般要反覆退火三次,搓三次)。麻花越緊密越流暢就越是精品。搓好花絲以後,將其排成幾排固定在木板的釘子上,用黏度適宜的牛膠將幾排花絲粘連在一起,待牛膠乾透後取下。
接下來的步驟是根據不同紋樣掐絲,最後最難也最關鍵的一步是將花絲焊接在銀片上。花絲工藝看似簡單卻非一日之功。控制用火是焊接花絲的基本功,要留心觀察不同部位焊藥的熔化程度。焊接是瞬間的藝術,眼力和動作相協調才不至於手忙腳亂。花絲工藝不必完全依靠祖輩傳下來的紋樣,因而在藝術創作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它追求的是細絲的肌理和紋樣變化在素而銀片上的搭配。因為花絲對技術含量要求較高,費工費時,製作高質量的花絲首飾所花費的勞動時間要遠遠高於一般工藝。
三、編結工藝
編結是苗族銀飾加工的特色之一。如膨項圈用四根約1.5米長的實心銀條相鉸接而成,主要使用編結、鍛造、花絲和焊接工藝。首先將銀子鍛打成四根直徑約0.7厘米、長約150厘米的方形銀條,退火後將兩根銀條平行捆綁在長2米的圓木棍上,銀條的中段用繩子擁綁結實,按相同方向將銀條纏繞成麻花狀,繞完一頭再按同一方向繞另一頭。再將這兩組銀條纏繞在一起,最後成為中間粗兩頭細的形狀。用錘子將麻花兩端敲緊、敲實,再把兩個從粗到細微彎的、纏有較粗花絲的銀管套在麻花的兩頭,將二者焊接在一起即告完成。
苗族銀匠清洗銀首飾時是將它置在明礬水(10斤清水兌約2—3斤明礬)中,在炭火上加熱直至煮沸,銀飾變白約10分鐘後取出,再放在清水中煮沸;用涼水反覆沖洗,最後用銅刷子將項圈刷亮,烘乾。
編結的魅力在於必須親眼見到工序和製作方法,才能明白最終效果是如何達成的,單憑想像無法從成品推斷其工藝方法。苗族編結工藝看似花團錦簇般的繁複,但觀察工藝操作才發現實際只是單元動作的連貫進行。編結時的整形則非常重要,需依靠簡單的工具將柔軟的銀條作空間的造型變化,從而從多個角度看都呈現較好而飽滿的輪廓。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苗族銀飾常出現於苗族的喜慶場合,蘊涵有避邪趨正、納福迎祥的寓意,具體生動地反映著苗族人民的生存狀況、精神面貌和審美心理,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保護、繼承和發展苗族銀飾製作技藝,對於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
傳承狀況
苗族地區技藝較好、了解銀飾歷史發展、擁有這種記憶情懷的工匠大多已到垂暮之年,年事已高,隨時面臨離世,這對銀飾技藝的傳承發展都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如果後繼無人,即意味著該項技藝面臨失傳。
傳承人物
吳水根,男,1966年2月19日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銀飾鍛制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申報地區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
楊正貴,男,苗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銀飾鍛制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申報地區為貴州省黃平縣。
邰引岩,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銀飾鍛制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申報地區為貴州省劍河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銀飾製作技藝(苗族銀飾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黃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銀飾製作技藝(苗族銀飾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4月28日,黃平縣舉辦了苗族銀飾、苗族刺繡現場競技大賽。
2019年10月27日上午,由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苗族銀飾工藝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結項成果展暨苗族銀飾人才培養模式座談會”在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正式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