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鑼子是一種源於萊蕪顏莊一帶的民間舞蹈,自清朝末年流傳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當時萊蕪荒飢窮饉,民不聊生,許多人流落集鎮,靠乞討賣藝謀求生路。這些人往往根據自己的職業特點或唱或說並加以表演,以求招徠顧客或博得憐憫。顏莊村民張鳳旨、苗傳美等人,蒐集加工改編了沿街乞討者與賣唱者擊鼓敲鑼的韻律,賣藥人打傘的技巧,磨刀人打夾板的節秦,熔多種民間技藝於一爐,形成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鼓鑼子
- 來源:萊蕪顏莊一帶的民間舞蹈
- 地點:萊蕪顏莊
- 時間:清朝末年流傳至今
歷史沿革,表演形式,舞蹈特點,基本特徵,傳承人物,成就,
歷史沿革
相傳清朝末年(1887年),那時的顏莊村土地荒涼,人民生活饑寒交迫,衣不遮體,食不飽肚,乞討者到處皆是。當時顏莊村位於萊(蕪)新(泰)路之要衝,既是商賈來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鎮,又是迎神賽會、焚香祭祀的主要場所,經濟較為發達,民間文化藝術自然活躍。當時有村民張鳳旨、苗傳美、劉俊田、楊春慶、吳慶乾等人,酷愛民間藝術,時常聚在一起戲耍唱跳,自娛自樂。成為本村春節過年、迎神賽會活動的中心人物。經過多年的演練,他們逐步將乞丐的敲花鼓、藝人的打銅鑼,賣鼠藥人的耍旱傘,磨剪刀人的打夾板等技藝融為一體,演變成一種獨特的歌舞說唱表演形式,由於以花鼓、銅鑼為主要演出道具和伴奏樂器,故取名:花鼓鑼子。
“花鼓鑼子”的起源與發展和當地的民間民俗及廟寺的祭祀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過去的村民衣食無助,家境貧寒,他們時常去廟寺燒香跪拜,祈求神靈保佑家人平安,把生的渴望寄托在神靈上,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他們不甘於貧窮和寂寞,時常聚在一起唱唱跳跳,自娛自樂,以窮歡樂來尋求精神上的滿足和心靈上的溝通。久而久之,則形成了花鼓鑼子這一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
在每年的春節前後是"花鼓鑼子"表演活動的熱鬧時期。他們五位藝人及樂隊鼓手一起到村中廟寺去燒香跪拜,祈求神靈賜福平安,保佑"花鼓鑼子"代代相傳。拜完神靈後,花鼓鑼子表演隊便集中排練演出,開始對台詞、湊戲文、並修整演出服裝和道具等,進行演出前的準備工作。此時,本村的村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給他們送些米麵和布料等,送錢送物,圖個祥和吉利。過了春節,先在本村演出三天,然後,再按請貼順序到外村和集鎮上去演出。正是這種形式和內容賦予了它頑強的生命力。
表演形式
花鼓鑼子最早的演唱形式為五人集體舞。領頭者為青年英雄扮相,一身青,緊束口,腰系板帶,足穿薄底靴,頭戴英雄巾,此人打鼓;第二人打小鑼,為姑娘扮相,梳一條大辮子,綠褂紅褲鑲金邊,足穿大纓子花鞋;第三人為丑角扮相,一身青,翻穿山羊皮坎肩,手打夾板;第四人為姑娘扮相,穿著同第二人,打小衩;第五人為丑角扮相,打扮同第三人,肩背褡子,打雨傘。演唱中,演員用攜帶樂器敲打節秦,見景唱景,見物唱物,即興表演,說唱舞蹈穿插進行。演員表演時上身雙手動作不多,主要是雙腳蹦跳,舞姿優美樸實,並不時插科打諢,做許多滑稽動作。這種舞蹈隊形變化多端,形式生動活潑,音樂節秦明快,唱詞通俗易懂,既可單獨表演,又可穿插於龍燈、獅子舞、高蹺等隊伍中配合演出,情趣橫生,生活氣息濃,深受民眾喜愛。
舞蹈特點
表演時,由鼓帶領全體跑“龍擺尾”隊形出場,跑的隊形有“八字串花”、“控門”、“轉燈式”等。接著先由鼓出場站在表演隊中間數板,“正月裡來是過年,我給父老拜個年,拜得好了你別夸,拜得不好你多包涵”,最後大家合說“多包涵”。數板後大家便開始演唱,演唱多以祝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為內容,曲調多為魯中地區的民間小調。表演時見景唱景,見物說物,時歌時舞,穿插進行,即興性很強。後來也唱一些表現某種情節的固定唱詞,如“畫扇面”,先由鼓數板:“四月里,四月八,奶奶廟裡把香插。小兩口,去趕會,素白小扇手中拿,無心觀看廟中景,回家把那扇面畫。”接著由打夾板和握傘者兩人輪流演唱,唱詞是:“四月里立夏少寒風,白居英房內似籠蒸,手拿扇面仔細看,高麗紙,白生生,揚起扇股血點紅,(哼哎哎嗨喲)扇面上面缺畫工。”接著內鼓再數板:“叫聲愛妻你是聽,丈夫有話記心中,都說你的手藝巧,畫個扇面是本領,願你細心來繪畫,留在身後傳美名。”大家合說“傳美名”。數板後再由夾板或傘演唱。打鼓者掌握著節奏的變化和隊形的轉變,小鑼、小鑔邊敲樂器邊跳舞,增添了表演的色彩。
“花鼓鑼子”舞蹈動作的基本特點是:擰腰扭胯風擺柳,抖肩縮脖腳步輕,兩腿靠攏彈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風。其中再伴有“翹鬍子”、“調情”等滑稽可笑的動作,形成了自娛娛人、插科打諢、風趣幽默的演唱形式與風格。
“花鼓鑼子”舞蹈動作的基本特點是:擰腰扭胯風擺柳,抖肩縮脖腳步輕,兩腿靠攏彈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風。其中再伴有“翹鬍子”、“調情”等滑稽可笑的動作,形成了自娛娛人、插科打諢、風趣幽默的演唱形式與風格。
基本特徵
“花鼓鑼子”其主要表演特徵是:“抖肩”、“彈跳”,其中重點步伐之一的“蹦跳步”為一拍一跳,步步蹦跳、抖肩晃膀,顯得輕快活躍。在表演中見景唱景、見物說物,插科打諢、風趣幽默。時歌時舞、穿插進行,即興性很強,並伴有翹鬍子(調情)等滑稽可笑的動作,以喜慶歡樂為表演基調,形成了自娛自樂的藝術表演風格。
表演形式由五名演員說唱表演,領鼓者帶領全體跑“龍擺尾”出場,即開始舞、唱、數板穿插進行表演,打鼓者掌握節奏與隊形的變化;夾板、傘穿插說唱數板,眾人和最後一句;小鑼、小鑔邊舞邊敲擊手中樂器,既增添了表演色彩,又為演唱起到了掌握節奏的作用。曲調為魯中民間小調,常用樂曲有“拜年歌”、“畫扇面”等,數板多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日常生活等為內容的唱詞,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一)打鼓者基本動作:做法(碎步擊鼓)右肩斜挎腰,雙手各持鼓槌,雙膝微屈"碎步"前行。同時雙手先右後左,每拍擊打兩下前鼓面。
(二)打小鑼、打小鑔者動作:做法(碎步擊鼓),步法同打鼓者,二人分別持鑼、鑔,每拍擊打兩下。
(三)擊夾板者動作:
1、擊板、雙手各握夾板的手柄,保持夾板垂立,以雙手的開、合使夾板相撞發出聲響。
2、蹦跳步
第一拍,左腳原地跳起,右腿順勢勾腳,提起約45度,雙手舉於額前“擊板”一次。
第二拍,腳做第一拍的對稱動作,雙手落於胸前“擊板”一次,蹦跳步可原地做,也可跑跳做,可根據隊形變化靈活運用。
3、轉跳步
第一拍,同“蹦跳步”的第一拍。
第二拍,做“蹦跳步”的第二拍動作,順勢左轉半圈。
第三拍,做“蹦跳步”的第一拍動作,順勢左轉四分之一圈。
第四拍。做第二拍動作,順勢左轉四分之一圈。
4、馬步蹲顫
第1-4拍,雙腿站“馬步”,隨鑼、鼓節奏,每拍向下顫動一次,同時,雙手胸左前,每拍“擊板”一次。
第5-8拍,移重心左轉身成右“前弓步”,雙手劃到胸前,每拍“擊板”一次。
第9-12拍,左腳向前上步漸右轉四分之一圈,順勢半蹲,右腳踮起,同時,雙手劃於右肩前,每拍“擊板”一次,眼視左前方。
第13-16拍,姿態不變,隨節奏每拍向下顫動一次,同時,雙手每拍“擊板”一次。
(四)打傘者動作
1、蹦跳步
做法,雙腿動作同擊夾板者的“蹦跳步”,右手握傘舉於右耳旁,左手扶“褡褳”。
2、轉跳步
做法,雙腿動作同擊夾板者“轉跳步”,手的動作同“蹦跳步”。
3、馬步蹲顫
第1-4拍,雙腿動作同擊板者"馬步蹲顫"的第十三至十六拍,右手動作同"蹦跳步";左手虛握拳。
表演形式由五名演員說唱表演,領鼓者帶領全體跑“龍擺尾”出場,即開始舞、唱、數板穿插進行表演,打鼓者掌握節奏與隊形的變化;夾板、傘穿插說唱數板,眾人和最後一句;小鑼、小鑔邊舞邊敲擊手中樂器,既增添了表演色彩,又為演唱起到了掌握節奏的作用。曲調為魯中民間小調,常用樂曲有“拜年歌”、“畫扇面”等,數板多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日常生活等為內容的唱詞,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
(一)打鼓者基本動作:做法(碎步擊鼓)右肩斜挎腰,雙手各持鼓槌,雙膝微屈"碎步"前行。同時雙手先右後左,每拍擊打兩下前鼓面。
(二)打小鑼、打小鑔者動作:做法(碎步擊鼓),步法同打鼓者,二人分別持鑼、鑔,每拍擊打兩下。
(三)擊夾板者動作:
1、擊板、雙手各握夾板的手柄,保持夾板垂立,以雙手的開、合使夾板相撞發出聲響。
2、蹦跳步
第一拍,左腳原地跳起,右腿順勢勾腳,提起約45度,雙手舉於額前“擊板”一次。
第二拍,腳做第一拍的對稱動作,雙手落於胸前“擊板”一次,蹦跳步可原地做,也可跑跳做,可根據隊形變化靈活運用。
3、轉跳步
第一拍,同“蹦跳步”的第一拍。
第二拍,做“蹦跳步”的第二拍動作,順勢左轉半圈。
第三拍,做“蹦跳步”的第一拍動作,順勢左轉四分之一圈。
第四拍。做第二拍動作,順勢左轉四分之一圈。
4、馬步蹲顫
第1-4拍,雙腿站“馬步”,隨鑼、鼓節奏,每拍向下顫動一次,同時,雙手胸左前,每拍“擊板”一次。
第5-8拍,移重心左轉身成右“前弓步”,雙手劃到胸前,每拍“擊板”一次。
第9-12拍,左腳向前上步漸右轉四分之一圈,順勢半蹲,右腳踮起,同時,雙手劃於右肩前,每拍“擊板”一次,眼視左前方。
第13-16拍,姿態不變,隨節奏每拍向下顫動一次,同時,雙手每拍“擊板”一次。
(四)打傘者動作
1、蹦跳步
做法,雙腿動作同擊夾板者的“蹦跳步”,右手握傘舉於右耳旁,左手扶“褡褳”。
2、轉跳步
做法,雙腿動作同擊夾板者“轉跳步”,手的動作同“蹦跳步”。
3、馬步蹲顫
第1-4拍,雙腿動作同擊板者"馬步蹲顫"的第十三至十六拍,右手動作同"蹦跳步";左手虛握拳。
傳承人物
“花鼓鑼子”的第二代傳人李聖儒老藝人講,他是1932年投師於張鳳旨老師的。張鳳旨曾說過,花鼓鑼子到他學藝時已經歷了40多年。以此推算,此舞形成已有百年的歷史,並逐步形成了自娛娛人的藝術傳統。
成就
建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重視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多次組織力量挖掘、加工提高。早在1957年和1960年,花鼓鑼子演唱隊就分別獲得山東省民間藝術挖掘獎和表演二等獎。近期,又兩次由省電視台錄相播放,並已載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山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