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胞叉蕨(學名:Tectaria fauriei Tagawa)是叉蕨科、叉蕨屬土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1米。根狀莖短而直立,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厚膜質,暗棕色。葉簇生;葉柄深禾稈色,上面有淺溝,葉片三角卵形,奇數一回羽狀;頂生羽片三叉,頂生裂片橢圓形,側生裂片與頂生裂片同形但較小並有腋生小芽胞;側生羽片對生,稍斜向上,無柄,橢圓披針形,葉脈兩面均不明顯,側脈上面光滑,葉薄紙質,葉軸及羽軸深禾稈色,上面光滑,孢子囊群圓形,生於網眼的小脈上或交結處,囊群蓋圓盾形,棕色。
分布於中國台灣、雲南。生長在海拔800米的山谷林下。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芽胞叉蕨葉形豐滿,葉片寬闊,適宜於盆栽種植,也是書房、客廳、辦公室、會議室綠化的優良觀賞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土生植物。植株高達1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約1厘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6-7毫米,基部寬約1.5毫米,先端長漸尖,全緣,厚膜質,暗棕色。葉簇生;葉柄長60-70厘米,基部粗約5毫米,深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偶有線形的長鱗片,兩側有狹翅直達下部;葉片三角卵形,長30-40厘米,基部寬20-25厘米,奇數一回羽狀;頂生羽片三叉,頂生裂片橢圓形,長15-18厘米,中部寬約6厘米,先端急狹為尾狀,基部漸狹而下延,無柄,全緣,側生裂片與頂生裂片同形但較小並有腋生小芽胞;側生羽片1-2對,對生,稍斜向上,間隔4-6厘米,無柄,有腋生小芽胞,橢圓披針形,長約18厘米,中部寬4.5-5厘米,先端急尖為尾狀,基部漸狹為楔形,其下側下延,全緣,基部一對羽片較大並於基部下側有一小分叉。葉脈聯結成近六角形網眼,兩面均不明顯,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光滑無毛;側脈上面光滑,下面隆起並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薄紙質,乾後淡褐色,兩面均光滑;葉軸及羽軸深禾稈色,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毛,葉軸兩側有寬3-4毫米的闊翅。孢子囊群圓形,生於網眼的小脈上或交結處,在側脈間有不整齊的4-5行;囊群蓋圓盾形,膜質,棕色,早落。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台灣(南投、花蓮、台東、高雄)、雲南(易武、耿馬、西雙版納)。生長在海拔800米的山谷林下。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 孢子萌發:接種15天左右,孢子開始萌發。萌發時先產生一條初生假根,淡褐色,孢子萌發類型為向心型。
- 絲狀體:原葉體原始細胞分裂形成2-9個細胞的絲狀體,絲狀體細胞圓桶狀,直徑約為57.8-73.6微米,絲狀體先端細胞經過兩次斜分裂,形成楔形頂端細胞。絲狀體階段假根2-3條。
- 片狀體:頂端細胞持續分裂形成片狀體,基部細胞較大。有時片狀體可向左右兩側扭轉90°,片狀體整體形態為近圓形。
- 原葉體:多細胞的分生組織取代楔形頂端細胞,分生組織位於原葉體中間,向兩邊對稱分裂,此時有毛狀體產生,原葉體先端凹陷較淺,分生組織細胞較小,基部細胞較大。
- 成熟原葉體:接種56天左右,原葉體發育成熟。成熟原葉體為心臟形,原葉體橫軸長約1-1.2毫米,縱軸長約0.8-1.1毫米,原葉體橫軸大於縱軸,兩翼外展,翼的邊緣呈波狀。原葉體細胞內充滿葉綠體,原葉體的發育方式為三叉蕨型。雄原葉體為狹長心臟形,具有分生組織凹陷。
- 性器官:接種56天左右,出現性器官。雌雄同株,少數為雄配子體。頸卵器生長在生長點下方的中肋上,向遠離生長點的方向彎曲。頸卵器頂面觀呈矩圓形,側面觀呈長頸狀,頸壁細胞六層,頸卵器高約63.4-81.2微米,直徑約45.9-54.7微米。精子器遍布在狹長形的雄性配子體表面或兩性配子體的基部,精子器蓋細胞為圓形,直徑為42.8-61.6微米,高為22.5-42.9微米。
- 毛狀體:毛狀體有單細胞不具隔膜和兩個細胞具隔膜兩種,毛狀體在成熟原葉體階段大量出現。單細胞不具隔膜的毛狀體分布在原葉體邊緣及表面,兩個細胞具隔膜的毛狀體分布在原葉體表面,長度為23.6-49.8微米,直徑約為20.6-27.6微米。單細胞不具隔膜毛狀體數量比兩個細胞具隔膜毛狀體數量多。
繁殖方法
芽孢幼苗繁殖是芽胞叉蕨較簡易便捷的方式,一般情況下,芽孢的生長速度較快,在控制正常的溫濕度時,葉片背後後陸續出現芽孢,芽孢在7天左右即可長成幼苗。幼苗沒有根系,用枝剪將幼苗連帶葉片一起剪下下來,在幼苗基部留下2厘米左右長寬的葉片作為幼苗的營養物質體。剪下來的幼苗每株單獨裝盆,栽培基質蓋過幼苗基部即可。每次噴淋水之後,應檢查根部是否裸露,如果裸露應及時覆蓋。
主要價值
芽胞叉蕨葉形豐滿,葉片寬闊,適宜於盆栽種植,也是書房、客廳、辦公室、會議室綠化的優良觀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