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海鸚(學名:Fratercula cirrhata):體長38-41厘米,翼展63.5厘米,重700-840克。是一種身體結實的鳥類,蹼腳、翅膀短,擅長游泳捕魚,而在陸地上行走時則顯得僵硬、步履蹣跚。有一張大嘴巴,呈三角形,帶有一條深溝。
海鸚靠捕食海洋魚類為生,生存本領極強。它們喜歡群居,把巢穴築在沿海島嶼的懸崖峭壁上的石縫溝中或洞穴里。在濱海草坡上群體巢居,每對海鸚挖一個深約 1米的地洞。海鸚的卵為白色,每次孵化一枚,孵化的工作主要由雌鳥完成。雙親共同餵養雛鳥,等雛鳥長到6個星期大,它們就棄它而去。小鳥會在洞裡再待上一個星期,這時候它的飛羽會長出來。然後它就從海濱飛向大海。兩三年後,海鸚會回到它的出生地繁殖後代。
生活在北太平洋的英屬哥倫比亞、橫跨整個阿拉斯加東南部及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及整個鄂霍次克海,並於日本本州及加利福尼亞州過冬。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簇海鸚體長38-41厘米,翼展63.5厘米,重700-840克。成鳥喙厚實,身材短粗,頭大,翅膀短,脊羽淡灰色,從側面看呈扁平的紅、藍、黃三色。翅羽呈黑色,腳鮮橙色。冬羽大多為黑色;夏季繁殖季節喙和腿變為紅色,面部變成白色,眼後具有向後彎的草黃色羽毛,有光澤,易於辨認。未成鳥似冬天的成鳥,胸部灰褐色,腹部白色,鳥喙主要是鮮紅色和黃褐色,有時綠色斑紋。當初夏繁殖期結束,簇海鸚開始褪羽毛,鳥喙也轉向一種沉悶的紅褐色,而且肚子散著一些淺棕色斑點。腿和腳為紅色或橙紅色,並貫穿全年。
簇海鸚外形獨特,雄鳥繁殖季節羽冠特點分明,頭冠鳳羽呈金黃色,兩束黃色小辮分別搭垂兩肩,非常醒目易辨。
簇海鸚亞成鳥像冬天的成鳥,但胸部灰褐色,腹部白色,鳥喙淺棕色。
棲息環境
平時棲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時期才回到岸邊的島嶼或陸地。把巢穴築在沿海島嶼的懸崖峭壁上的石縫溝中或洞穴里。洞穴是通常6英尺長,直徑4-6英寸。在數量高度密集的繁殖地,兩個或三個洞穴擠在一起。巢穴主要用作休息、睡覺和儲藏食物。平時在大海的上空展翅飛翔。
生活習性
簇海鸚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善於潛水,水下游泳和捕捉獵物,不善飛翔,飛行時常快速劇烈拍打羽翼。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喜歡集10至25隻的小群集體捕食。不論是遷徙途中飛行,還是在棲息地,它們總是成群結隊,統一行動。它們這樣做是一種有效的自衛行為,以此向其他動物顯示其龐大群體的威力,並標誌其棲息地的範圍,警告其他海鳥不得入侵其領地。在秋冬季,簇海鸚是在照顧幼鳥時會同時蛻毛。
靠捕食海洋魚類為生,生存本領極強。是世界上潛水本領最強的鳥類。在捕魚時,它輕鬆自如地潛入30米、60米,甚至200米深的海水中,直到捕捉到魚兒足以填滿它那寬大的嘴巴時才浮出海面。它的嘴每次最少能銜住10條細長條的海魚帶回巢穴中供幼鳥吃食。有些當父母的海鸚每天四、五次把深海中捕來的魚銜在嘴中飛回家中,探望它們的寶貝。
它們以各種海洋生物為食。主食是魚,如鯡魚、毛鱗魚和沙丁魚,有時也捕食鮭魚和鱈魚。通過潛水捕魚。在夏季的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包括魚、甲殼類、烏賊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簇海鸚幼鳥大多是餵食小魚。
分布範圍
簇海鸚分布於北太平洋,於日本本州及加利福尼亞州過冬。
原產地加拿大、日本、俄羅斯聯、美國。
產地不確定: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韓國。
繁殖方式
簇海鸚是一夫一妻制。早晨或傍晚是最常見的交配時間。該鳥會用頭輕彈來表示愛慕,不論是在陸地或水中進行。在此期間,鳥喙會不斷的張合,一對成員會相互鞠躬致意,或把自己的鳥嘴湊到一起相映成趣。雄鳥也會在水中游泳時,伸長脖子,拂去頭頂的水珠,觀察尋找目標,交配主要發生在水中,極少數情況下在陸地上進行。
簇海鸚3-4月到達繁殖地,產卵期可延長到5月。集大群在海邊和島嶼,築巢地點選在陡峭的山坡上或懸崖,鳥巢通常是一條1.5米的洞穴,在岩石或在一塊巨石的縫隙,巢內鋪設羽毛、草或碎屑,由雌雄雙方收集。夫妻關係是長期的。雌鳥一次只產一枚卵,橢圓形,呈白色,上有淡藍色和褐色斑紋。如果卵在10至21天內丟失,雌鳥會再產一枚替換。由雙親一同孵化及餵養雛鳥。它們會用雙翼將蛋抱在孵卵斑中。孵化40-53天,小鳥才能破殼而出。出生後45-55天內,全靠其父母捕來的魚餵養,小鳥都比較肥胖。六個星期過後,小鳥開始單獨生活,身體變瘦,羽毛豐滿時飛到海上獨自謀生。性成熟期3至5年,壽命20年以上。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