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臉角龍

花臉角龍

12月9日,中國科研人員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宣布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幹角龍類化石——五彩灣花臉角龍(Hualianceratops wucaiwanensis),這是繼發現當氏隱龍之後在該地區發現的第二種原始角龍,對於研究角龍類的早期起源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相關課題組新疆項目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花臉角龍 
  • 拉丁學名:Hualianceratops wucaiwan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鳥臀目
  • 亞目:角龍亞目Ceratopsia
  • :朝陽龍科Chaoyangsauridae
  • :花臉角龍屬Hualianceratops
  • :五彩灣花臉角龍Hualianceratops wucaiwanensis
  • 分布區域:東亞
12月9日出版的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韓鳳祿、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Catherine Forster、James Clark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聯合報導了在新疆準噶爾盆地五彩灣地區晚侏羅世早期石樹溝組發現的一種新的基幹角龍類化石——五彩灣花臉角龍(Hualianceratops wucaiwanensis),這是繼發現當氏隱龍之後在該地區發現的第二種原始角龍,對於研究角龍類的早期起源具有重要意義。這是課題組新疆項目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在恐龍中,角龍是一類龐大的植食性的家族,無論大型的四足行走的三角龍,還是小型兩足行走的鸚鵡嘴龍,它們的頭骨前端都有一個特殊的吻骨。已知角龍主要來自白堊紀,它們的祖先長什麼樣子呢?這就需要到更古老的地層去尋找答案。
花臉角龍化石發現於晚侏羅世早期石樹溝組,主要保存了部分頭骨骨骼,包括關聯的上頜骨、顴骨、方骨、眶後骨和鱗骨等,它比較奇特的是保存的頭骨和下頜絕大部分骨骼外側面具有顯著發育的紋飾,所以命名為花臉角龍。外形很像甲龍類頭骨外側形成的膜質骨,以至於在剛發現它時被鑑定為甲龍類。通過詳細的骨骼形態對比才確定它是一種原始的角龍。
2006年,在五彩灣地區就報導了當時發現的最原始也是最完整的角龍——當氏隱龍(Yinlong downsi),並在後來的發掘中發現了更多的個體。角龍類的演化主要包括了鸚鵡嘴龍和新角龍類兩個分支。角龍類的系統演化樹顯示當氏隱龍很有可能是這兩個類群的共同祖先。而花臉角龍與當氏隱龍位於同一時代,但個體顯著大於當氏隱龍的正型標本,並且從骨骼形態上與前者具有很大的差異。比較有意思的是花臉角龍表現出了更多的類似於鸚鵡嘴龍的進步特徵。特別是顴骨和方骨的形態,有向鸚鵡嘴龍演化的趨勢。由於鸚鵡嘴龍顯著特化的骨骼結構,它的起源問題一直是個未解之謎。花臉角龍能否為鸚鵡嘴龍的起源提供新的信息呢?
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研究人員所做的基幹角龍系統演化分析結果顯示當氏隱龍、花臉角龍和在遼西地區原始的角龍朝陽龍和宣化角龍構成了一個支系,都屬於朝陽龍科。而朝陽龍科和鸚鵡嘴龍親緣關係比它們和新角龍類之間的親緣關係更近。所以花臉角龍的發現為鸚鵡嘴龍的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更多的晚侏羅世角龍化石的發現有望解開這個謎團。花臉角龍的發現也說明角龍在晚侏羅世時期已經形成了多個演化分支。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