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7-18厘米;根狀莖粗短,直徑達8毫米。葉(4-)5-6枚輪生,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5.5-6.5厘米,寬1.4-2.1厘米,上表面深綠色,沿脈具有白色斑紋,下表面紫褐色,近無柄。
花梗長7-20毫米;外輪花被片3-4枚,狹披針形,長2-3厘米,寬5-10毫米,先端漸尖;內輪花被片條形,長1.7-2厘米,上部稍變寬;雄蕊6-8枚,花葯長1.5毫米,藥隔完全不突出於花葯之上;子房近球形,綠色,長3毫米,寬3.5毫米,花柱粗短,上端3深裂。蒴果深紫色,開裂。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不丹和尼泊爾。中國雲南(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坡),西藏南部(定結、朗縣、亞東)也有分布。花葉重樓生於山坡林下及灌木叢陰濕處,喜涼爽、陰濕環境。適宜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栽培。海拔2100米,氣候濕潤,雨量適中,樹林茂密,蔭蔽處較多,花葉重樓生長要求蔭蔽的環境,光照較強會使葉片枯萎,宜生長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紅壤土中。粘重、易積水和板結的土壤,不宜種植。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選擇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和坡地,富含腐殖質的腐殖土、酸性紅壤土地塊種植。整理地塊時均勻撒上已經腐熟的農家肥,然後用微耕機翻耕,深度為25厘米,並撿除石塊、雜草。翻曬2天后整平做墒,墒面寬110厘米,溝寬為30厘米,溝深15厘米,溝要暢通,利於排水。栽種重樓的基地四周要留排水溝,溝深40厘米,寬60厘米。
控溫:種子萌發和幼苗階段要求遮陰較好。一般種子萌發生長發育和頂芽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8-20℃,出苗為20℃,地上部植株生長為16-20℃,地下部根莖生長為14-18℃。成熟前兩年要適當減少遮陰增加光照,有利於次生代謝物和乾物質的積累。土壤含水量過低易造成莖葉失水,根系乾枯而死,而過高則易發生病蟲害,根莖腐爛。
移栽:收集來的重樓種苗按大小分開栽植便於管理,株距為20厘米,行距為30厘米,並且從根莖向上留20厘米處剪去上半部分,栽植時間不限。移栽過程中注意保護頂芽和鬚根不受損傷。栽植時覆土3厘米。蓋細糞2厘米均勻地撒於墒面上,然後用松針和艾葉均勻地蓋在上面。
補苗:進行查塘補缺,補苗時澆定根水,保證全苗足夠的密度。
中耕除草:重樓要求土壤疏鬆,地上部分長勢較弱要特別注意淺,t-,b鬆土除草,要勤中耕。
排水灌水:排水溝基本達到雨停水乾,重樓生長忌積水,土壤含水量不宜過大,在10月、11月、12月這3個月中要視墒面的情況澆水,用水瓢均勻澆到墒面上,澆水3-4次。總之雨季來臨時要注意排水,在乾旱的冬天要及時澆水。
施肥:在苗出齊後用腐熟的農家肥均勻撒於墒面1-2次。每畝用農家肥2000-3000千克。
遮陰:重樓喜蔭蔽、怕強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為好,因此出苗、移栽後要採取遮陰措施。清明時節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可在種植重樓墒面的條溝內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遮陰,但要注意密度和間套種的方式。等玉米收完,秸稈也可以砍碎蓋在墒面上遮陰。
摘頂:在營養生長結束時,對不留種的植株摘除子房,但要留萼片進行光合作用,保證有機物質向根莖轉移。另外重樓的葉子是單數,通常是7片,在新苗萌發出來後將老的黃葉摘除,減少營養消耗。
病蟲防治
褐斑病:由交鏈孢菌引起,主要感染葉片,造成葉片邊緣枯卷。連續多天陰雨或高濕條件下,有少量灰綠色至黑色小霉點是病菌子實體。白黴病由半知菌類的柱隔孢菌引起,葉片的正反面有灰色或白色霉層,病斑成潰瘍狀孔洞,病斑邊緣深褐色、黑色、中心灰白色。
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消除病殘體,雨季要控濕,使植株通風透光。②用20%噻菌酮30克,37%的苯醚甲環唑5克,25%嘧菌酯10毫升,72%鏈黴素15克四種藥對水均勻噴霧防治。
根腐病:由多種線蟲引起,根莖腐爛,地上部植株發黃萎蔫或枯死。
防治方法:種植前進行土壤消毒,經過消毒後,土壤中的線蟲、真菌、細菌等將被殺滅。藥劑可選用35%威百畝水劑、98%棉隆。
主要價值
花葉重樓的根莖入藥,用於癬疥、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