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剛剛走出大學校門一年的蘇州姑娘劉曉慧,捨棄了寫字樓白領的體面工作,來到陝北李家壩中學支教,親眼見證了陝北農村的落後與貧困,留守兒童的情感空白與心靈創痛。她沒有知難而退,而是為李家壩中學帶來了新氣象,孩子們的精神面貌也換了模樣。一年支教期滿,讓李家壩的人們驚訝的是,她與男友又結伴重返——他們要親手改變這一切。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窗外的天空 第二章 沉默的群體 第三章 為理想任性一回 第四章 李家壩中學 第五章 嶄新的苦生活 第六章 教師,新的職業 第七章 被遺忘的男孩 第八章 第一次交鋒 第九章 爸爸,能來看我一下嗎 第十章 惹人憐愛的付文娟 第十一章 師生相遇電影院 | 第十二章 教室里的廝打 第十三章 探訪牛寨村 第十四章 遠方的來信 第十五章 與馬煥明的再次交鋒 第十六章 陽光,並非照到每一個人身上 第十七章 想說調研不容易 第十八章 一次艱難的走訪 第十九章 一曲命運的悲歌 第二十章 來自校長的支持 第二十一章 普通而又貴重的禮品 第二十二章 文君的憂傷有誰懂 | 第二十三章 離別的痛 第二十四章 帶來幸福的“藍精靈” 第二十五章 君子協定 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答卷 第二十七章 春節,團圓的節日 第二十八章 來自黃土地的問候 第二十九章 春節,有人歡樂有人愁 第三十章 陝北,我又來了 第三十一章 賭來的班主任 第三十二章 董磊的情與痴 第三十三章 特別的文藝晚會 | 第三十四章 一次美好的春遊 第三十五章 難忘的遊歷 第三十六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 第三十七章 端午節的歡樂與哀愁 第三十八章 不一樣的快樂兒童節 第三十九章 來勢洶湧的病 第四十章 摸底考試遭遇滑鐵盧 第四十一章 夢想,原來並不遙遠 第四十二章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第四十三章 幸福來得猝不及防 第四十四章 別讓兒童再留守 |
人物介紹
劉曉慧
蘇州姑娘劉曉慧大學畢業後,在一個高端公司做白領,衣食無憂,生活安逸,收益豐厚,又有男友。一次婚禮,她和老同學加“舍友”相遇,一年沒見,她發現老同學變了很多,皮膚黝黑卻充滿活力,仿佛身上有著無限的力量。一問才知她大學畢業後便直接選擇了去山區做一名支教老師。那一刻劉曉慧才知道支教是怎么回事,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需要關愛和應當得到公平教育的孩子。於是,她毅然決然告別了那種平靜如水、一成不變、毫無生氣的日子,獨自踏上了到陝北李家壩中學支教的艱辛道路。她的支教行動兼具激情與衝動,初衷實現後也萌生過懊悔與遲疑。但在適應周邊環境,了解身邊人物之後,劉曉慧的思想與情感發生了漸變。她不僅用一己之力傳播知識、關愛學生,細心維護孩子們的自尊心,而且藉助親友力量,動用社會資源,吸引社會助學組織參與幫助李家壩中學改進教學條件、關愛留守兒童。
作品鑑賞
該小說表達了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省思。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農村出現了離開土地進城務工的民工潮。人們從最初沉浸在爭做“
萬元戶”,到暢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喜悅,隨著歲月的步伐,逐漸意識到暗藏的巨大隱患,即留守兒童問題。留守兒童面臨著三重貧困:物質匱乏的貧困,教學條件簡陋帶來的知識貧困,父母長期缺位產生的感情貧困。李家壩是個深度貧困的鄉村,外出謀生的勞動力多,留守兒童比例也高。留守兒童內心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花開有聲》中的中小學生,無論是家徒四壁、父亡母嫁的張承峰兄弟,還是父母在外、家境稍富裕的徐文君,或者家境一般、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付文娟,他們的心靈都缺乏營養、缺乏潤澤,不能茁壯生長。由於常年缺失父母親情和言傳身教,留守兒童所產生的失落感衍生為一種孤獨、牴觸,乃至隱隱露出敵視環境、敵視社會的端倪。張承峰、張平峰兄弟倆,自從失去父親、缺失母愛之後,在心底已經開始積怨。當有一天母親帶著同母異父的妹妹來到家裡時,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冷漠與敵意,讓人心寒。天真無邪的心靈不該如此。該小說顯然已經號到了這一社會脈搏。儘管一個人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劉曉慧自覺地用身心溫暖感化著這群留守兒童,成為社會潛在的彌補和修復機制的內在鏈條之一。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該小說入選2019年12月“文學好書榜”、2020年5月“中國好書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王潔,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副秘書長,出版有散文集《六月初五》《風過留痕》,長篇小說《花落長安》《花開有聲》。作品曾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