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埃及伊蚊呈深褐色,身體多處有銀白色斑點;白紋伊蚊呈黑色或深褐色,身體多處有白紋和銀白色斑點,因此這兩種蚊子又被叫作“花蚊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紋伊蚊;埃及伊蚊
- 拉丁學名:Aedes albopictus Aedes aegypti
- 別稱:花蚊子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Hexapoda)
- 綱:昆蟲綱(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Pterygota)
- 目:雙翅目(Diptera)
- 亞目:長角亞目(Nematocera)
- 科:蚊科(Culicidae)
- 族:伊蚊族(Aedini)
- 屬:伊蚊屬(Aedes)
- 分布區域: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中文俗名:麻蚊、花蚊、陰蚊,種類,分布地區,瘟疫傳播,
中文俗名:麻蚊、花蚊、陰蚊
中小型黑色蚊種,有銀白色斑紋。在中胸盾片上有一正中白色縱紋,從前端向後伸達翅基水平的小盾片前而分叉。後跗1-4節有基白環,末節全白。腹部背面2-6節有基白帶。分布較廣,北達瀋陽(約北緯41.8°),西北至寶雞,西南到西藏自治區,但以北緯34°以南為常見,多孳生在居民點及其周圍的容器(如缸、罐、盆、廢棄輪胎等)和植物容器(如竹筒、樹洞等)以及石穴等小型積水中。主要在白天吸血。下午活動高峰比上午明顯,雌蚊是非常活躍和兇猛的吸血者。卵的抗旱力很強,孑孓在所有類形的細小積水處(樹洞、竹筒、空罐、輪胎、水窪等)孳生,成蚊在胸背和腳都有白色間條成蚊棲息在樹叢,蚊雖喜在室外活動,但亦會飛進室內,雌蚊在日間吸食血(高峰期出現於日出後兩小時內及日落前兩小時內),飛行能力不強(約100米),傳播登革熱、乙型腦炎等。 白紋伊蚊是我國重要的媒介昆蟲,在國外被稱為亞洲虎蚊,是有白斑和銀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蟲,屬於“清水容器型”蚊子,俗稱花斑蚊。喜歡在小面積的積水上產卵,而且其幼蟲具有“嗜靜”的特性。水環境安靜、陰涼,不易受打擾,最適合這種伊蚊產卵以及孑孓存活。對人有很強的攻擊力,一方面嚴重騷擾人群的正常生活,同時,還可以傳播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它主要孳生在人工容器,如各類缸、罐、壇、盆、瓶、輪胎等的雨後積水中。
種類
1.埃及伊蚊:埃及伊蚊是具銀白斑紋、跗節有白環的深褐或暗黑蚊蟲。中胸盾片兩側是1對長柄鐮刀形白斑,其間有1對金黃色縱條,形成一弦琴狀花紋。幼蟲觸角光滑無刺,觸角毛1-A細小,單枝;頭毛5-7C單枝;體無星狀毛;櫛齒單行,各齒基部有發達側刺。除非洲森林的野生蚊系外,埃及伊蚊是與人類居住地區關係密切的家蚊。幼蟲主要孳生在居民區周圍或室內的容器積水中,尤其是在室內飲用貯水缸中;雌蚊在同樣的場所刺吸人血。它們主要在白晝吸血,通常近黃昏和早晨各有一刺叮高峰。埃及伊蚊廣布全球熱帶地區。在中國,它們分布於廣東的湛江地區、海南省等地,台灣南部,西南山區大部分地區、廣西的北海市和欽州市的少數地區以及潿洲島。它們是中國上述地區登革熱的傳播者。在國外,它們還是城市型黃熱病、基孔肯雅病等的主要媒介,因而為最危險的蚊種之一。2.白紋伊蚊:白紋伊蚊也是具銀白斑紋、跗節有白環的暗黑或黑色蚊蟲。中胸盾片有一中央銀白縱條,翅基前有一簇銀白寬鱗簇。幼蟲與埃及伊蚊近似,但櫛齒基部無側刺而具。它們是半野生蚊種。幼蟲主要孳生於人居附近的竹筒、樹洞、石穴、廢輪胎以及缸罐等容器積水中,也見於鳳梨等植物的葉腋。雌蚊在白晝和黃昏刺吸人和動物的血液。在戶外,通常是日出前後和日沒前後各有一刺叮高峰。白紋伊蚊遍布。
分布地區
主要分布在東太平洋地區。在中國,南起海南島,北至遼寧南部,西至陝西寶雞都有記載。
瘟疫傳播
雌蚊是兇猛的吸血者,它們在大量發生的場所對人們騷擾很大。它們是中國登革熱的重要媒介,也是東南亞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的傳播者之一。在中國福建、四川等省,人們認為白紋伊蚊與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