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橋街道

芳橋街道

芳橋,位於中國陶都——宜興的東北角,總面積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8萬。境內山水相依,九山四盪,景色迷人。優美的山水風光,孕育了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這裡是陽羨第一人物、西晉平西將軍——周處的故里,更走出了科學家周培源、天文學家童傅等傑出人物。芳橋鎮還先後獲得了“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衛生鎮”等多項榮譽稱號。

芳橋風景靈秀,境內有陽山、葛寶山、架弓山、浮山、岱華山等九山佇立,陽山盪、下裴盪等四盪環繞。

截至2015年9月芳橋街道總面積為4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古來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今朝更是安居之樂地、發展之沃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芳橋街道
  • 面積:45平方公里
  • 人口:約2.8萬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發展定位,區位優勢,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社會事業,獲得榮譽,

建制沿革

古時用木板架橋,橋呈方形,故名方橋。後轉寫成芳橋。1911—1949年為芳橋鎮(後改為鄉),1959年成立芳橋公社,1983年10月改鄉,1993年撤鄉設鎮。1996年,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華陽、虞山、新北、瀆西、徐家、前陽、龍眼、雲巢、王乾、潛濠、沙板、芳橋、北大圩、梅子境、後村、後窯、陽山、西村、紅旗19個行政村和芳橋居委會。
2000年扶風鎮併入。2005年,全鎮轄芳橋、陽山、北大圩、後村、華陽、虞山、夏芳、屺山、金蘭、扶風、漳水、馬塘橋12個村和神龍、龍眼2個社區。2009年,將芳橋鎮虞山村劃歸屺亭街道管理;調整後,芳橋鎮行政區域面積51.3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2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2011年,面積38.8平方千米,人口2.77萬人,鎮政府駐芳橋芳陽路50號。2014年撤銷芳橋鎮,設立芳橋街道,辦事處駐芳橋集鎮芳陽路50號,面積38.78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管理2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9月芳橋街道總面積為4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2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
宜興市芳橋街道位置

人口

截至2015年9月芳橋街道常住人口3.2萬。

發展定位

近年來,芳橋鎮搶抓城市東進、開發區東擴兩大戰略性機遇,按照打造“城東新城的嶄新組團、科創產業的高端載體、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這一目標定位。
芳橋鎮位於宜興市的東北部15千米,全鎮總面積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萬,下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山水,陽山、金鵝山小山丘分布於集鎮四周,有“小西湖”之稱的陽山盪和後盪河分別位於集鎮南北,龍遊河和燒香港貫穿鎮區,自然環境優美。

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芳橋鎮沿S342快速通道到宜興市區不足17公里,到無錫市不足50公里,距新長鐵路宜興站僅9公里,並與滬寧高速、寧杭高速公路緊緊相連。滬宜幹線公路和S342省道穿境而過,抵達上海杭州南京等大都市只須1—2個小時。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億元,同比增長12%;財稅收入2.95億元,同比增長28.8%,增幅位於全市第二;財政可支配收入9365萬元,同比增長20.7%.1-11月份,工業現行價產值、工業銷售收入、後勁投入、用電量四項指標增幅分別高於全市2、1、6、5個百分點。全年完成工業應稅銷售47億元,同比增長14.4%;工業利潤2.8億元,同比增長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同比增長61.3%,增幅位於全市前三名。其中工業後勁投入9億元,同比增長23.3%,服務業投入6億元,同比增長200%,增幅全市第一。服務業單年投入超歷史總和,為旅遊小鎮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全年在建及達產工業項目13隻,其中市定重點項目2隻.

第一產業

2013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11元,增幅14.8%。新增高效林果面積882畝,高效設施大棚415畝,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200畝,完成金蘭農業園總體規劃。農民合作經濟蓬勃發展,新增專業合作社12家,實現了全覆蓋。虎皇珍稀植物園、恆潤生態園、芳橋村水蜜桃基地、陽山蔬菜基地、華陽村紅豆杉基地相繼建設,扶風村草莓基地擴面150畝,累計達250畝,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載體更為廣闊。

社會事業

科技
2013年引進10名“雙高”人才。全年創建成功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設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認定省高新技術產品8隻,申報發明專利60件,全鎮31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了研發中心全覆蓋。
城鎮建設
碧桂園一期項目成功開盤,實現當年快建設、當年出形態,銷售業績名列全市前茅。依託碧桂園,成功舉辦“醉美陽山盪”旅遊節,極大地提升了芳橋的知名度和對外影響力。培源路、孝侯路二期、陽山盪路完成面層瀝青攤鋪,全面實現環陽山盪周邊高等級道路環通。4萬多平方米的芳華苑和陽山南苑安置小區完成交付,18萬平方米的芳南苑安置小區建設快速推進,其中一期主體通過驗收,二期全面開工。岱華山忠孝文化園片區項目進展順利,陽山溫泉度假村水上餐廳主體封頂,忠孝園、陽山體育公園順利建成並對外開放,潮音閣完成二層主體施工,完成供電配網互聯項目201個,成為全市首個小城鎮配供電模式示範區。國家衛生鎮成功創建。以創衛為總抓手,深入推進專項整治,成立物業管理辦公室,最佳化環衛隊伍,提升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增設城管崗亭,進一步強化了對物業小區、鎮容鎮貌的長效管理。按照“淨化、美化、亮化”的要求,全面建立了鎮區全天候保潔機制,統一更換芳陽路全線和集貿市場的店招店牌,改造提升芳陽路綠化帶和人行道,完成5座公廁的標準化改造,實施孝侯路、培源路亮化工程,高標準通過國家衛生鎮驗收,反映芳橋城鎮建設成果的二十多篇報導在省市級媒體上播報,極大提升了芳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堅持把“山水相依、生態宜居”作為芳橋最大的金字招牌來打造,不遺餘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生態修復全面實施。道路沿線綠化、新建小區綠化、孝侯廣場綠化提升、陽山林相改造和山體修復等工程有序推進,全市綠化造林現場會在芳橋舉辦,綠化成為芳橋一張新名片。碧桂園家庭開心農場啟動建設,陽山盪西側拆遷區域1000畝農田完成整體流轉,引進龍頭企業“天信農資”實現規模化種植。總投資達4800萬元的萬畝土地整治示範項目通過省級審計驗收,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有力提升。全面完成陽山盪濕地修復、治太六期分散式污水處理、8萬平方米氮磷攔截工程,建設水環境二期、三期整治工程生態濕地52萬平方米。投入530萬元,疏浚河道15條、清淤12.66萬方,新建防洪護坡1600米,生態護坡6.56公里,實現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全覆蓋,水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村莊環境持續改善。掀起新一輪村莊環境整治熱潮,建立“月查季評、以獎代補”制度,完成52個自然村環境整治任務,金蘭村成功創建成國家級生態村,芳橋村創建成省級生態村,9個自然村達到三星級“康居鄉村”建設標準,金蘭、龍眼、陽山、後村等村莊環境整治的成果在《宜興日報》上報導。民生環保縱深推進。加快市政設施建設,實現環陽山盪區域污水、給排水、通訊管線全覆蓋。實施落後產能有序退出,關停鑄造企業2家,2家化工企業實現全面停產,3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務實推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新建秸稈氣化站2座,秸稈綜合利用率達70%以上。

獲得榮譽

近年來,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江蘇省體育先進鎮、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鎮、無錫市新型小城鎮、無錫市衛生鎮、無錫市社會治安安全鎮、無錫市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規劃編制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